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政务服务中心(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事项提供服务保障。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审批事项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服务保障;平台建设、运维;信息发布、办理流程、电子监察等运行管理;信用信息数据建立、维护、交换共享;政府采购项目组织;受委托采购或招投标工作实施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 | |
法定代表人 | 黄建鹏 | |
开办资金 | 135.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铜川市公共交易资源管理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1.76万元 | 101.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0月,办理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住所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主要工作成效1.聚焦利企惠民,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梳理高频事项。根据大厅事项办理数量,聚焦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社会关注度较高、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梳理大厅高频事项30个,并完善高频事项办事流程及所需资料。二是深入社区完善事项梳理,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等7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同时,完善编制事项清单,涵盖人社、医保、民政等部门事项的事项清单共205项,其中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137项,其他类服务事项共计68项。二是加强大厅及网络机房维护。截至目前,大厅巡查自助设备455次,处理窗口网络信息化故障649次,对大厅自助设备、网络综合布线和网络机房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报告》。2.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其中房建、市政工程项目交易总数170宗,交易总额71.98亿元,节约资金5014.60万元。水利、交通项目进场交易总数52宗,交易总额6.68亿,节约资金221.22万元。二是圆满完成政府采购工作。截止2022年12月31日,我中心共授理采购业务52批次,完成采购项目50批次(其中:公开招标11次,竞争性谈判4次,询价采购4次,单一来源6次,竞争性磋商24次,退单3次),完成采购预算资金约6740.2万元,实际采购金额6597.79万元,共节约资金约142.41万元。三是做好交易平台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对接省交易中心,配合做好矿业产权系统升级各项工作,积极对接市自然资源局和宜君县自然资源局,重新配置流程和人员权限,目前CA锁已全部配置到位;根据市土地储备中心来文,对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形成《关于变更土地交易系统权限的申请》,目前新的流程权限已配置到位,新申请的CA锁也已分发到位,完成CA证书延期续费7次。四是做好监管系统启动和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召开监管系统培训会1次、监管系统启动仪式视屏会议1次;对住建、水利和交通部门监管流程重新进行配置,形成《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交通项目权限变更申请》。梳理8条监管系统使用中存在的故障及问题,主要为广联达系统与新点系统数据对接传输存在的问题,按照“出现一例上报一例、协调一例解决一例”的原则,目前均已处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服务提供便捷高效。一是优化简化工作程序。将“两清单”交易前服务清单和交易结果清单合并为“进场交易登记表”,对进场交易数据以及进场服务各环节予以明确,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交易区域设备升级改造。为推动进场项目公平、阳光交易,对交易区域电脑摄像头和耳麦进行了更换,实现评标环节视频全公开,打通公共资源交易阳光透明“最后一公里”。2.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做好电子保函推广工作。结合中心实际,针对远程异地评标硬件设备和要求,制定《远程异地评标硬件设备方案》,同时做好远程异地评标软硬件设备验收工作和做好电子保函上线运行服务保障工作。3.坚持公平公开,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一是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交通、水利房建、市政等服务进场交易254宗,交易金额425359.79万元,节约金额3997.14万元。二是圆满完成政府采购工作。截至目前,受理采购业务43批次,完成采购项目40批次。实际完成采购预算4024.2万元,实际采购金额3981.16万元,节约资金43万元。三是做好电子保函上线运行服务保障工作。积极配合审批局做好电子保函上线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政策宣传,将电子保函相关政策文件及流程,通过在中心微信平台转发、在三楼显著位置张贴的形式,加大投标主体的知晓率。四是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改革,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导向作用,在采购文件中增加信用融资相关政策内容,推动政府采购合同信用融资扩面增量,助力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4.健全“办不成事”窗口运行机制。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暖心”服务。一是印发《铜川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完善健全“办不成事”窗口机制,明确了窗口受理范围、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二是规范办理流程,建立“办不成事”工作台账,按照登记—办理—反馈—回访—归档的工作程序,对简单问题协调或督促服务窗口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协调解决;经协调不能现场解决的,实行提级管理,填报《“办不成事”窗口问题交办单》。三是实施办结反馈制度。事项办结后于1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进行备案,并对办结情况进行“满意度”电话回访,截至目前共受理“办不成事”事项10件,分别涉及医保、公积金、企业开办、养老等窗口和单位,均已办结。三、存在问题(一)人员培训方式单一。中心持续开展培训活动,但以理论学习、会议研讨、授课式培训居多,而以业务技能的实际操练的形式较少,培训方式有待优化。(二)政务大厅管理还不够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窗口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对所负责事项政策细节掌握不全、不准确,造成办事效率低。四、改进措施(一)对人员培训做通盘考虑,结合中心工作,明确培训目的和需求,更新培训的理念,在培训方法的选取上,努力探索选取受众度高、效果好的方式方法。选择互动性强、直观形象的方式,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受训参与热情,使得培训起到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二)加强窗口人员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对照《铜川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大厅巡查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不积极、服务态度不佳等现象。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1.运用远程视频监控平台有效监督。加大高密度巡查与纠错力度,采取“视频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核实—迅速处理”的方式加强与区县中心紧密沟通,充分发挥两级联动模式及时纠正不规范形为。2.从投诉中找原因,促管理。持续提升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践行“主动、用心、用情”服务理念,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群众咨询、投诉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一步降低投诉率,提升满意度。3.进一步优化电子监察平台。在运用过程中发现超期件是按受理时间统计,建议将超期件统计时间修改为办结时间,以便于汇总统计,更好的发挥督促监督作用。4.优化交易服务保障工作。扎实做好进场各项准备工作,主动靠前服务,提前对接代理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介绍进场交易流程,明确告知疫情防控政策。面向各交易主体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交易主体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提升交易服务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