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水产工作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水产技术推广管理和服务·水生动植物病害防控·渔业生态环境、水生种苗、野生资源保护·渔业投入物资质量监测·水产品检疫与监测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南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郝霆 | |
开办资金 | 4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6.62万元 | 426.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全区养殖面积为4965亩,其中池塘1770亩、水库3195亩,主要养殖品种为鲤鱼、草鱼、鲫鱼、鲢鱼、淡水大鳞鲃、淡水龙虾、鲈鱼、南美白对虾等,截止目前水产品产量3320吨,实现渔业经济产值6530万元。(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4201吨,渔业经济总产值8474万元)(一)技术推广工作1.成立临潼区淡水龙虾帮扶小组,继续推广临潼淡水龙虾养殖,扩大养殖繁育基地,优化苗种,提高产量。通过邀请中央省市区媒体报道10次,参加农高会、水产品产销会等宣传临潼淡水龙虾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打造养殖新亮点。2.推广养殖南白美对虾13亩,养殖鲈鱼30亩,其中高位池养殖4亩,鮰鱼养殖6亩,加快调整我区养殖品种结构。3.推广陆基圆桶健康养殖模式,计划建设圆形高位虾池10座,目前正在实施阶段。(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开展情况1.养殖尾水治理(包括池塘改造情况):截止目前全区完成养殖尾水治理面积550亩,其中池塘养殖“三池四坝”模式1家,10亩;“高位池养殖底排污”模式1家,10亩;“池塘养殖三级过滤池”模式5家、530亩;建立池塘尾水治理示范点1个,在新丰任留两个街办渔场统一通过规模场自治、连片养殖集中治理的形式,采用简易“三池两坝”尾水治理模式,通过排水管道连接,落实相应尾水处理面积,建立沉淀池、过滤坝等处理设施,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灌溉周边农田,节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全区开展标准化池塘改造共7家,545亩。2.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在我区新丰、任留两个街办共设立3个鱼病监测点,随时监测鱼病发生情况,加强鱼病预警预报。我站结合临潼区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专项行动,印制《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宣传页,通过下乡入户等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知识,指导养殖者按照兽药说明书注明的用法、用量、休药期等使用兽药,避免滥用药、减少用药量;截止目前共下乡宣传30余次,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宣传页200余份,重点养殖企业使用兽药总量较去年减少,依法、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高,药物残留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3.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情况(根据养殖品种酌定):临潼区任留渔场大口黑鲈高位池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使用率100%;新丰渔场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使用率100%。4.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依托我区3家市级水产原良种场、2家市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以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和我区特有品种为主要对象,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开展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组织开展水产新品种推广应用情况评估。在我区任留街办韦家村推广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等水产新品种,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在新丰街办姚罗村建立澳洲淡水龙虾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成虾养殖,不断优化澳洲淡水龙虾苗种,打造临潼渔业品牌。(三)渔政监督管理工作1.“禁渔期”开展情况:配合执法大队,在我区渭河张庄段启动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做好禁渔期禁渔区日常宣传巡查,处理2起群众热线举报河滩有非法捕鱼行为,未发现有违禁捕鱼活动;开展渭河等自然水域禁渔专项巡查22次,批评教育及劝离垂钓者280余人次,严厉打击禁渔区非法捕捞行为,扎实推进保护黄河流域临潼渭河段的水生生物安全。2.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制定我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工作小组,加大秦岭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制作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展牌,印制水生动物保护法规资料5000份,重点到骊山金矿河沟,大水沟等溪流,渭河清河湿地流域进行沿岸宣传散发法规资料,力争做到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维护秦岭生态平衡。3.水生生物资源养护:6月6日在渭河流域临潼段等4个自然水域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人工增殖放流草鱼、鲢鱼等15万尾,逐步恢复临潼自然水域的生态功能,保护水生物资源。(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站根据区域实际养殖情况,结合农业“蓝盾行动”等工作,制度相关工作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工作小组,全方位多举措保障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1.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与24户养殖户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与8户休闲渔业户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发放常规渔药,督促完善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制度,落实发放“用药明白纸”,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2.日常监管情况:截止目前配合市站定量检测水产品32个样;配合市区执法大队抽检水产品8个样;我站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定量抽检养殖用水31个样,水产品5个样;单位定性检测水产品药物残留46批次,结果均为合格。3.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情况: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及渔需物资专项检查80余次,未发现渔业安全隐患;4.苗种产地检疫情况:做好检疫进入我区场地的苗种来源,检查出场苗种质量,站上对生产场养殖户进行苗种检疫10次,截止目前,我区共出具省内动物检疫合格证明4张。5.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定性检测鲈鱼10批次,结果均为合格。6.安排人员做好三夏应对夏季极端灾害天气连阴雨预警信息发布、渔业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进行养殖池塘用水用电消防设施等安全应对措施的检查;根据农业局安排做好包抓村组夏粮收割晾晒秋播下乡活动;22号燃气事故,及时开展渔场安全生产用煤气燃气的隐患排查;我站给各渔场悬挂安全生产横幅、夏季预防溺水横幅、散发夏季安全宣传资料,预防和排查池塘不安全隐患。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产品品牌宣传:2023年4月22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CCTV17《致富经》栏目播出临潼淡水龙虾专题节目《蓝色的龙虾火红的财富》;2023年7月7日,陕西农林卫视直播农村大市场《火爆市场的蓝色小龙虾》,陕西广播电视台公众号关注。2.业务人员技术能力提升:我站王欣雨、任立娜同志参加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取得团体二等奖,其中任立娜同志获得个人一等奖,王欣雨同志获得个人三等奖;我站向太吉同志代表全省参加2023年全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演练活动内陆组竞赛,陕西省代表队荣获第四名,获得三等奖;我站王欣雨同志代表全省参加第四、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陕西省代表队荣获团体第八名;我站宋立军、任立娜、刘小燕、王欣雨四名同志参加西安市2023年渔业安全知识竞赛和应急演练活动,取得团体三等奖,其中宋立军同志取得个人二等奖。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我区渔业养殖仍以传统养殖为主,现有的池塘水库仍存在淤积严重等问题,急需进行老旧池塘水库的改造,提升生产养殖的巨大空间。2.我区水产养殖品种、及技术单一,仍需积极探索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打造更多临潼渔业品牌,增强行业竞争力。3.省市区在渔业领域中扶持力度不够,专业经费较少,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缓慢。四、今后工作计划:1.积极申请包装项目,改造池塘水库生产道路和周边环境绿化。通过对区域渔场部分池塘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优化渔场周边环境,解决收购渔产品大型货车出入难问题,并改善销售环境提升效益健全养殖配套设施等改善养殖生产条件。2.积极引进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加快调整我区养殖品种结构,促进水产养殖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3.继续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好渔业技术服务,逐步探索完善水产品合格证、追溯制度。4.重点申请创建省级良种场2家、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一家。5.抓好渔业渔需投入品补助工作,加强与省市总站、局养殖科、农业科、区农机站的联系,多宣传动员为渔业发展做好惠民政策指导服务工作,创新渔业产品帮农互农、惠农,建立互联网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农村三产融合多元化。6.继续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活动。进行渭河增殖放流活动。7、结合打造渭河生态风光旅游休闲,打造新丰龙虾渔业产业园区,布局渔业科技养殖规模化产业链,采用农业农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加快渔业产业融合新形势,助力乡村振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度全市第三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竞赛集体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