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科技创新与应用中心

铜川市科技创新与应用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01
单位名称 铜川市科技创新与应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科技创新与应用提供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技计划实施;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中介机构引进、服务协调指导;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市场建设与管理,科技成果推介等工作组织,科技管理咨询等服务开展;中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用协调
住所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3号楼9层
法定代表人 王增强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52万元 73.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1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主动服务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一是积极参与举办了全省“三项改革”进铜川暨科技成果集中路演首场地市行活动。集中路演项目12个,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9个,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揭牌,活动的成功举办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承办了“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以演代评)活动。市级各工业园区、各区县教科体局、省内相关投融资机构、市级各金融机构80余人参加了活动,与江苏皓玺私募投资、北京华鼎睿诚投资等5家投融资机构签订“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合作协议,西安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集中路演了7个优质项目。三是提升科技金融支持成果转化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铜川“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跟投联投、以投代招的作用,加大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的产业化步伐。截至目前,基金已完成3家企业合计3000万的投资。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通过科贷通等17款子产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缺钱转”“转得慢”等问题。发挥财政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作用,拟近期出台《铜川市科技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四是扎实推进“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中试基地建设,已和秦创原总公司、西安交大科技园及省内外10余家投融资机构就共建工作达成一致意见。(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创历史新高2023年,技术合同交易能力得以提升,完成技术合同交易117宗,合同总额30036.43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技术交易额16172.17万元,技术合同额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增长率为150.18%。其中技术开发合同30宗,合同成效额11388.65万元,技术交易额5694.47万元,技术转让合同2宗,合同成交额2459万元,技术交易额2459万元,技术咨询合同4宗,合同成交额151.25万元,技术交易额136.25万元,技术服务合同81宗,合同成交额16037.53万元,技术交易额7882.45万元。经过各方面的一致努力,2023年的技术合同交易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升。中心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宣传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政策,深入60余家企业进行政策宣贯解读,提升企业对认定登记工作的重视。组织开展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会,相关行业机构和企业140余人参加,加强全市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队伍建设。深入各区县、市级各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不间断开展座谈交流,查看资料,梳理问题,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心领导亲自带队上门了解情况,及时掌握信息,做好面对面的宣传引导工作,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技术合同业务准确及时无误。(三)切实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协助举办了“2023年度铜川市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培育107名具备专业素养的技术经理人,7人参加“秦创原总窗口科技经纪人能力提升培训班”,2人获取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技术工程师职称,派出2名科技经纪人入驻秦创原高校创促中心工作站。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技术转移转化专业初、中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二、取得的经济效益一是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全年完成登记117宗3亿元。二是参与举办或承办的“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活动,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提升科技金融支持成果转化的服务能力,促进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的产业化步伐。三是切实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107名具备专业素养的技术经理人,2人获取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技术工程师职称,派出2名科技经纪人入驻秦创原高校创促中心工作站。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工作思路和举措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中心能力建设。通过扎实开展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问题检视整改,按照掌握方法,解决问题为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实干担当作为,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针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做好统筹谋划。深入区县、园区和重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机制。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扎实推进“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围绕“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协同打造政府主推、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中试基地,共同探索形成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模式和经验。(二)积极组织承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为加大科技成果在我市的产业化步伐,更好发挥路演活动“以演代评”“以演代招”的作用,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择优进行集中路演,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需求及投融资机构的精准对接,促进优质成果快速落地转化。(三)推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把技术转移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做好统筹谋划。深入区县、园区和重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培训宣传,力争为重点企业培养至少1名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四)提升科技金融支持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科技金融融合体系建设。发挥“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吸引省内外投融资机构投硬科技,保障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强与更多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利用各类“科技贷”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缺钱转”“转得慢”等问题。提升科技经纪人队伍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强技术经理人培训,培育更多具备专业素养的技术经理人。探索建设科技经纪人协会,发挥好两支队伍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