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

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4-03 16:54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定执行本区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竞赛、教师培训和教学常规检查、质量评估,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指导和评估。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西段渭南市实验初中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杨晓蓉
开办资金 44.6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52万元 32.34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1.课程改革开启新的篇章。品质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出台,七个专项行动精准发力。河南、福建等省份多批校长和骨干教师考察学习临渭经验。2.思政课步入特色化轨道。区委领导深入学校讲思政课,好评如潮。专题宣讲、“金句”课堂、课程融合等六大行动在全区学校开花结果。“大练兵”活动蓬勃开展,6名教师获得省级奖励、13名教师获得市级奖励、140名教师获区级奖励,成为全区思政课建设的专业先锋。3.品质课堂在传承中发展。应用数字化教材助推高品质课堂项目落地实施。第二个三年计划全面启动,以课标、管理和成效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成为新的改革目标。4.全区教科研成果丰硕。省级立项67项,市级立项257项,区级立项676项。市级结题195项,区级结题301项。4项成果获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5.“名师+”实现更新迭代。第一轮次84个工作室160余场研讨、观摩、送教活动,辐射全区4000余教师。第二轮次113个工作室顺利启动。6.学前教育课程更加丰富。教研室设立课程实践基地,教研员坚持每周深入幼儿园精准指导。年内组织培训研讨8次,区外交流4次、送教送培下乡16次,涵盖全区151所公民办幼儿园2000余名教师。7.心理健康教育一枝独秀。临渭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建44人专家团队,新成立6个工作室。面向2000名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训,为38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送去110节心理健康教育课、200余场个体辅导。8.教研视导更好服务学校,中高考复课备考显实效。教研室启动“动态视导”机制,教研员常态化开展驻校教研指导,全区中高考成绩稳中有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临渭区教研工作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宗旨,立足教育实情,围绕重点工作,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教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本年度,2023年2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机关综合考评“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4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8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称号;2023年8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信息宣传“先进集体”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包联指导不够精准,基于教师需要和问题解决的研修活动实效有待提升。2.典型经验推广不够,学校课程、课堂、思政、名师等方面重点工作经验推广平台单一。3.品质课堂改革的梯度评价标准的还不健全,与新课标和城乡学校的契合度不高。四、2024年工作思路1.以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统筹市、区两级教研力量,建立教研基地学校,实行每周常态视导日制度。2.继续发挥专业职能,组织观摩会、研讨会、成果推广会、成果汇编、案例征集等活动,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成果交流平台。3.组织专业力量,构建符合课改新要求的品质课堂评价标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3年2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机关综合考评“先进集体”称号;2.2023年4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3.2023年8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称号;4.2023年8月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授予信息宣传“先进集体”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