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4-04-03 14:56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艺文化相关培训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健康北路
法定代表人 钱学斌
开办资金 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万元 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组织开展“中国年”主题元旦春节文化活动。(1)开展元旦春节系列活动。元旦春节期间,通过线上媒体等方式,举办“大美临潼 吉兔纳福”2023年新春书画艺术专题云展5期、“非遗过大年”临潼区2023年非遗展示活动10期、“云上看“村晚”,一起过大年”系列活动9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团圆、团聚、团结”中国年的浓厚氛围。(2)1月26日(正月初五)上午9时,“盛世中国年·古今耀长安”——2023西安市锣鼓大赛在高陵区昭慧广场盛大开锣。组织我区《马踏青器山》组织参加了锣鼓大赛,并获得铜奖。(3)开展戏曲进乡村(社区)惠民演出活动。1月12日,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协办的“2023年度戏曲进乡村(社区)惠民演出暨2023年新春村晚文艺汇演活动”走进斜口骊山新家园社区和秦陵街办新村社区汇邦尚东城,为居民送上了一场文化的盛宴;1月16日上午,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协办的中国年·最西安——“2023年度戏曲进乡村(社区)惠民演出暨2023年新春村晚文艺汇演活动”走进油槐街办南杨村;1月18日,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骊山街道和区文化馆协办的“2023年度戏曲进乡村(社区)惠民演出暨2023年新春村晚文艺汇演活动”在东关社区举行。(4)开展春节送春联活动。1月16日,西安年·最中国—2023年区文化馆送戏送春联活动,在油槐街办石家村开展,本次活动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协办;1月16日下午,由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和区人民剧团承办的西安年·最中国—“琴韵迎春翰墨贺岁”2023年送戏送春联活动,在斜口高沟村顺利开展。2、组织开展红五月音乐会、“村晚”、夏日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为进一步弘扬爱党、爱国的伟大情感,情系红歌故事、传唱红歌旋律。5月24号下午,在石油生活城社区东广场举办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西安市临潼区2023年“红五月”音乐会启动仪式。6月29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交响大厅隆重举办了“唱响新时代歌声满长安”——2023“红五月音乐会”合唱大赛,临潼区文化馆选派合唱团队参加了本次大赛,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的荣誉。(2)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美丽临潼”2023年西安市临潼区“四季村晚”秦腔准场演出系列活动。活动在新村社区、火车站社区、兴业路社区、华清社区等社区,共计举办秦腔专场演出7场。(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作用,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芷阳湖养老院、芙蓉源养老院举行“大地欢歌美丽临潼”2023年临潼区“四季村晚”示范文艺慰问演出。(4)7月14日,由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区人民体育场、区文化馆承办,区工人文化宫、区体育总会、区社会指导员协会共同协办的“大地欢歌美丽临潼”2023年临潼区广场舞暨“舞动长安”健身技能大赛圆满举行!(5)9月29日,由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临潼区行者街道办事处主办,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行者街道蓝光长岛社区、隆泰物业西城区域西安铂悦山承办的“月满中秋人团圆”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蓝光长岛社区隆重举行。3、做好免费开放和各类艺术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工作,抓好常态化阵地培训。按相关规定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春季我馆开设了戏曲、美妆、舞蹈、合唱、非洲鼓、瑜伽6个专业6个免费培训班,共招生200余人。秋季开设了舞蹈、美妆、非洲鼓、瑜伽、电子琴、合唱、戏曲、剪纸、葫芦丝等9个免费艺术课程,招收学员300余人。免费提供给社会各界及来馆群众用作排练和创作的舞蹈室、多功能厅、阅览室、展厅、创作室等各种教室,截至目前累计服务人数达4万余人。4、做好街办文化馆分馆业务指导工作,积极开展主题文艺演出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打造文化品牌。(1)6月29日上午,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临潼区秦陵街道办事处主办,临潼区文化馆、临潼区秦陵街道秦陵社区承办,西安骊阅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七一”党群联欢活动暨表彰大会在秦陵社区隆重举办。(2)7月1日上午,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临潼区骊山街道办事处主办,临潼区文化馆、临潼区骊山街道西铁社区承办的西安市“大地欢歌”系列文化活动——“党建共建齐参与同心联动绘未来”走进西铁社区“七一”文艺汇演。(3)7月1日下午,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临潼区穆寨街道办事处主办,临潼区文化馆、临潼区穆寨街道穆柯寨村委会承办的西安市“大地欢歌”系列文化活动——“党建共建齐参与同心联动绘未来”走进穆柯寨村“七一”文艺汇演。(4)7月1日,举办迎“七一”传非遗妙剪生花—临潼区传统剪纸作品展,临潼区非遗剪纸传承人携剪纸爱好者以精美的剪纸作品为党的生日献礼。