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地震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保障。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报建筑物地震安全性评估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立峰 | |
开办资金 | 7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18万元 | 63.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工作规则,印发《安康市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运行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方案,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的保障和投入机制。巩固拓展与安康中心地震台融合发展成果,持续推进省市台站队伍融通、业务融合、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我市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二)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牢固树立“震情第一”意识,印发《安康市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密切跟踪地震活动发展形势,及时掌握地震活动及台站观测资料的变化。建立震情联合会商制度,定期开展月会商。全年共监测预报小微震情4次、编发震情通报10期,完成震情研究报告,参加全省地震趋势会商会、鄂豫陕地震联防区会商会。甘肃、四川等地震发生后,我市迅速反应,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做好异常核实工作,核实白河县茅坪镇蚯蚓聚集异常现象,及时向省地震局报送相关情况。坚持24小时地震应急值班值守,完善地震群测群防体系,加强“三网一员”管理培训,优化防震减灾网格。全市共有地震宏观测报网145处、地震灾情速报网1711处、地震知识宣传网149处、防震减灾助理员491人,编制完成《安康中心城市地震预警应用方案》。(三)进一步提升地震安全性评估水平。制定印发《安康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扎实开展地震安全监管检查抽查,组织各县(市、区)对2022年5月以来全市开工建设学校医院主要建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法定要求执行情况,工业园区“标准地”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检查学校37所、医院16处,抽查56个一般建设工程和10个工业园区“标准地”,采用的抗震设防参数均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一省一市全国试点,投入资金600万元,组建2350人的市县区两级普查队伍,开展督导检查50余次,核实数据600余条,全市形成13份53.4万字的技术报告,配合编制《安康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专著1册。持续开展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全市共采集新建工程289项,加固工程292项。指导我市5个烈度Ⅶ度县(市、区)建立年度加固计划,同时,切实强化农村建筑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工匠培训。配合省地震局开展安康水库专用地震台网建设调研,对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动设施和水库抗震设防等情况进行检查。(四)进一步强化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安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建成投用,接待1000余人次参观体验。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震减灾宣传周、国际减灾日等重点时段,通过手机短信、公共资源、传统媒体、现场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累计制作宣传展板150块、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册),推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20余条、发送科普短信100万条,参与群众15万余人次。组织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15场次,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6场次、接受咨询2400余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年度,创建命名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6所,申报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期评估1所。安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建成后,填补了我市防震减灾科普主题教育基地的空白,为进一步提升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供了参观体验平台。完成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一省一市”试点工作,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表彰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市县防震减灾工作队伍较为薄弱,人员较少,缺乏专业人才。二是地震预警能力较低,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项目进度较为缓慢,资金尚未到位,不能满足我市地震预警需求。三是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开放程度不高,缺少专业解说人才。(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做好地震行业人才储备,强化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二是依托陕西省地震预警项目,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推动地震预警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地震预警能力。三是发挥安康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作用,营造我市浓厚的防震减灾社会氛围,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切实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全力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强化震情监视跟踪,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扎实做好防范准备,开展震情分析研判,做好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工作。依托省地震局预警项目,积极推进地震预警项目建设。(二)大力落实震害防御各项任务。严格执行抗震备案制度,大力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地震灾害普查、地震安全监管检查等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三)持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阵地作用,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和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抓好宣传演练,提高民众知晓度。加强对应急避难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度,被省地震局评定为全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