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农村供水工作站(铜川市橡胶坝工程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供水、橡胶坝日常管理提供保障。农村供水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村镇供水普查,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拟定村镇供水工程建设,日常运行管理、指导,供水单位资质初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行业技术培训橡胶坝安全运行、日常养护、库区日常管理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长丰北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伟 | |
开办资金 | 75.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3.07万元 | 50.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依托项目实施,夯实供水保障设施基础。全年实施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等项目15个、受益人口3.85万人,实施维修养护工程354处,服务人口25.47万人,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以上。包装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项目3个,争取省级水利发展资金2300万元。启动《铜川市农村供水高质量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三大专项行动”,推动全域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二)凝聚工作合力,巩固提升水质质量。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8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的实施办法》,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形成协同推进工作合力。建立水务、卫健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实现水质检测信息及时共享,共同推动水质提升。印台区、宜君县农村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全面改造升级,全年巡检水样1067份,检测达标率100%。克服财政困难,市县两级落实维修养护资金1692万元,保障了工程正常运行、水管员作用高效发挥。加强水源保护,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7个,获省生态环境厅批复。(三)推行县域统管模式,提升群众用水满意度。全面推行农村供水公益性专业化县域统管模式,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机构全覆盖,其中王益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统管全覆盖,印台区工程统管率达88.9%,耀州区新增统管工程118处,宜君县统管机构投入运行。各区县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工作群、关注陕西城乡供水公众号等形式第一时间受理维修信息,1~2小时内维修人员到达任务现场,做到一般性问题维修不过夜,超过24小时的启动应急送水措施,全年供水舆情数量持续排名全省后三名,群众用水满意度大幅提升。(四)加强标准化管理,树立引领示范典型。全面推行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通过县级申报、市级遴选、省级评定,耀州区小丘、瑶曲、关庄,王益区东塬等4处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荣列省级2023年度标准化工程管理名单。耀州区农村供水水质监测中心通过国家CMA认证,获得省级奖补200万元。聚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耀州区农村供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王益区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入选全省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做法。(五)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管护运行水平。开展春秋两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市级分片包抓督帮、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冬季农村供水保障大走访等专项行动4轮,发动人员4000余人次,对33个乡镇359个行政村的供水工程进行全覆盖排查,走访群众41.06万人次。印发问题督办函11份,推动解决问题78个,工程运行管护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冬季农村供水保障大走访工作开展以来,局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访民情解民忧,推动大走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安装防冻龙头357个,发放保温棉5960米,铺设化冻电热丝1200米,发放饮水安全宣传册及明白卡4.89万份,更换水泵1台、冻损水表979块,维修蓄水池5座、闸阀井174座、供水管道9645米,并出动应急送水车160车次,送水总量1326立方米,上门化冻346户,受益人口5300余人,筹集20万元向各区县配发移动自吸泵、保温材料、发电机等200余件,有效应对了多轮低温雨雪天气,保障了冬季群众生活饮水需求,让群众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我市大走访工作先后被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网等多家中、省、市媒体宣传报道。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全年实施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等项目15个、受益人口3.85万人,实施维修养护工程354处,服务人口25.47万人,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以上。包装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项目3个,争取省级水利发展资金2300万元。启动《铜川市农村供水高质量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三大专项行动”,推动全域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申报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18个,估算总投资2.96亿元,争取2024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3150万元。三、存在主要问题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基础依然薄弱,管网老化问题突出,规模化供水工程较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比例仅有36%,远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二是县域统管机制运行不均衡。县域统管的未覆盖的工程管护水平相对较低,供水问题易发频发。四、改进措施对标十四五规划及高质量供水规划,深入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三个专项行动”。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要加快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坚持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重点抓好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加快建设耀州区石柱镇片区集中供水提升改造工程和王益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印台区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确保年内改善提升农村供水受益人口4万人,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提高到40%以上。二要持续推行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深化农村供水工程县域统管模式,积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公益性专业化县域统管农村供水“铜川模式”进一步扩大工程统管覆盖范围,力争实现印台区县域统管工程全覆盖。规范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监测,完成359个行政村水质全覆盖巡检工作。加快推进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厂2座,树立省级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个。三要持续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严格执行市县两级财政落实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机制,足额保障359个行政村每村每年5万元维修养护资金。配备消毒净化设备27台套,千人以上工程消毒设备配备率实现100%。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春秋两季敲门入户大排查、防返贫动态监测等工作,畅通群众举报投诉和监督回访等工作机制,高效处置各类供水问题,坚守不发生规模性饮水安全返贫底线,持续提升群众用水满意度,全年供水舆情数量持续维持全省末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