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41
单位名称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引导工商联会员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协调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联络商会、指导、服务工作;开展会员推荐、评选、表彰有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开发区榆溪大道市委大院政协楼118号
法定代表人 李彩莲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榆林市工商业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万元 14.7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以中省市相关会议和讲话精神为指引紧扣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奋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一)强化引领指导,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相关领导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安排部署,组织商会和会员企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思想共识;邀请宣讲团走进商协会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胆发展;带领企业家赴陈嘉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謇企业家学院、佳县神泉堡等地开展学贯活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二是开展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赴厦门举办年轻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推动明确发展方向,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主办榆林企业家品牌建设大讲堂、榆林市首届优秀高级职业经理人表彰会暨职业经理人大讲堂、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会,促进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助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是赴佳县等地开展榆商微公益慰问活动,合计投入近50万元,让群众感受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二)聚焦主责主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丝博会期间联合举办榆商恳谈会,邀请30名榆林籍企业家参加会议,引导榆商回归,服务家乡发展。跟随市级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走进江苏、扬州等地君乐宝乳业等专精特新企业和商会,全方位链接京津冀经济圈,推动企业实现数字技术迭代升级创新,服务“两个健康”。为乌鲁木齐等12地市所在地榆林商会联络处揭牌并召开榆林籍企业家座谈会。与延安、扬州、未央区等组织召开协同发展座谈会、专场推介会6次,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合作共赢。赴大连等地举办“榆林好产品”展销会3次,签约达6000余万元,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二是多方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级分管领导在春节前走访调研慰问商会、企业,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抓机遇谋发展。联合市税务局召开商税事、聚合力等2次座谈会,建立“税务+工商联+基层商会”网格化工作模式,提升民营企业在办税缴费及减税降费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市各级税务机关2022年为纳税缴费人减税降费343亿元。三是维护权益保驾护航。通过“践行法治精神·护航民营经济”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家代表走进法院共话发展,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治民企建设。(三)推动商会改革发展,切实增强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推动市未来企业联合会等5家商协会召开换届、成立大会,让商会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指导榆林市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注册并成功召开了首届会员大会。全年共发展会员421个,会员总数达到13641个;基层组织总数108个,其中行业商会38个。持续打造一支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争做富而有德,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现代企业家队伍。存在的问题服务中心人员短缺,受全市遴选工作计划限制,遴选计划尚未得到落实,人员尚未得到补充。三、2024年工作计划(一)强化政治引领,实施思想领航聚力工程1.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2.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3.落实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以服务“两个健康”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4.加强思想宣传阵地管理,管好用好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平台;加大政策解读和正面宣传、正向引导企业力度,帮助强信心、稳预期。(二)抓好主责主业,开展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工程5.形成《榆林市品牌经济调研报告》,指导榆林市品牌经济提升质效,推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产业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6.成立市工商联参政议政委员会,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有序参政议政。7.拓展法务服务工作委员会、推进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等平台载体,持续开展“法治体检”等活动。8.完善对口联系企业和商会工作制度,把走出家乡的榆林籍企业家联系起来,促进合作,融合发展。(三)启动“薪火传承创新创业”行动,做好会员发展和队伍能力提升工程9.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会组建,做强做大商会发展生态圈。10.加大调研力度,摸清商会和会员企业基本情况,加强会员规范化管理,严格入、退会机制,增加队伍活力。11.积极吸纳优秀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入会,全年发展会员不少于420名。12.推动“四好”商会建设,全年新建或吸收各类商会不少于2个。13.召开市工商联系统商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加强对所属商协会联系、指导和服务。14.持续深化工商联自身改革和建设,促进工商联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