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配合完成规划建设局委托的各类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 |
住所 | 神木市大保当镇清水工业园区 | |
法定代表人 | 赵健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4万元 | 28.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和榆林市建筑业综合服务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认真开展“安全月”、“质量月”“起重机械抽检”、“建筑构配件抽检”等系列活动。2023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我站在施工现场举办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组织各参建单位观看《高处坠落安全警示教育片》,并向一线作业人员发放《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指导手册》、《安全临时用电手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危险源与事故案例》、《陕西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等宣传资料,进一步提升全区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思想认识。同时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发现问题后给相应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单,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按时整改完成,我站监督人员到现场复核,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我区建筑施工领域平稳发展。委托有资质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全区其中机械开展全面检测,施工起重机械共检测塔吊7台,检查中发现部分塔吊未设置专用三级箱;大臂前端小车缓冲装置缺失;大臂连接处开口销设置不规范、制定保护罩未安装;回转限位器未接线;起重限位器未接线;标准节混装等问题。目前存在问题均已整改。通过本次检测,全面消除了起重机械设备因保养维修落实不力、月检制度不完善存在的重大完全隐患,从源头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7月份质安站组织全区各参建单位召开了上半年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后,特邀请专家对各项目参建单位开展了“抓安全生产细节,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专题培训。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质量强省、质量强市的相关要求,9月份我站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系列宣传活动。9月上旬,我站深入施工现场、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建筑业10项新技术》手册等形式,宣传贯彻了建筑施工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根据《榆林市生产经营单位“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作业法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通过在全区建筑施工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员工“手指口述”创建活动,引导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自觉遵纪守法、按章作业,有效遏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同时我站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原材料、构配件抽检检测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在全区范围内对所有在建项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原材料、构配件进行了抽样送检及安全检查,共抽检了48批次,合格48批次。10月份,我站组织全区各参建单位召开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培训暨“质量月”总结会议,会上对“质量月”系列活动进行了总结通报。同时邀请专家对各参建单位开展了“工程质量管理”专题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向从业人员普及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全区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开展检查,对于检查出的不规范行为,工作人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令相关单位严格落实整改,限期完成。开展了电气焊作业专项核查工作,重点检查了电气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审批、安全操作流程、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普及安全作业常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二)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一是强化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规范工程建设各方建设行为;二是对各建设主体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以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参建主体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全面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手册》以及《陕西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制度落实,实行样板引路,提升工程质量施工工艺,不断推动我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三)廉洁自律,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023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质安站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质安站全年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学习共计12次,同时于每周三组织召开部门工作学习例会,通过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扎实提升班子成员业务能力;二是质安站积极组织全站人员参与管委会干部培训及各项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三是我站通过各小组交叉大检查的形式,坚决杜绝假公济私、滥用权、不作为的违规行为;四是积极主动的处理各类信访投诉案件,在对待上访群众时能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及时处置”,一年来发生的各类投诉事件均能得到妥善解决。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四季”质量安全大检查,共下发了整改通知单42份,停工通知单5份,11月初我站已经对园区各建设项目计划采取冬季施工的企业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相关项目编制冬季施工方案进行审核。通过一系列措施,促使园区各项目参建单位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为园区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建设环境。(二)扬尘治理、建筑施工安全、预拌商品混凝土、消防安全等专项检查。扬尘治理方面我站从年初开始对园区内各在建项目进行了扬尘污染整治的专项行动检查,并根据文件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实行“红黄绿”牌的管理制度,裸土全覆盖,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备,道路硬化,洒水降尘等措施。建筑施工安全方面依法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等涉及消防安全的各类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将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中。预拌商品混凝土方面,对辖区内所有施工企业现场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对各建设项目使用园区外8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了检查。(三)为推动园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我站积极与榆林市建筑业服务中心联系,大力推进园区内建设项目文明工地的创建。2023年创建三个市级文明工地,两个省级文明工地。(四)通过持续推进扬尘治理、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工人实名制系统、预拌商品混凝土、电气焊动火作业等专项检查工作。对建筑工地实行“红黄绿”牌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安装扬尘视频监控装置等措施,全面落实扬尘防治六个100%措施。全区建筑工程扬尘治理工作实现了常态化、动态化管理。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质安站工作人员对于新材料、新工艺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执行规范标准。(二)各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不办理施工许可证、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等违规行为,部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项目总监长期不在岗履职等情况。四、整改措施(一)对于新材料、新工艺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执行规范标准问题,我站将每月组织有针对性的内部学习会,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涉及的相关执行规范及标准及时掌握。(二)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我站将加大检查力度,发现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不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等问题立即停工,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待建设手续齐全后开工。发现项目经理、总监不在岗履职的约谈相关人员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突出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榆神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部署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部门人员党纪条规学习,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切实把好“政治关”、“廉洁关”、“作风关”。(二)认真开展春节后开复工安全隐患排查。我站将于3月份开始,对园区开复工项目开展一次全岗位、全员工、全场所的隐患风险排查治理,全面消除高空作业、“四口五临边”、施工作业脚手架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施工作业人员进场“三级安全教育”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制度,严格审核特种作业人员资格。持续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治理措施,扎实推进建筑工地“红黄绿”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TN-S系统接电要求,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使用情况。同时对2023年冬季施工混凝土进行全面的回弹抽检。(三)深入开展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系列活动。不定时抽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和“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组织开展春、夏、秋三季质量安全大检查和冬期施工(停工)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两会”、“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期间专项安全检查等。进一步提升全区各建设主体单位安全生产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四)组织开展“安全月”和“质量月”系列活动。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六月份“安全生产月”、九月份“质量月”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系列宣传活动。1.充分借助网络融媒体、发放宣传资料、发布宣传标语等各类宣传工具,采用各类学习、专题讲座和技术培训等形式,组织辖区内各建筑企业认真开展六月“安全生产月”、九月“质量月”宣传活动。2.继续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深入施工一线持续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改”行动。3.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原材料、构配件及建筑起重机械抽检工作。(五)持续推进扬尘治理、建筑工人实名制、起重机械、高空作业四个专项检查工作。1.对建筑工地实行“红黄绿”牌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扬尘视频监控装置等措施,全面落实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措施。2.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3.对全区内所有在建项目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全面进行全面检测,全面消除起重机械设备因保养维修落实不力、月检制度不完善存在的重大完全隐患。4.对预防高处坠落规定内容,加大安全生产行为和实体措施方面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问题,责成参见主体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做好整改闭环、消除安全隐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