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榆林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44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层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与开发路交汇处锦园新世纪院内
法定代表人 刘小青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24万元 59.6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十一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党建+工程助力全员德育,助推业务发展。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引领党建创新。二是坚持思想文化引导,强化阵地建设,做好舆论引导。三是坚持抓好组织建设,夯实基础推动党建提质增效。学校严格党员发展工作,落实“双培养”工作,确保吸纳骨干教师进入党员队伍,共储备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党员2人。德育润心著根基,同心同向育少年。一是百分百常规,重品格、抓细节、促养成。二是实行德育导师制,点对点关怀,成为成长陪伴者。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教研引领促成长,聚力谱写新篇章。一是顶层架构,研之有依。二是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工作,聚焦核心力量。三是教科研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校共计省市区校级课题22个。分别完成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4个,16个校级课题结题;发表论文4篇,分别发表于国家级、省级重要刊物;四是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与实践并重。四是课标学习,指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夯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一是立足校情,抓常规,促质量。二是重视学生素养提升,夯实素质教育主阵地。三是双减工作实施有成效。我校的“双减”工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四是深化五育并举。我们在深化教学工作中,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精心打造书香校园,彰显特色。学校继续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在校读书时间:早读20分钟自由朗读;中午20分钟的自由默读。五是“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评选“读书小翰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务实常规工作,提升服务内涵。一是常规工作平稳有序。二是人事工作细致高效。三是文化建设丰富多样。使校园每一角落都充满教育意义,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借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校园。一是有效做好日常信息工作。本学期为25名(含离职)教师激活榆林教育云账号,并核对教师信息。录制教师公开课28节,学校活动视频16次。维修设备(有记录)29次;拍照165次,共计16000余张;参与榆林市信息技术培训1次;创文提交照片29次。二是创新文件库,改善硬件设施。本学期使用钉钉,创建了“学校电子印章使用申请模块”;汇总信息3份,包括教师通讯录,通用设备采购标准,统筹定点医药机构。做好后勤保障,构建幸福家园。一是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务纪律。学校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各类工资、补助和绩效奖金等,按期上交教师的各类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及时公开财务开支情况,严格执行主管领导审批制度,规范采购流程,完善相关手续。二是加强食堂管理,保障饮食安全。三是做好设施维护,排除安全隐患。四是加强资产管理,做好资产清点。严格遵循高新区财政局的财务规则,做到准、实、快。五是抓实卫生工作,营造优美环境。守护校园安全,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一是做好重点目标工作。加强领导与责任落实:完善了由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后勤人员组成的网格化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层层签好责任书,与高新区教育局、社区、派出所、卫生、综合治理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为师生营造安全环境。二是主要工作盘点。开展了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如预防传染病、防溺水、防火等。做好开学准备与日常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巡查制度,实行封闭化管理,并严格把控外来人口的登记与管理。实现校园周边及校内监控全覆盖无死角,配置并定期检修公安机关联网一键报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本着“精致小天地,成长大世界”的课程建设追求,我校以“知行”课程为主线,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设置了立德修身、立言母语、立智思维、立美养性、立身健体、立行探究六大模块课程。每个课程模块中建构了“1+x”的课程群,真正做到以知助行,以行促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一是在日常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学常规管理,用常规来铺好课堂基石。二是多角度培养学生各学科素养。学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展示平台。数学学科注重孩子的思维训练,每学期开展不同形式的趣味数学竞赛。一、二年级引进趣味英语教学,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校规范体育课教学,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业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音乐课实施乐器进课堂方案,要求每位学生六年掌握三项小乐器。美术课与迎新书画节、学科展示周等活动相结合,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每学期每科我们开展“挑战,让你更出彩”学科展示周活动,给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2.规范五项管理,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课上优质,课后自然轻负。教务处出台作业管理办法,严控作业总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课后服务时间实现95%的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家庭作业。(二)工作亮点1.学科展示周活动。我校落实每年每学科至少开展一次“学科展示周”活动。本学年度,各年级召开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展示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大。各学科组能利用学科展示周这一平台,通过开展学科特色活动,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展示。2.思维导图应用广泛。思维导图的应用是我校开展各类工作的一大特色,目前这一方式已被学校教师及学生广泛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如开会的安排,教师的笔记、单元的教案,学生的巩固,家长会的布置等。3.劳动实践课程。我校创新活动思维,改革劳动课程,不断夯实劳动教育。一是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结合、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相结合。二是积极推动劳技技能考核的实施,将劳动技能考核落到实处。学期内举行劳动技能考核7次,所有学生均为考核对象,现场进行考核。(三)区级以上奖励情况本年度,我校荣获22项区级以上奖励。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学校教师普遍年轻化,缺少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二是学校硬件软件设施均不完善,很多创建工作不符合标准;各项活动没有好的场地设备;尤其一、二、三年级与本校区分开,不便于管理及活动的开展。四、整改措施1.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学校将继续跟进学校建设工程,积极加强与市、区属部门的对接,加快推进新学校的建设。2.关于改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紧跟教育政策步伐,加强教师岗位练兵,强化教师基本功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3.关于创新教学应用。进一步挖掘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向,通过不断实践,形成更具规范性、实用性的思维导图应用体系。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化教师培养工程(1)本学期我校分年级“同课异构”课堂极大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课堂教学能力,2024年我校将继续聚焦课堂,力争在课堂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尤其是2018年入职的教师,既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又要做好“领头羊”的职责。(2)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的理论支撑。新的一年我校将着力抓好课题研究的能力,让课题类别涉及更多的领域。同时加大论文撰写的指导,让论文有质量,有高度,在更多更高的平台中“亮相”。(3)继续抓好常规教师培养。在教研活动中,做好层层跟进,从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做好督导反馈评价。加大听评课的力度。组织更多的赛课、展示课类型,积极动员全员参与听评课,让教师把节奏带起来,思维活起来,嘴巴动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2.跟进学校建设工程我校建校已有五年多,第一届毕业生即将将踏入中学。我校将继续跟进学校建设工程,积极加强与市、区属部门的对接,加快推进新学校的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月获“榆林高新区平安校园”称号;2023年11月荣获榆林高新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团体二等奖;2023年12月荣获愉林高新区第二届校园啦啦操比赛小学乙组花球啦啦操规定套路第一名。2023年12月荣获榆林高新区首届跳绳比赛小学乙组混合1分钟3人交互绳单摇跳第一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