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

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4-03 16:22
单位名称 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工业园区的管理和建设;负责编制和实施工业园区总体及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负责工业园区土地开发,入园项目的规划,选址初审;负责入园项目招商和投资服务工作。
住所 杨凌示范区神农路建设大厦4楼
法定代表人 苏亚文
开办资金 13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4.2万元 154.2万元
网上名称 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杨凌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示范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履行相关职能。2023年度,我单位在杨凌示范区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全年重点项目14个,计划投资9亿元,全年完成固投4.3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资金24.45亿元,省际到位资金6.26亿元;实现收入6244.72万元,税后利润730.13万元。获批德促外贷项目资金77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5.39亿元。争取中省资金8780万元,占全年5200万元任务的169%。(一)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是自建项目势头强劲。寄递物流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一期完成主体建设;国际陆港一期完成两栋厂房基础施工和室外主干道施工;加快北干渠路(新桥路-林研所东侧)道路市政配套施工,打通“断头路”,解决群众出行难、北片雨水截流以及北干渠以北片区企业用水压力不足等问题。二是产业项目提速增效。跨境文创产品物流贸易及加工生产基地、6000吨金刚线基材一期、新能源用熔断器瓷管研发生产、环保新材料EPP生产研发和美畅公司高效金刚石线锯369条生产线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汉元国际文创产业园完成建设和规划验收。(二)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一是项目策划多点提升。国际物流产业园概规已按程序报审。德促银行外贷项目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启动招标文件制作,环境管理计划已报至亚行进行审核。包装策划项目10个,完成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份、专项规划3份;申报中省资金项目10批次。二是对外招商卓有成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50余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储备项目20余个,招引创新团队8个,申报培育孵化器1个,新增厂房出租面积近3万平方米,培育规上企业2家。探索招商向“造商”转变,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杨凌格瑞环境科技公司,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杨凌转移。(三)产业培育亮点纷呈一是优化产业园区配套。受示范区行政审批局和住建局委托,为麦肯项目平整土地426亩、实施配套市政道路。配套道路现已竣工并交付使用,保障麦肯杨凌工厂生产线如期投产运营。二是推动产业园区规划。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园完成概规,即日上报评审。农业装备园完成详规并已报审,就投资建设模式对接10余家央国企和民营企业。公司成立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工作专班,完成川云路地勘、设计、施工图预算及清表。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举办机器人大赛和未来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促进农业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发展,推动杨凌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工作,探索“一大赛一展览一招商一园区”经营模式。(四)安全运转平稳有序一是杨凌现代农业集团下属良繁公司租赁合同变更处置奶牛相关事宜报管委会批准,已完成方案论证、审计、评估等工作并报党工委委员会审议。二是成立债务化解领导小组,梳理基本情况、客观分析风险、合理进行偿债。积极对接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做好1.6亿元融资工作。同时与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探索实现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的实现途径,缓解后续资金压力。三是结合减贫论坛和重要节日组织安全检查20余次、消防救援演练14次和安全生产培训4次,编制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项,印发安全、消防宣传资料千余份,制作展板200块、横幅40条。(五)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党的领导持续加强。认真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严格“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次,观看爱国主义影片3次。助力椒生村与入园企业陕西汉元达成合作,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效。二是清廉建设扎实有效。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学习违法违纪案例10余起,观看警示教育片20余集,前往眉县廉政教育基地--张载祠参观。三是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开展集中学习10次,研讨交流3次,领导干部讲党课2次;党员干部建言献策100余条,归纳整理18条。调研发现问题4个,确定正反典型案例2个,转化工作措施2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初步形成以生物制造、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环保农资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政务驿站进园区,提升审批效率,解决企业生产、员工生活等问题300余项,协助企业组织招聘活动30余次,招聘各类人才1000余人。组织安全检查40余次,消除隐患1483余项。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运用投行思维做好招商工作方法思路不明晰。二是面对建设资金缺口和债务压力大的情况,创新性开展融资工作措施不多。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对接商协会、校友会等招商载体、策划多类商务活动,提升招引技术含量;二是梳理公司经营状况,优化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益,积极降本增效,积极筹划公司融资工作,控制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大有效投资。加快外贷项目前期推进力度,梳理前期存在的问题,待项目资金到位后推动物流园、寄递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对接资源尽快启动农业装备园建设。推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园规划评审并启动前期工作,加快北干渠路(新桥路-林研所东侧)市政工程等项目建设,督促杨凌格瑞、美畅金刚线生产设备制造项目等产业化项目快建设、早投产。二是加速产业招引。依托杨凌国际综合物流园、农业装备园和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园,对接头部企业,探索产业基金等方式建设运行园区。根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重点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含绿量高的优质大项目。推进农业智能装备展签约项目进度,邀请有关企业来杨考察洽谈;推进四方协议内容及全国机器人+农业应用大赛前期工作,促成科创项目转化落地。三是创新运营模式。与央国企及大型民营企业探讨农业智能装备园建设模式,同时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积极对接中外运等物流央企,依托物流园探索合作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企业入园产值税收与优惠政策对赌模式,提升企业履约率、投资完成率,同时增加公司资金流水,提升融资能力。四是化解债务风险。积极争取示范区财政税收返还和资产盘活项目补助等资金,认真维护杨凌现代农业集团发债平台。做好项目贷款融资工作,对接国开行推动农产品加工园二期贷款项目。梳理公司经营状况,优化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益,积极降本增效。在不增加债务风险和“不铺摊子”的前提下,积极筹划公司融资工作,控制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化解债务风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