(5)2023年9月,临潼区文化馆联合临潼区人民剧团在西泉初级中学、行者初级中学、油槐初级中学、栎阳小学、相桥小学、油槐小学、马额小学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丰盛的文化盛宴。5、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申报工作。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名单;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扎实推进非遗项目进基层。(1)为了开阔工作视野,增加馆际沟通交流,4月25日,临潼区文化馆组织相关干部,赴渭南市临渭区渭南老街参加了渭南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从2023年3月起,积极开展非遗项目剪纸进校园活动,在临潼区实验小学、临潼区华清小学、临潼区小寨小学等小学开展剪纸课堂,全年共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55场次,累计培训人数2100余人。(3)为庆祝2023国际儿童节及“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到来,根据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整体工作安排,5月30日下午,临潼区文化馆联合东关幼儿园成功举办“家乡文化伴成长多彩非遗润童心”2023年庆六一家乡非遗课程成果展示活动。(4)组织参加“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6月10日上午,由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办,临潼区文化馆、临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守护共有精神家园和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展演活动在临潼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北广场举行。(5)助力西安市非遗保护传承人志愿者队伍景区行活动。5月25日,在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2023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主办,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承办、临潼区文化馆、临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临潼区鸿门宴博物馆协办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庆2023文化与自然遗产日西安市非遗保护传承志愿者队伍景区行——走进西安市临潼区鸿门宴博物馆”。(6)做好2022年度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按照市文旅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相关规定,我馆根据文件要求,于8月29日上午在我馆四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的会议。(7)组织开展临潼区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11月27日,邀请我市部分区县馆长、非遗专家来临参加传承人评审会,与会专家对参加此次评审的项目申报人进行专业评审,并提出了宝贵意见。6、开展各艺术门类座谈会3次。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2023年,我馆开展了“骊山雅集——萧焕教授艺术大讲堂”;2023年临潼区馆际交流座谈会;临潼区非遗传承人工作座谈会。通过交流、座谈、学习的形式,提升艺术素养,守正创新,推动我区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更好的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7、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数字文化服务。积极搭建平台载体,不断完善公众号平台功能,及时更新、上传文化馆资讯、活动信息等内容,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与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为了加强宣传力度,我馆在市群众艺术馆官网设置了临潼区宣传专栏,持续提升数字化文化传播与服务水平。8、做好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我馆把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2023年,充分利用馆内阵地培训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6个,分别为:文化馆合唱团、葫芦丝表演队、模特表演队、文化馆舞蹈队、戏曲表演班、非洲鼓队,在2023年度,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基层主题活动、送温暖活动、义演活动23场次,受惠群众5000余人;同时,我馆不断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工作,对队伍开展培训5次,队伍制度日益规范,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全年组织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满意度。2、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三、存在问题1、馆舍条件落后、陈旧。墙体外立面瓷砖脱落,内墙墙漆掉皮,单位消防水箱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急需维修。文化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多媒体及数字化器材的需求,基础设施欠缺严重;2、经费未拨付到位。单位应拨付各项经费严重不足,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转及公共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四、今后工作打算今后工作,按照区文旅局下达的主要工作目标安排实施,拓宽思路,扎实开展工作,努力追赶超越,进一步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