单位名称 | 洛南县石坡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展公用事业,服务经济社会。承担宣传文化、科普培训、教育体育、广播影视、网络通讯、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及农村公路管护服务等工作。 | |
住所 | 洛南县石坡镇石坡街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甘沛毅 | |
开办资金 | 3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石坡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1万元 | 3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来,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县文化旅游局的业务指导下,持续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强镇为目标,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繁荣文化艺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公路的建管运营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坚持文化惠民导向。春节期间,我镇充分调动文艺爱好者、民间社团的积极性,通过开展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广泛开展戏曲下乡5次;积极组织周湾、王村、石坡街社区、李河、南坪开展社火、民间舞狮、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10场次;突出兔年特色,组织民间艺人、书法爱好家开展窗花剪纸、年画和写春联活动12次;积极参加2023年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群众文艺节目调演,推出精品眉户现代戏《天下父母心》。开展“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文艺演出。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激发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通过书画展览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干部职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升干部工作幸福感和获得感;开展篮球、羽毛球、象棋联谊赛20场次,260人;集中展播优秀电影23场次。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常态化,积极做好阅览室的开放工作,增订十余种报刊和各类书籍,满足群众不同性别、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借阅人数达280人次。同时加强村级农家书屋的监督管理,以点带面,确保农家书屋发挥积极阵地引导作用,发挥村级活动设施和信息资源设备的作用,确保村级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三是积极做好“户户通”和应急广播室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详细摸排各村(居)应急广播使用现状,积极对接县文旅局,做好维修工作,确保在防汛期间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做好各村的文化辅导,使所配备的器材物尽其用。(二)组织辖区文物巡查,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是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宣传及普及力度,通过镇宣传村,村宣传组,组宣传人的层层宣传方式使民众了解文物,关注文物,热爱文物,增强民众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从而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开展季度文保员培训4次,同时开展镇村干部文物法制教育。二是增加文物巡查力度。年初,与文保员签订文物保护目标责任书,对辖区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不定时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好登记,及时整改。三是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勘察评估,对镇域内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设施、建筑规模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尤其对周边环境、道路水源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做好文物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检查。四是做好文物保护项目建设。为张湾大白松树立标志碑,联系林业局进行救治。寇窑戏楼文保点因本身墙体倾斜严重,前半部分破烂不堪,加之受连续降雨影响,全部倒塌,我站组织干部实地查看,第一时间上报文旅局文物股,待批复后进一步做好该文物点管理;丁兰寺年久失修,我站多次沟通协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兰寺修复工程已实施。(三)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助力打造康养乡村示范村。一是积极与公安、市场办等部门协作,对辖区的图书音像制品及各种娱乐行业进行常态化巡查,加强重大节点和重要节日期间文化市场监管。扎实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积极加强香山溶洞、苍鹭园、鞑子梁等旅游景点的安全检查巡查,确保旅游景点安全,全年无不安全事故发生。二是以“两改两转三促进”为总抓手,助力康养乡村示范村创建。罗窑村扎实推进农村改厕、改土坯(石板)房工作,完成农村厕所改造20座,土坯房7座;新建农业产业种植科普观光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发展菌棒10万袋;流转土地800余亩,种植小麦和苍术、桔梗等中药材各100亩;新华村打造千亩烤烟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修建烤烟炉40座,修建连翘加工厂一座,硬化千亩烤烟产业路5.34公里(工程在建),种植连翘300余亩,打造了一处示村示范点,栽植樱花树300株,红叶李200株,修建水毁河堤100米。(五)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以“六清六治六无”为目标,按照“零容忍、全清理”的原则,组织发动群众对辖区内省道、县道、乡道及村组、连户道路等沿线两侧的“五堆六乱”,河渠沟道、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和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田间地头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脏乱差问题彻底进行清理整治,专项整治期间上劳共计1200人,动用铲车10台,三轮车计12台,集中清理柴草堆、垃圾堆、沙石堆、杂物堆、粪草堆共计360处,清理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共计240处。使我镇人居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升。二是严格落实周督查、月评比、季观摩的环境卫生评比机制,镇人居办每周对17个村进行逐一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各村委会进行整改,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排名,印发人居环境卫生通报6期,督查检查28次,反馈整改各村环境卫生问题780条。开展人居环境卫生观摩活动三次,发出奖金17000元,进一步调动了各村积极性。(七)做好农村公路管护工作。一是成立组织,夯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公用事业服务站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村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公场所及必要办公设施,确定专人日常工作。制定印发2023年“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职责。二是充分发挥85名护路员作用,进行日常养护和管护,达到畅、洁、安、美的目标,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动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建路、爱路、养路中来,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三级责任管护体系,领导小组每周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安排,对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办,对问题整改进行督查,对养护成果进行奖惩。三是配合做好石太路、石寺路、庵巡路修建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开展多次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2.紧紧围绕“建养管护”四个方面,以强化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提升了全镇公路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出行。3.紧盯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关键部位,抓牢薄弱环节,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和美乡村。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镇村文化队伍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水平不高。二是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较少,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公共文化活动服务能力较弱。改进措施:一是要加强对优秀的公共文化组织和团体进行扶持和培训,通过邀请专业文化艺术老师和技术顾问进行专业培训和引导,在歌舞编排、骨干培训、场地利用、器材配备上提供服务保障,不断培育和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为基层文化服务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重视节庆文化活动开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活动。围绕“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乡村文化活动,配合做好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工程在基层的落地承接工作。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乡村春晚、社火、舞龙舞狮等特色民俗活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引导群众自发性的文化活动,广泛搭建群众自我交流展示的活动平台,引导带动农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做好“两馆”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倡导全民阅读。2.在重大节庆日期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3.定期召开文保员培训会,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开展文物点安全巡查检查。4.扎实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创建工作,做好石寺路、庵巡路改扩建工程外围保障工作,督促村级完成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5.加大推介鞑子梁、香山溶洞、苍鹭园等旅游资源力度。6.配合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