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现代农业培训中心

榆林市现代农业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28
单位名称 榆林市现代农业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现代农业知识培训服务。开展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业管理、技术人员、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农业农村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农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等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口则队谷地峁1组224号
法定代表人 高玉彪
开办资金 22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26万元 157.3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全市初、中、高级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突出。2023年,我市承担省厅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950人。截止12月上旬,全市13个高素质农民项目实施机构累计完成初中级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3438人,其中中级367人,初级3071人,超额完成初级任务1671人,超下达任务的119.4%。今年八月份,我中心全力配合省农培中心在榆完成我市高级职业农民培训认定187人。2、全市“领军型”高素质人才培育效果明显。2023年,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榆林市领军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确认我中心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民发展学院榆林分院。2023-2025年由基地+分院密切配合,举办“领军型”高素质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今年市局下达“领军型”高素质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任务600人,截止12月份,累计举办10期共培训1000人,超额完成400人,超下达任务的66.7%。3、基层农技人员技能培训圆满完成。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中心农技员培训任务200人,接到任务后,我中心积极组织有关科室和人员开展项目前期调研,及时制定实施方案。于9月23日起开展了基层农技人员技能培训班四期,每期6天,每期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四期累计培训263人,超额完成63人,超下达任务的31.5%。4、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按时完成。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中心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350人(中级),我中心全年组织开展了四期中级层次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完成培训学员367人,四期超额完成17人,超下达任务4.9%。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面授培训任务超额完成。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面授培训任务300人。我中心紧密结合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针对山地苹果、马铃薯、农业生态、现代农业等热门内容,共举办农业类(含畜牧农机)初、中、高级面授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600人,超下达任务200%。6、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任务超额完成。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中心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任务2.6万人。我中心按照文件精神,及时转发给各县市区农培机构,并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利用农闲季节,积极行动,开展大培训活动。今年,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509场次(其中,线上299次、线下210次),培训农民5.07万人次,发放培训宣传资料6.18万份。7、农业机械安全能力提升培训顺利完成。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中心农业机械安全能力提升培训任务50人。十月份,我中心在瑞丰生态酒店举办了一期农业机械安全能力提升培训班,含农机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时间为6天,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式,累计培训94人,超下达任务188%。8、面向社会培训专技人员圆满完成。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中心面向社会培训专技人员任务200人。我中心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精心组织,开展了三期教育类专技人员面授培训,三期共计培训620人;开展了一期环保类专技人员面授培训,共计培训240人。全年累计培训860人,超下达任务430%。9、全面从严治党工作(1)提高政治站位,抓实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我中心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全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4次。(2)注重政治引领,抓深党的思想建设。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二是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3)突出政治功能,抓紧党的组织建设。一是修订完善了党务、理论学习等工作制度。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三是按时缴纳了全年党费。四是着力开展组织生活会与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五是积极开展各类活动。(4)坚定正风肃纪,抓严党的廉政建设。一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二是强化廉洁教育。10、创建工作我中心在创建工作和平安榆林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狠抓包抓路段清扫工作。全年组织党员清扫垃圾和清除杂草4次,领导带队检查6次。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宣传力度,有效维护了单位的安定和秩序。三是深入开展扶农助农活动。中心驻村扶贫干部化身山地红薯、土鸡蛋的“推销员”,助力销售“爱心蛋”,帮助农民解决最实际的问题。11、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厅安全、维稳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市局关于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中心组织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注重宣传。中心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注重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二是全面检查。对单位水、电、气等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查找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三是积极配合。今年,我中心抽调3名同志包抓府谷县,开展农村散煤取暖安全督导核查工作,8月份,我中心抽调10男同志参加市局组建的防洪救灾应急队。12、两支驻村工作队工作成效(1)驻陈家沟村工作队。一是做好新老工作队员交接工作。二是建强村党组织。三是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四是积极争取人才培养项目。五是积极配合村上做好各项工作。六是提升治理水平。七是为村民办实事。(2)驻斩贼关村工作队。一是办好惠民实事。2023年我中心为斩贼关村投入资金3余万元;开展线上线下帮扶,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价值1.5万余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村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安装路灯220盏,投资74万元;修建砖扎道路5.5公里,投资63万元;刘梁、王沙洼小组得到高效农田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230万元;马石克小组高效节水项目正在实施,投资110万元;厕所改造项目200个,投资74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我中心职工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组织开展的“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榆林故事”活动中,两篇文章入选《榆林日报》媒体、《学习强国》平台上宣传报道。2、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四下基层”要求,结合所从事的业务,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形成调研报告6篇,其中的《榆林市乡村振兴视角下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优化研究》报告获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2023年农民教育培训系统调研报告一等奖。3、创新培训模式。我中心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下培训与学员考核认证同步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育与西农成教学院合作,与陕西汇农教育科技培训机构合作,各类培训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培训,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又丰富了培训内容,提升学员思想素质。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高素质农民王锦平荣获《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业创新大赛暨首届榆林“秦创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其《自从学会种蘑菇胆子就没轻松过》科普工作典型事迹入选《中国农学会公布的百项高素质农民科普工作典型事迹》;高素质农民思耀国创新的“综合施策促种粮 规模经营保安全”种植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中层领导岗位职数配置不合理。我中心科级设置7正4副,新机构成立后组织任命了一批原有职务的老同志,加之上级只免不任,逐步会形成无法配齐7个正科,出现断档现象,科室出现有正无副、有副无正甚至是无正无副,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2、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我中心有两支驻村工作队,市局下达工作经费20万元,工作队补助和项目帮扶等实际支出近40万元,造成单位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希望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四、整改措施1、对于中层领导岗位职数配置不合理问题,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能就我单位相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切实增加我中心相应地中级岗位职数。2、对于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中心领导积极与有关部门领导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加大对我中心两个驻村工作队的专项资金支持。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工作,认真完成上级党组织在2024年下达的党建工作任务。2、持续抓好四大线下培训工作。即高素质农民培育、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农机技术干部培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各类培训、档案整理、佐证材料收集、财务报账等工作。逐步提高培训业务水平、创新意识、管理水平。3、积极支持驻村工作。各驻村工作队要按照年初制定的驻村工作计划和方案,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和争取更多的产业发展项目,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力争创造更大的成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被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评为全省农广校体系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