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55
单位名称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青少年提供志愿活动、就业咨询、创业融资、权益维护等服务。
住所 开发区沙河路85号一楼
法定代表人 段魁元
开办资金 20.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1万元 11.7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榆林市青年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团市委工作部署,聚焦我市青年需求,依托青年社会组织、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青年志愿服务等工作内容,着力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中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中心全体干部集中学习研讨二十大会议精神,并撰写二十大学心得体会30篇,学习笔记30本。二、提升服务能力,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一是深化“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联合市中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多部门主动送法进校园,今年创建米脂县南关小学等市级“红领巾法学院”8所,创建榆林第十小学1所省级“红领巾法学院”。在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佳县金明寺农村职业中学、佳县坑镇中心小学开展2023年“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6场,累计受益青少年1000余人。二是全面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今年在世纪广场、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绥德县实验中学、靖边县第十五小学等地举办2023年“青春灯塔”公益巡讲等系列活动9场,累计受益青少年2000余人次。6月26日下午,在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了“争做禁毒先锋·守‘尉’无毒家园”禁毒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师生参与活动。三是构建青少年权益维护社会化工作体系。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2024年度榆林市“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活动的通知》,指导榆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等4家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单位开展“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四是积极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落地生根。发挥联席会议办工作责任,督导各成员单位围绕青年教育、青年婚恋、青年创业就业等10大领域,继续推进十件惠及青年实事完成,为我市青年提供成长成才帮助,正在积极筹备召开榆林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五是提升“面对面”内涵。今年两会前夕,召开了2023年榆林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形成了《关于防范校园欺凌问题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三、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招募相结合的方式,全年累计开展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100余场,动员青年志愿者20000余人次,服务时长200余万小时。一是开展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行动”。通过“团队帮扶+结对接力”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助残服务活动20余场。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开展亲情陪护、学业辅导等30场次,受益儿童青少年2000余名。榆林学院社工系开展2023年“相伴星途”社会工作支持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入项目,累计组织志愿者500余人次,受益自闭症儿童40余人。二是开展3.5学雷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在第60个“学雷锋 ”日之前,联合市政府团委、采气二厂团委、青企协等赴佳县金明寺中学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务活动,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米面油、办公设备。三是开展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招募榆林学院125名青年志愿者为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氢能•新赛道 低碳•新未来”中国(西部)氢能会议提供会场引导、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高考期间组织开展“红丝带·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招募800余名青年志愿者,招募约300余辆“爱心送考”车辆,累计接送1000多名考生和家长。组织1505名青年志愿者为榆林马拉松赛事提供全程志愿服务工作。四是继续推进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相关工作。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第十二合力团副团长单位参与府谷县乡村振兴工作,在乡风文明、人才培养、产业振兴等七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联合会组织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等累计帮销价值8万余元的滞销香瓜8800余斤,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五是有序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现志愿服务时长与信用榆林“桃花分”兑换,与市信用办联合开展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工作。六是稳步推进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工作。为我市12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发放生活补贴、办理社会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严格做好志愿者请销假、节假日走访慰问、自护教育等工作。组织志愿者线上参加党史网络专题培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青马工程”专题培训活动,提升了志愿者政治理论素养。四、继续推动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组织团建工作。转发《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督导各市县区开展社会组织团建工作。二是稳步推进“社区青春行动”试点工作。榆林市“社区青春行动”全国第二批实施社区试点工作座谈会暨青春筑梦——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于6月8日在榆阳区新明楼街道三官会社区启动,目前正在常态化开展学业辅导、国学教育活动,对辖区30名困境儿童的需求调研和个案帮扶。三是协调推进“伙伴计划”。支持团定边县委、定边县心理学研究会承接了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深化“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联合市中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多部门主动送法进校园,今年创建米脂县南关小学等市级“红领巾法学院”8所,创建榆林第十小学1所省级“红领巾法学院”。在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佳县金明寺农村职业中学、佳县坑镇中心小学开展2023年“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6场,累计受益青少年1000余人。二是全面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今年在世纪广场、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绥德县实验中学、靖边县第十五小学等地举办2023年“青春灯塔”公益巡讲等系列活动9场,累计受益青少年2000余人次。6月26日下午,在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了“争做禁毒先锋·守‘尉’无毒家园”禁毒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师生参与活动。三是构建青少年权益维护社会化工作体系。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2024年度榆林市“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活动的通知》,指导榆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等4家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单位开展“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四是开展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行动”。通过“团队帮扶+结对接力”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助残服务活动20余场。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开展亲情陪护、学业辅导等30场次,受益儿童青少年2000余名。榆林学院社工系开展2023年“相伴星途”社会工作支持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入项目,累计组织志愿者500余人次,受益自闭症儿童40余人。五是开展3.5学雷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在第60个“学雷锋 ”日之前,联合市政府团委、采气二厂团委、青企协等赴佳县金明寺中学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务活动,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米面油、办公设备。六是开展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招募榆林学院125名青年志愿者为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氢能•新赛道 低碳•新未来”中国(西部)氢能会议提供会场引导、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高考期间组织开展“红丝带·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招募800余名青年志愿者,招募约300余辆“爱心送考”车辆,累计接送1000多名考生和家长。组织1505名青年志愿者为榆林马拉松赛事提供全程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服务中心在团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但距离团市委的要求和青年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服务青少年的展板不够多;二是服务青少年的载体不够全。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以后工作中服务中心全体干部将认真总结不足,寻找差距,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一是加强中心理论学习;二是落实青年人才培养;三是落实青年志愿者工作。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开展2024年“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形成相关建议、提案,筹备开展县级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二)推动县级第四次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召开;(三)举办2024年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四)收集整理市级“红领巾法学院”“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资料;(五)启动2024年社会工作支持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入项目;(六)启动2024年“青春灯塔—青少年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校园暴力公益巡讲”,深化“青春灯塔”品牌建设;(七)筹备6.26禁毒防艾宣传进校园活动,加强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八)开展“平安暑期·青春自护”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九)筹备市级“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及命名工作;(十)筹备煤博会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十一)筹备召开市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十二)举办12.4国家宪法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十三)命名2023-2024年市级“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