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数字经济发展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和规划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产业项目规划包装、推介宣传、招商引资;数字港建设发展中企业落地、政企合作、资金落实、产业扶持等问题研究解决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9号铜川政务10楼 | |
法定代表人 | 白玮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6万元 | -26.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基建方面,不断完善5G、千兆光网等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全年新建5G基站367个(累计1371个),千兆光网覆盖达12.6万户,全市乡镇以上行政区、市区(县)两级园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部署完成全省第二个5G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搭建各类智慧化融合应用场景27个。新型智慧城市方面,市人大、市政协等9家部门16个系统新入驻新型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累计入驻32家部门93个系统。“铜城办”APP稳定运行,下载量突破35余万次,累计打通各类服务功能355项,新型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累计上报并受理事件6万余件。铜川市“一网统管”综合服务平台入选中国信息化杂志社《2023数智城市典型案例汇编》,荣获陕西省北斗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全市实施重点数字经济项目22个,完成投资11.77亿元。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成试运营,被陕西省工信厅认定为“陕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铜川西腾实业有限公司、铜川铜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3年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铜川市智慧型静态交通服务平台项目运营良好,共运营新区范围内路测停车泊位4512个,年度新增621个,运营9处停车场共计810个泊位,年度新增443个,违停监测设备232套已交付交警部门上线运行,平台累计服务车主次数超550万次,答复12345、市长信箱涉及智慧停车领域事项80余件。(三)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围绕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展招商活动,先后赴深圳、杭州、上海、天津、合肥、西安等地开展招商工作,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铜川产业推介会,围绕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进行数字经济产业推介,对接洽谈深圳新融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奔马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已入驻陕西明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好物跳动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入住面积12888.25平方米,初步形成以大数据存储、软件设计、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等多业态发展格局。(四)业务工作有序部署。建立市级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起草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定期组织数字经济企业政企对接会,畅通政策知晓及兑现渠道,有效组织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加快政务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实施《铜川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建成全市信息化及应用类项目库。组织2023年度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申报工作,年度审查信息化类项目共49个(其中建设类21个,运维类28个)。协助冀东水泥申报入选全省数字经济典型示范案例,配合工信部门完成《铜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牵头完成省委第四巡视组对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巡视工作,全省数字政府“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30项主要指标,已完成12项,达到序时进度11项。全年围绕业务工作完成调研3篇,发布信息14篇。(五)企业监管不断加强。持续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积极做好监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遵照委党组关于“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等事项的监管落实工作。紧盯重要节点开展廉洁提醒,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党纪党规测试、业务能力测试等。积极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开展受处分干部跟踪“回访”。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配合委党组提拔选任国有企业领导干部4名。紧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内部审计、资产清查,全年形成法律审查意见书118件。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及全委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认真汲取安全事故教训,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问题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问题自查自纠。2023年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无安全事故发生,智慧城市年度累计拦截境内外网络攻击2750万次。二、产生的经济效益坚持把数字经济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筹部署、扎实推进。2023年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实现产值(营业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31.11%;完成税收2531万元,同比增长64.35%。全市新增培育数字经济主体企业205户,同比增长72.27%。全市电商零售额19.78亿元,同比增长12.13%。三、存在问题一是项目策划储备较少。对数字经济产业链研究较少,结合产业发展布局、精准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推进谋划不深。策划储备项目含金量、含新量不足,好项目、大项目少。二是全盘工作谋划推进不足。除耀州区、新区外,指导其他区县发展数字经济及其产业较少,深入基层谋项目、看进度、查实情、拓思路不够,与市域内数字经济企业联动聚势还不广泛,特别是围绕中省政策和支持方向谋项目、话发展不深。三是干部能力培养较慢。全局及监管的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数字素养能力不足,难以应对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需求的产业链知识、市场化思维以及必备的专业技能,导致在产业布局谋划、项目招引推进上力不从心。四、改进措施一是在“谋”上发力,做好指导员。对“上”常态化梳理产业政策、行业信息,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对“中”常态化加强与行业部门、重点企业沟通,厘清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凝聚发展合力。对“下”常态化宣贯政策、指导谋划项目。每月汇总推送1次政策要点,每季组织1次政企座谈交流。二是在“招”上发力,做好推介员。对“内”建立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库与项目储备库的定期推送及信息交流共享反馈机制,修订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图谱及招商引资图谱。对“外”积极参加丝博会、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对外招商活动。每月汇总1次全市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每季组织1次数字经济园区专题推介。重点做好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智能终端、数字文化、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力争园区入住率达到50%以上。同步联动区县、园区唱好精准招商引资的“协奏曲”。三是在“能”上发力,做好战斗员。做好“数字素养”提升,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指导配合各区县、园区建立数字经济发展专员和精准招商引资小分队,每季组织召开1次行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培训会。聚焦大数据工作领域,探索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基础数据标准、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制度政策等重点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数据要素X”行动。五、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持续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强基、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创新、数据价值化改革、数字化治理赋能、数字生态体系打造等六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及其产业链,全面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新增培育数字经济市场主体120户,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二是持续拓展数实融合空间,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样板20个,建成数字化产业应用场景不少于30个。三是加快数字新基建项目布局,深入推进5G网络建设,5G基站总数达到1500个以上。持续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及应用,优化丰富“铜城办”APP服务功能,加强“智慧社区”、“雪亮工程”等数字平台互联互通,增强城市数字化服务能力。持续规范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推动集约化及数据融合应用。四是深入学习国家数据局、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谋划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数据要素整合、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等系列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