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全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全市公务用车管理;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管理。 | |
住所 | 榆林市湖滨南路4号原榆林宾馆二号楼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叶伟 | |
开办资金 | 9689.3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638.69万元 | 23877.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是国有资产管理日益加强。印发《榆林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填报工作和2023年前三季度月报工作。10月中旬组织市本级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培训工作。二是公务用车管理不断强化。8月下旬,联合市纪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对全市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组织人员赴鄂尔多斯、延安、咸阳、商洛等地市考察学习在公车管理、办公用房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7个部门单位的信息化车载定位终端进行上门维护和运行使用培训,完成事业单位保留的420辆公车安装车载定位终端工作。三是办公用房管理成效明显。持续推进市级公有房地产统一登记,已向不动产登记局申请不动产产权籍调查申请6宗,出具关于宗地分割及变更登记的函2份。按照“必要则划转,非必要则借用”的原则,将位于新建南路的市司法局原正北律师楼借由榆阳区政府用于古城保护利用一体开发。四是公共机构节能项目推广力度加大。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节能环保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市民大厦等6个办公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并于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建设党政机关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2023年,选定榆林市民大厦等5处示范点为榆林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五是机关食堂餐饮浪费减少1/3。在全市机关食堂开展反食品浪费工作,全面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及通报制度,加强宣传引导,张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宣传标语,形成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设立监督岗,将厉行节约贯穿餐饮生产、加工、服务、消费的全过程。目前,第一批47个单位餐厅完成反食品浪费创建工作。2023年11月16日榆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食堂被省机关事务中心、省发改委等四部门确定为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省级试点。自反食品浪费工作开展以来,餐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餐余垃圾的日产生量下降了近1/5。六是基建维修项目进展顺利。高质量完成市民大厦电梯更换安装工作,5月份,项目通过相关质检部门验收并投入使用。完成市民大厦餐厅装修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批工作,完成榆林市党群服务中心招投标工作。完成原交通运输管理处维修维护项目。七是把握政治属性,在忠诚履职尽责中显担当。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领导带头示范学、党员跟进全面学、结合活动融合学,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会关于机关事务工作“两个重大”“一个表率”“两个更好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建立全市机关事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质量召开全市机关事务工作会议。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聚焦全市工作大局,督促后勤服务企业完成入统工作。对涉及后勤服务的企业进行仔细摸排,有3家物业企业和1家粮油供货商符合入统条件。这4家企业已完成申报入统,4家企业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00万元,为市域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后勤服务方面。全面升级改造各办公区餐厅厨房硬件设施,组织19个办公区的餐饮公司开展厨师厨艺大比拼活动;为民办实事方面。积极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诉求,加快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市民大厦新建停车场项目,于10月中旬,正式启用市民大厦新建停车场,新增780个停车位,解决干部职工和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车辆保障方面。圆满完成全国乡村振兴交流大会、全国氢能大会、全市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车辆保障任务。认真落实租金减免等惠企政策,为承租国有房屋的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减免租金205万余元。持续推进机关消费帮扶,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评为“榆林市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薛家渠村调研时对我中心驻村帮扶工作予以肯定和赞扬。三是聚焦作风建设,提振干部队伍精神面貌。推行“清单化”工作方式。建立“市级领导批办件跟踪问效清单”和“重点工作跟踪问效清单”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汇报,一月一销号”工作制度。开设“机关事务学堂”。采取“科长带头、人人登台”方式,每月举办1期学堂,重点讲授机关事务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三是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制度38项,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的工作局面。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对领导班子分工和科室人员岗位进行调整,对车辆服务中心209名驾驶员进行政审,将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予以解聘。通过一系列举措,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名干部受邀作为财政部专家组成员,参与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修订工作,财政部特发来感谢信对该同志予以表扬。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服务保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统管的老旧办公区较多,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维修保养量大;二是公车服务平台车型配备相对不足,有时候还不能完全满足市级机关公务用车需求;三是调查研究工作深度还不够。在开拓管理服务保障发展方面的调研还不够,能指导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的调研成果较少。整改措施一是紧扣“一个中心”。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严把政治关口,将“习惯过紧日子”和“勤俭办一切事业”融入到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的全流程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保障党政机关集约高效有序运转。二是推进“二个项目”。重点推进榆林市党群服务中心、市民大厦餐厅装修等基建维修项目建设;推进统管办公区光伏发电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新能源技术示范项目建设。三是深化“三化建设”。积极推进机关事务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聚焦资产管理、办公用房维修、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全市政策制度,出台《榆林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办法》《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租用管理办法》《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办法》等。四是强化“四个管理”。持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办公用房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增强创新意识,在新能源车推广、办公用房维修、节能改造、公物仓建设等方面主动探索,组织好全省国有资产管理现场会,努力打造1至2个全省乃至全国机关事务“专、精、尖”业务品牌,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推进“三个机关”建设。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机关运行保障的政治性、政务性、政策性,强化政治机关、行政机关、服务机关建设,把忠实践行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领域各环节,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落实等大事要事中展现机关事务担当。二是推动机关运行降本增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将厉行节约要求贯穿机关运行保障的全链条全过程,深入推进机关运行保障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服务保障标准统一。三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各部门开展能源审计、依托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节能改造,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公共机构屋顶光伏发电站、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等工作指导。四是深化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出台《榆林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出台《榆林市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标准及实施细则》,从严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市民大厦餐厅装修、市党群服务中心装修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车辆配备更新审批,发挥全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化平台最大效用。持续提升集中办公区配套服务保障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机关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五是优化民生暖心服务。持续提升统管办公区物业、会议、餐饮、安保等社会化服务监管考核质效,为入驻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提供更有品质、更加美好的服务保障。运用办公区数字化食堂建设成果,推进菜品与服务创新,打造绿色食堂、营养健康食堂,持续做好机关消费帮扶工作。提升全市各类公共机构充电设施建设覆盖率,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干部职工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鼓励干部职工绿色低碳出行。六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政治统领,深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积极探索“党建+机关事务”品牌建设,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机关党支部模范机关创建。持续开展“三个年”活动。聚焦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为党政机关高效运转做实硬支撑、打好硬基础、提供硬保障。七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着力打造政治可靠、专业过硬、素质优良的机关事务管理队伍和懂政治、作风好、服务优的机关事务服务保障队伍,为加快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