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政务服务中心

西安市高陵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3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组织实施区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对审批事项进行督察、督办和统计;受理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的投诉;全区政务及行政审批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昭慧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赵世龙
开办资金 47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56万元 375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紧盯目标抓落实,重点任务高效完成。一是进一步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加强与省秦务员平台的对接融合,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全程网办率达到83%以上,推动由“一网通办”加速迈向“一网好办”转变。二是印发《高陵区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的通知》,组织各牵头部门共召开“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协调推进会5次,在政务大厅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专窗,采取“6+N”工作机制,线上线下受理办理工作同步推进,今年以来15个“一件事一次办”共办件16592件。三是全区170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与市级目录要素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办理,260项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清单化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时更新调整11个部门事项要素共41个,企业群众办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四是探索“跨区域企业迁移一件事”,推行企业迁移承诺制,建立合作通办机制,以“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材料、统一时限”为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五是设立13个重点项目代办小组,为全区160个重点项目提供“超前介入、靠前辅导、审中帮办、审后跟进”帮办代办服务工作,今年以来,为优露清总部大健康经济园、航天德林成套工业设备等25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企业满意率100%。(二)紧盯改革提能力,政务服务创新纷呈。一是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为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根据园区企业发展需求,围绕企业全生命流程,在企业聚集的泾河工业园设立高陵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可为企业办理企业设立、项目立项、经营许可、公共卫生等4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自开办以来,共服务园区企业505户(次)。二是推行“屏上办”“延续换证流动办”等极简审批模式。聚焦行政审批环节和流程再压缩再提速,将原先传统审批中“面对面”线下受理、现场勘验转变为“屏对屏”线上办理、云勘验;将商铺变为临时“政务服务大厅”,“流动”审批小分队队员化身窗口人员和帮办人员到现场审批,让企业及群众享受“见屏如见面”“一次不用跑”的最佳服务体验。三是优化“企业开办”,促进市场主体倍增。进一步优化政务大厅企业开办专区,增强企业登记、备案、变更、注销等各环节要素“一网通办”能力,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3小时、1环节、0费用”。四是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出台《西安市高陵区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实施方案》,推出告知承诺事项29项、容缺受理事项40项,实现以“以承诺代替现场核查”、“以承诺代替证明”,企业群众“即来即办”,满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共办理告知承诺审批537件,容缺受理资料125份,累计为企业群众节省办理时间2600余个工作日。五是设立全市首家区县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大幅提升对群众诉求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打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目前,便民热线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制定《高陵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高陵区特殊群体上门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方案》,梳理下沉街道政务服务事项43项,下沉社区(村)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事项18项。二是围绕“勘验即发证”审批创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审批方式,累计办结勘验1767件,线上勘验3625件次,到现场实地勘验426件次,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三是常态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动,今年以来,累计17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接待办事群众130人次,解决问题18个。四是在原71项“周末不打烊”事项的基础上,推出第二批“周末不打烊”事项59项,累计服务企业群众660余人次。五是发挥12345市民热线平台效应,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将市12345市民热线转派的工单独立分类、重点督办,定期统计分析,不断提升处置效率,持续为企为民排忧解难。今年以来,我区热线办累计受理市级转办工单18776件,工单按时回复率为96.4%。荣获全市热线特色指标先进单位、全市水土保持审批工作先进集体,“勘验即发证”案例荣获全市审批服务“十佳”创新案例,“屏上办”极简审批模式等创新做法被西安电视台、西安新闻等专题采访,“续证流动办”等创新做法被央广网、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转载70余次。优化涉企审批服务举措2023年8月被省职转办刊载在全省复制推广,《信用承诺+“一店一码”服务,助推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案例入选2023年陕西省第三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三、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上级要求以及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数据壁垒仍未打通,影响企业办事进度。由于企业信息在部门间没有完全实现实时共享,注册登记后,导致在税务机关、银行机构不能及时查询到注册信息,影响办理进度。二是基层标准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硬件、软件标准未达到要求,影响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三是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虽整体稳步推进,但是部分细节指标还有有待提升。四是12345市民热线工单满意率仍有提升空间。改进措施:一是改革上再发力。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加快推动构建企业准入、准营、经营、退出四个主题式审批服务新格局。聚焦企业群众常办高频事项,推行“快易好办”审批服务改革,探索推行“零材料”办理审批新模式,充分利用审批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二是积极筹建高陵区市民中心,打造集办事大厅、商务大厅、城市客厅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一站式“政务服务综合体”。三是是全力协调指导推进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提标提档,完善服务设施,系统构建城市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力争实现公民个人事项身边事身边办。四是机制上再完善。着力强化审管联动机制。积极开展监管部门“大走访”活动,上门听取事项划转后监管部门对审批服务的意见建议,积极构建“宽进严管”的审管联动机制。着力强化投诉建议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12345市民热线工单问题办理机制,提升工单办理群众满意度。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切实提高助企业纾困实效,有效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二是全面落实好市级统筹推出的15个“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采取规定与自选、标准与特色、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政务流程优化再造,推动服务模式从“事项服务”向“场景服务”转变。三是不断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进一步推进街道、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自助服务终端向街道、社区(村)、银行网点、工业园区延伸,方便企业“就近办、多点办”。四是通过抓规范管理、制度建设、分析通报、督办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工单办结率及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