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

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42
单位名称 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防汛抗旱协调服务工作;参与编制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抗旱应急供水调度;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参与协调森林草原和草原火灾防治工作,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参与协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做好火灭扑救分级响应。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253号
法定代表人 张国鹏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1万元 60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思想政治建设方面1.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思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一是突出学习重点。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为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新修订的《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为主要学习内容,抓好党纪党风建设,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二是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进行学习,采取中心领导讲党课、邀请党校老师讲党课、党员干部领学、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工作。2023年共组织集体学习10次,撰写心得体会10篇。2.扎实扎实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细化学习方案,优化落地措施,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辅导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展开学习,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切实推动主题教育学深悟透。二是着力从经典原著中汲取理论营养,及时跟进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坚持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摆在突出位置,做到原原本本学、一篇一篇读、逐段逐句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打牢开展好主题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三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习惯,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系统深入学习,着力汲取精髓和智慧,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好蕴含其中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真招实效,才能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主持召开专题会议5次,领学授课3次,调研1次。按照统一安排,研读必读书籍8本,学习研讨3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到绥德县郝家桥革命纪念馆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1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学习取得新进步,思想受到“大洗礼”,政治立场更坚定,干事激情再高涨,持身正直立标杆。3.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一是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以“三会一课”和“党员主题党日”为主要内容,及时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召开党员民主评议和民主生活会等。二是加强党员考核管理。提高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清廉榆林.建设最美家风”活动。与党员干部签订倡议书10份,用良好的家规家训来影响家人,鞭策家人,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良好家风,让家庭文明为社会正风正气。四是开展党员干部“双考评双报到”活动。组织名党员干部到社区参与社区义务活动3次,为创文包抓小区配备分类垃圾箱10个,构建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4.强化过硬作风,巩固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效。按照市局的安排,制定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单位、个人干部作风整改台账,发现个人能力问题22个,对标对表限时整改。坚持以上率下、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严格落实新修订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实施办法,严肃查处“四风”变异和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大力弘扬极端负责、甘于奉献、善于斗争的优良作风。(二)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序开展。1.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今年,我中心在市防指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本着“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克服困难,扎实开展汛前准备、隐患排查,值班值守、上传下达、制定防范应对措施。一是编制修订防汛抗旱预案。修订印发了榆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各级防汛、抗旱、城市、河流库坝等防汛应急预案都按照时间节点进行了修订、审批、报备。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公布公示了“四个责任人”,全面落实了四级包保责任制。建立了“四靠”(靠崖、靠河、靠洼、靠坡)等防汛重点区域包抓责任台账,扎实做好重点区域应对准备。三是参与全市防汛抗旱检查督查。确保市防指的各项指令落到实处。四是开展防汛应急培训实训演练。五是今年市上安排防汛抗旱专项资金4500余万元,支持各县市区物资采购、应急演练等,其中1478万元用于给全市2967个村的村书记配备卫星电话,确保因洪涝灾害出现断电断网断讯情况下能应急通信。六是加强监测预警。七是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值班职责,确保了防汛抗旱信息畅通、应对及时、处置高效。2.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参与森林草原防火期值班值守。制定防火期值班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有火必报、卫星监测热点核查“零报告”和2小时反馈制度,每日定时向各县市区,市森防指各成员单位发送《全市森林草原火险预警信息通报》,截至目前共发送95期。二是加快榆林市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榆林市航空消防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294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5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89万元。2023年5月份开始施工,目前已建设完成3处重型、9处中型停机坪建设。截至12月底,累计支付资金1890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对防汛抗旱业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对县乡两级政府负责人、应急、和乡镇全体防汛工作人员共1700余人进行了视频业务培训。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11.9消防日”等宣传日,发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资料,增强民众防灾避险意识。(二)及时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各类灾害预警信息,做到信息全覆盖,向全市所有手机用户发送预警短信1900余万条次,确保信息到村、到户、到人。(三)根据市防指要求,采购了防汛挡水板、发电机、水泵、移动照明平台等19类1万多件价值360万元的防汛应急救援物资,分放在重点城镇、重点水库等地。(四)汛期市防汛办累计点对点发布预警提示23期,传递省防总、省市气象、水文各类预警信息、信号163条。(五)对12县市区、2个管委会的防汛准备工作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进行了重点督查、检查,并通报督促整改。(六)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今年全市累计转移安置群众4075户9332人次,对撤离区实行严格警戒管理,严防灾害威胁解除前擅自返回。(七)配合市森防指参与春冬防火检查3次,安全大检查3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在党建工作中促发展的思路不多,创新意识不够强,对如何更有效的将支部党建工作融合进日常业务工作之中,更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的还不够突出。(二)对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理解不够全面,功底不够扎实,对应急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存在“用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三)延续以前的工作方式,创新方法不多,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管理经验机会少,视野不够开阔。四、整改措施(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牢固树立深学细照笃行的学习理念,把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在灵活学习时间,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上再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主动。(二)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要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定措施、抓落实,结合本职工作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落细落实。(三)主动适应大应急大安全体系建设需要,推动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夯实防汛抗旱责任。拟请市委市政府落实市级领导分片联系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和调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进一步完善防汛“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和“四靠”转移避险责任制,落实并公示各县市区行政区、城市、主要河流、水库的行政和技术责任人。二是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抓紧完成各级各类型预案方案的修编、审批、报备工作;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本辖区、本行业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汛应急演练和转移避险演练;三是召开部署会议。5月上旬召开汛期汛雨情趋势预测会商会议,中上旬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四是完善防汛应急机制。根据最新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榆林市“12345”防汛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并以市政府印发全市执行。五是统筹抓好抗旱减灾和冬春防凌工作。加强旱情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适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完善防凌抢险预案,加强防凌应急值守值班,做好凌情监测预报预警和重点部位防守,加强河道清障和浮桥等涉河项目监管。六是加强值守调度。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完善值班保障,提升防汛值班工作环境、办公条件、业务应用系统保障,编制完善防汛值班手册、常用业务系统使用说明、防汛基础信息等,着力提升值班人员业务能力;做好信息传递和监测预警,及时调度基层防汛工作,适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