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03 16:30
单位名称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视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办西张村四组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1577.5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31.2万元 1443.76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学校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持“让每一朵花都在阳光下绽放”的办学理念,注重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全区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全体师生大力发扬“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的精神,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送教上门、德育教育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德育教育,塑造健康人格1.主题教育丰富多彩,学生素养有效提高。每周班会时间,生活课、综合课、劳技课全面开花,增加德育教育频次,丰富教育主题。将课堂特色与主题班会教育结合起来。本年度分别开展了“你好,新年度”、“金秋九月感念师恩”、“播种小习惯收获大未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国庆节主题教育”“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劳动主题系列教育”“习惯养成系列主题教育”通过教学课件、教育视频师生分享、问答环节、生活实践等多种教育方式,充分实现了直接教育与渗透教育的有机补充。2.集体劳动实践多样化。本年度开展了“试验田种植与陪护”、“与绿相伴向美而行”、“冬至包饺子”、“争当小主人,劳动乐翻天”、“种下一粒种子我们一起成长”等以班级为主体的一系列参与提高日常生活技能培养为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劳动技能得到有效提升。3.传统节日培育国风好年。本年度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在团团圆圆吃月饼中体味家庭的温暖,寄托相思之情;在重阳节倡导学生行敬老行动,展孝心之举,提升家长对儿童发展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情感的表达渠道。同时,注重“冬至、元旦”等我国传统节气及节日的宣传与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拒绝过洋节,在实践与行动中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做自信骄傲中国人。4.全员导师全面育人。以“品质教育美好生活”为教育发展总目标,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和家长的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教育教研,促进教师发展1.建立四层多点式科研组织。我们成立了由主管教研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课题组长四层科研机构,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建立四层多点式科研组织。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及教师专长,成立了四个教研组,下设:语文、数学、体音康复、美工精细四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又分别成立了2个左右的课题组。教研组负责落实学校教研常规工作安排及检查,课题组负责具体研究任务的推进与落实,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标开展学科教研活动。2.严格落实三会八课制度。每周一下午召开教研组长例会及课题组长例会,周三下午集体教研会,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各学科组一小时学科研讨会。在校本研修过程中通过新手亮相课、推门课、能手示范课、组内研讨课、赛教课、品质课堂优质课、青蓝结对帮扶课、品质课堂范例课等多种磨课议课途径不断营造互帮互学的研修氛围,促进各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稳步提升。3.品质课堂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塑造具有特教学校特色品质课堂,各学科组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品质课堂研讨课活动。本年度,各学科组就所形成的品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验证和调整,打造了各学科的优质范例课。4.赛教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在基本功展示及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期间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了多轮次的磨课活动,为四位教师的课建言献策,四位教师虚心采纳大家的建议,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调整中完善自己的课堂,在满满的感动中收获成长。——特色课堂,提高生活能力为了让每一名残障儿童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学校不仅开齐开足了国家课程,还坚持特色育人,打造有效针对特殊儿童的精品校本特色课程,如精细、劳技、感统、冰壶、手鼓、语言训练课程,还有医院、银行、超市、邮局等情景系列课。根据课程需求,学校建设了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律动教室、感统教室、语训教室、家政教室、烘焙教室等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功能部室,满足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和康复需求,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送教上门,保证教育公平送教上门工作持续开展。我校全体教师和15所核心校体音美教师共分15个送教小组,每两周滚动式外出送教,通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重度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送教活动辐射全区14个乡镇,6个办事处。本年度参与送教教师804人次,共送教135次,受益学生639人次。送教过程中主要以知识感知、康复按摩、精细及粗大动作训练、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多样化教学,使特殊儿童在家也能学知识、促康复、练技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让他们能够自理、自立、自强,从而点燃特殊儿童家庭生活的希望。——安全长鸣,保持教育稳定1.安全排查;本年度,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每日完成岗位安全工作任务、填写网格化安全工作日志,每周对安全责任区域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校委会成员定期不定期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安防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班级部室安全等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包班校委和班主任协作,对班级教室设施设备安全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化解学生中“三小矛盾”,没收学生携带的危险刀具及危险物品。2.为提升全体师生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区局安稳股“平安伴我行”月安全主题工作,我校开展了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活动、电动车着火应急演练活动、反恐防暴演练活动等多轮次的安全演练活动,增强师生及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应对安全突发事件能力。3.通过深入开展网格化安全管理及一系列安全活动,全体教职工安全工作责任心有所增强,我校安全工作有了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抓好四个重点,提升教师安全责任心。二是落实四个动作,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技能。三是开展四个检查,促进安全管理精细化。四是落实四方参与,实现安全工作常态化。——医教结合,补充教育康复。为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学校坚持医教结合,与渭南市骨科医院、渭南市第一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骨科医院、第一医院的康复指导定点学校。骨科医院还协同西安儿童医院的专家进校,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以“传染病预防”和“孤独症行为干预”为主题的专题培训,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和技巧,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二、取得社会效益在本年度,“临渭区教育局”、“临渭区慈善协会”、“陕西省律师协会女律师委员会”“渭南市青年舞蹈家联合会”“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海底捞”、“渭南市广播电视台”、“中国狮子会”、等来我校进行送关爱、促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和特殊事业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了解社会知识的窗口,为特殊儿童走进主流社会打开了大门,奠定了特殊儿童回归社会的基石。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对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特殊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一起总结过往光景,回顾携手历程惜岁物之丰成;我们一起眺望未知前路,规划发展创明日之辉煌。路漫漫其修远兮,新的一年,临渭特教育人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加昂扬的工作斗志和工作作风,坚守特教初心,为特殊儿童的自强、自立而不懈奋斗!筹措资金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效、极富爱心的师资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联合中国狮子联会陕西创梦服务队为在校学生捐赠棉服16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