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实验小学

西安市临潼区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03 09:56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桃源北路
法定代表人 冯超
开办资金 1593.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36.13万元 2866.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强化班子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立足学校实际,确立了“抓班子建设促校建、抓班子作风促校风”的工作思路,建成了一支作风严谨扎实、务实求真,严格自律,无悔奉献,工作中讲团结协作、讲学习研究,重实效、重提高的班子团队。2、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共谋教育新篇章以“学生习惯养成”和“实小好课堂”建设为两大核心抓手,着力打造“尚品润德、尚真润智、尚健润体、尚艺润美、尚勤润劳”的五育课程体系,通过班子讨论定方向,学习研讨理思路,骨干引领做示范,推门听课促落地,反思交流再提升,达到人人成长共进步。在“实小好课堂”模式框架下,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形成了实小“真、细、实、研、爱”的办学品牌。落实“双减”,乐教乐学,以精研课堂环节,打造高效课堂;严控作业量,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落实五育并举,开展多彩“课后服务”活动。3、以规范促养成,多元开放育真人学校坚持“润泽生命、启迪成长”的德育理念,通过“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六大育人途径,创新探索以“春之动、夏之静、秋之韵、冬之品”为系列的德育隐性“四季课程”。以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达到养德、启智、静心的目的。学校通过开设社团课程、节日课程、心理课程、榜样课程、法制课程、多元课程,不仅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促进了个性发展。4、制度及评优体系建设学校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修订了《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梯队建设发展规划及评优激励方案》、《考勤管理制度》等,并多次召开校委会和教代会讨论、修改,表决通过,学校的日常工作依据修订后的管理制度实施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和激励引领作用。5、爱眼护眼,切实做好防近工作为了保护好孩子们的视力,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学校通过班级宣传栏、黑板报、微信群、班队会、专题讲座、编排防近童谣等形式,广泛宣传爱眼护眼知识;重视眼保健操的落实,要求各任课教师加强指导,做到专时专用;通过“医校家”模式定期做好学生视力监测,进行“好视力标兵”颁奖、荣誉榜张贴,并及时与家长反馈沟通,努力降低学生近视率。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荣获西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团队、西安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集体、小学教学评估一等奖、“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教职工篮球邀请赛女子组冠军、临潼区第三届教职工足球比赛季军、临潼区第八届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冠军,冯超校长荣获“忠于职守好校长荣誉称号”,金红艳主任荣获“模范带头好党员”荣誉称号,刘睿妮老师荣获“敬业奉献好老师”荣誉称号,杨旖老师荣获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在2022年中小学区级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2023年中小学区级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1人获二等奖;在2022年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4人获三等奖;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征集活动中,3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等殊荣。三、存在问题1、教师的自主学习教学研究不够。少数老师只是满足写好教案或研究试题,而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方面动力不足,在学习、研究学生心理方面做得不够。2、学生生源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少家庭的关爱而个性顽劣,给管理带来难度。3、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资产报废,核销不够及时。四、今后工作打算1、不断规范和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将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放在课堂、放在教研,使教研与课堂真正结合。2、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把关键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把目标放在全体学生的成长上,把效果显现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成绩。3、推广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做好古诗词诵读。4、加大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力度,倡导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励教师与书为伴,与书为友,搭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名师团队的研修机制,致力打造一支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团队。5、将规范养成教育推向细致化、严格化、系统化;按照每月培养一个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小目标,持之以恒做好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