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西咸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陕西省西咸新区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西咸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发布时间: 2024-04-03 16:41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西咸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各新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住所 西咸新区沣泾大道创新大厦8F
法定代表人 张执兵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1万元 3.1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西咸新区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仲裁院)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促进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在根治欠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各级监管责任。今年以来组织召开治欠领导小组会议4次,围绕各个时期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持续跟踪问效。二是强化部门联动,严格日常管理,协同推进综合治理。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强化与各成员单位联动,持续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三是狠抓制度落实,夯实保障基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始终把保障农民工工资各项制度作为治本之策,以实名制管理、保证金、专户等3项制度落实为牵引,全力推进按月足额支付、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各项制度落实。四是加快平台应用,推进智慧监察,加强线上用工监管。2020年按照省市要求,先行先试在全省探索建立新区农民工工薪支付保障监控预警平台。在依法依规开展劳动监察工作方面:一是坚持依法治欠,认真查办案件。二是坚持宣教结合,加强日常宣传。利用新区招聘会、各新城召开扬尘治理会之际,持续向辖区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三是坚持培训学习,提升执法能力。邀请省、市专家领导和业务骨干等专题授课,为支队全体监察员进行法律法规、文书应用、日常执法、预警平台、智慧监察系统等业务培训轮训,有效提升了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在平稳扎实推进调解仲裁工作方面:一是以规范有序为抓手,持续强化队伍建设。根据新区机改后的部门和人员变动情况,对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机构设置进行规范调整,为后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以调裁结合为抓手,持续加快案件办理。三是以选优树标为抓手,持续推进基层调解。扎实推进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打造金牌调解组织,于6月底向西安市报送了新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参与市级金牌调解组织选树。二、社会效益情况2023年,新区劳动监察机构共累计协调处置网络舆情线索2万余件(国家欠薪线索平台9565件、西安市12345工单10435件、省信访平台480件、网络舆情456件),现场处置欠薪案件1086件,立案结案80起,向“信用陕西”平台推送行政处罚信息78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起,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作用。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62件,审理结案2195件,仲裁结案率97.04%。同时,在办案过程中,始终把调解贯穿到仲裁全过程,在已审理结案的2195件案件中,调解或当事人和解撤诉结案1395件,调解成功率61.91%,充分发挥了调解在预防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矛盾纠纷中“第一道防线”作用,避免了劳动争议的升级和恶化,共计帮助劳动者挽回劳动报酬、补偿金等各类损失5740.7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制度建设不完善;根治欠薪工作协作机制有待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力度不够。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支队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通报、案件办理及联合惩戒等方面管理,加快工薪支付保障监控预警平台推广;组织开展全区调解员培训班,开展委托调解、调解协议书仲裁审查确认等调裁衔接试点工作,加强庭前调解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各项工作。加强宣传学习、推进制度落实、做好年度考核,切实发挥新区治欠办作用。2.持续加强日常办案执法力度。突出源头治理,妥善处理案件,加快平台应用,进一步用好新区工薪支付保障监控预警平台和全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3.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规范执法程序,推动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度,切实做到公正文明执法。4.扎实开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办理工作。制定出台《西咸新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繁简分流”实施细则》,落实案件分类处理,在确保各个环节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优化流程,加快进度,积极维护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力争仲裁案件结案率和调解成功率不断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