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林木种苗生产供应管理、基地建设规划、产量预测预报、质量检验、良种引进驯化推广、种质资源收集、许可证办理督促;国家级樟子松良种基地管理;天保工程实施规划;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林下经济建设发展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业务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等。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上郡中路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曹存宏 | |
开办资金 | 1680.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40万元 | 18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站在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党建学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每月定期上报进展情况。加强党建工作,严肃组织生活。制定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党风廉政等工作要点,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三会一课”、党日活动、“双报到”等组织生活。站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行讲授党课3次,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1次,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2次、党小组会12次,党日活动12次,在上郡路街道夏洲路社区完成“双报到”任务5项,累计投入近万元。支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站党支部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制定本单位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责任分工,并制定考核办法,按照责任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八项制度。(三)高质量完成林草建设及“防止二次沙化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年度包抓任务。抽调10余位素质强、业务精的同志开展绥德、米脂、定边三县的造林的包抓工作,半年来,这三县的造林工作成效明显。(四)加强种苗管理,开展良种选育(含航天育种)、苗木调查统计、种苗行政执法及“双打”工作1、认真开展全市造林用苗质量抽查工作。全年检验造林地块22处,抽检了樟子松、油松、山桃等16个品种29个苗批22301株苗木,实际检测数量为0.15万株,合格苗批24个,苗批合格率83%,苗木合格率95%。检验飞播造林用种侧柏、油松、花棒和柠条等11个树种113个种批10.67万公斤种子。2、强化种苗行政执法,深入开展“双打”工作。查办未建立和保存林草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案件1起,罚款金额2000元;对全市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进行了检查,未发现违规办理现象。开展种苗“双打”及宣传培训工作。2023年,全市共举办种苗相关培训25场次,参加培训人数1424人次。(五)完成全市2023年度飞播造林各项工作今年全市飞播造林总任务为20.5万亩,总投资3680万元,涉及榆阳、神木等6县市区,共设计26个播区。从6月8日开始,历时18天,共完成飞播造林20.5万亩,飞行作业291架次,撒播各类种子10.67万公斤。(六)组织举办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暨种苗管理能力培训班,推进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省级试点县靖边今年已完成了全部的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共完成了61条样线3个优良林分的标准地,5株特异/优良单株,8株古树名木,1个古树群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共记录了植物103科210属280种。(七)完成援助阿里地区燕麦种子采购工作采购了26吨优质一级燕麦种子援助阿里地区,并于5月30日送至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缓解了当地人工种草种子的紧缺状况。(八))抓好国家级樟子松良种基地的日常管理及二代种子园建设,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1、做好良种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母树林和退化林进行改良,大力开展精准施肥与灌溉,促进樟子松优良树种健康生长。对上年度的球果进行处理,建立榆林长柄扁桃良种基地,增加良种种类。2、二代种子园建设情况。4月初,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付家机械林场引进优树接穗对二代种子园樟子松进行补植嫁接。(九)2023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情况2023年中央财政下拨我市计划集体公益林补偿资金8503.2497万元,补偿面积531.4531万亩。截止目前,我市2023年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和省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工作米脂县兑付率99.55%,绥德县兑付率99.57%,其他县区兑付率均100%。全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受益林农33.9738万户。(十)天然林保护修复资金的分配和森林管护项目情况全市森林总面积3444.56万亩的管护责任落实、效果、设施建设、管护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管护面积落实率为100%。(十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涉及我市12县区156个乡镇,18865个村民小组,3143.05万亩集体林地面积,共制作林权证463127本。取得的主要效益检验飞播造林用种侧柏、油松、花棒和柠条等11个树种113个种批10.67万公斤种子。全市共举办种苗相关培训25场次,参加培训人数1424人次。其中市级培训1场次,参加培训人数56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林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同志之间互相合作,团结上进。全市共开展宣传活动57场次,通过主题活动宣传等方式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6.7万余份,张贴标语、悬挂横幅20多条。种苗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种苗生产供应市场,保障全市造林用苗用种质量。共完成飞播造林20.5万亩,飞行作业291架次,撒播各类种子10.67万公斤。完成2024年市级17万亩和2024年至2025年省级30万亩的飞机播种造林作业设计工作。紧急采购了26吨优质一级燕麦种子援助阿里地区,并于5月30日送至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缓解了当地人工种草种子的紧缺状况。对上年度的球果进行处理,得到了饱满合格的樟子松良种408公斤。在去劣疏伐后的新建母树林间栽植长柄扁桃3公顷,建立榆林长柄扁桃良种基地,增加良种种类。督促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本年度继续教育,利用培训班、广场集中宣传、网络、下乡出差等方式进一步宣传《森林法》和《种子法》,扩大了宣传范围和知晓率。认真开展“双打”工作,结合全市种苗质量监管及种苗行政执法工作,对全市植物新品种权使用和假冒伪劣苗木情况进行检查,未发现使用假冒伪劣苗木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三、存在问题1、苗木“三证一签”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苗木生产企业经营档案不健全不完善,自检制度、标签使用等制度执行不严。2、飞播造林工程飞播区播后管护困难大。3、良种基地生产用地面积不足。4、良种基地建设资金严重短缺。6、林改认识不足,对配套改革重视不够,影响改革效果。协调推动不力。四、整改措施1、继续按政策尽快申请办理种苗执法证,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2、加强业务人员业务水平培训,提高种苗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以确保工作的保持保量进行。3、以教育引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讨论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要求不仅自己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同时要带头摆事实讲道理,力争影响和说服有错误思想和言论的人,转变其思想观念。五、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林木种苗管理。2、完成飞播造林任务的后续管理及出苗调查等工作。3、继续完成太空育种课题等科研项目以及优良乡土树种品种选育申报等项目的实施工作。4、继续对樟子松良种基地科学管理。5、加强林改政策培训、学习。提高森林管护意识,增加管护投入,创新管护办法,加大管护力度。6、争取市局支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