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高陵区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管利用档案资料,为高陵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宣传、开发利用;档案馆库的修建、改造;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与维护;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高陵区县门街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焦斌 | |
开办资金 | 569.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西安市高陵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04.26万元 | 4308.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档案接收、征集工作。为做好档案接收工作,开展档案接收工作调研,与区委办联合下发调研通知,分三个组对全区各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人员配备、档案保管、整理、应移交档案情况、撤并单位档案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关于加强全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在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向各单位反馈了整改意见;同时撰写档案资政参考《高陵区档案接收工作调研》,区委领作出专门批示。制定《高陵区档案馆2023年档案接收计划》《高陵区档案馆文书档案接收进馆质量标准与流程》,修订《高陵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会同档案局对区疫情防控办开展档案工作监督检查指导5次。根据区档案局要求制定本机关“三合一”制度。全年接收、收集整理基建、会计、艺术等档案资料555卷(件),向区档案馆移交档案资料555卷(件)。接收区政协、区人大会议照片。征集《红色岳华》《辉煌历程》、人文圣地牌楼对联、《高陵郇氏族谱》《缕述汉语王国》《校友风采》等十九册档案资料。2、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工作。制定修订《高陵区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利用制度》《高陵区档案馆开放细则(草稿)》。完成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指南等事项登记维护,受理答复“12345”市民热线咨询,高标准接待单位和查档群众,调阅档案,出具证明。设立区档案馆政务公开专区,配备专人及设施设备,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政策宣传解读、办事咨询等便民服务。针对馆藏档案资料状况和库房保管环境等情况,结合档案新馆搬迁工作,制定区档案馆档案搬迁统计表;就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情况,开展利用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成立开放档案鉴定领导小组,制定《西安市高陵区开放档案实施细则》,印发《关于对到期应开放档案进行解密的函》。3、档案编研工作。编写《作风建设显初心》《国民教育谱新篇》《政权建设固根基》《红色档案目录汇编》《街道书记访谈录》编研资料;在西安档案杂志发表《扎实做好档案文章推深做实主题教育》《全力配合用心用情做好我区退役军人档案查阅利用工作》《红色档案中的作风建设》稿件。4、严格落实“八防”安全要求,确保馆藏档案安全保管。一是新馆库房“八防”设施配备齐全,集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烟感器、红外线防盗报警、溢水报警一体的中心控制系统,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每个库房门均安装门禁系统。二是修订完善《高陵区档案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细化火灾、档案丢失、被盗等处置措施,开展应急演练1次。三是春夏汛期、高温季节及重大节假日,对档案库房“八防”情况安全大检查5次,排除隐患1个,消除存在问题1条。四是安排专人对馆藏档案资料及库房柜架进行彻底除尘并投放防虫药物;五是严格落实安全值班制度,并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24小时安全监控管理。数字化机房安装电子门禁烟感报警及溢水报警设备。制定完善《档案馆数字化管理制度》,落实档案保密制度,与聘请人员签订信息化保密协议;严格执行档案数据库数据安全备份制度,两套备份,一套存储电脑、一套存储移动硬盘,签订异地备份协议,开展档案数据异地备份1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物理隔离,服务器为单机版,与查档电脑客户端采用专线连接,未连接互联网及馆内其它网络,有效防止网络失密及黑客攻击风险。5、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增强法治意识工作。“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开展档案宣传2次,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发放资料230余份;举办全区档案业务培训,覆盖全区一二级单位140余人。6、新综合档案馆实现安全平稳搬迁。争取资金用于新馆搬迁、完善设施布置;历经20余天,如期安全平稳有序完成新馆搬迁;拍摄宣传片《守兰台初心谱档案新篇》,成功举办新馆搬迁开馆仪式。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全年共接待单位和查档群众962余人次,调阅档案2768卷件,出据各类证明984份,为机关工作,部门编史修志、群众婚姻诉讼、住房贷款、养老保险、计生政策落实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确保了馆藏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安全完整。三是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全面展示高陵人文历史风貌。四是积极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档案社会影响力。五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了档案查阅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六是高陵区新建综合档案馆正式投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档案接收历史欠账较多,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业务建设评价整改工作还不到位,还需进一步提升。改进措施:1.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大档案接收力度,出台接收方案,4月份启动档案接收,围绕“四重”档案的征集接收,规范做好“四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2.扎实开展业务建设评价工作,严格对照评价标准,坚持每月召开档案业务建设评价整改推进会制度,对标对表,逐项整改,销号管理。四、下步工作打算(一)牢记“档案姓党”政治属性,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增强档案接收征集、鉴定开放、利用服务、编研出版、宣传展览等工作中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一是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大档案接收力度,出台接收方案,4月份启动档案接收,围绕“四重”档案的征集接收,规范做好“四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开展红色档案史料征集,梳理完善红色档案名录,探索建立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满25年解密开放审核工作,完善档案鉴定开放工作方案、机制,3月份启动,9月份完成。二是优化升级服务质效。创新开展“四心三办三零”(真心、热心、细心、耐心,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零差错、零纠纷、零投诉)活动,完善档案查阅接待、利用、复制等服务机制,让群众查档更便捷、更舒心。三是深度挖掘全区红色档案资源。(三)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安全检查,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活动。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档案流动过程中的安全管控,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护体系。三是强化信息安全。定期开展保密安全培训,扎实落实《档案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档案电子数据异地异质备份,确保重要档案信息绝对安全。(四)扎实开展业务建设评价工作,严格对照评价标准,坚持每月召开档案业务建设评价整改推进会制度,对标对表,逐项整改,销号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