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分局)

渭南高新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分局)

发布时间: 2024-04-03 09:44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法为民、服务群众。城乡规划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水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和室内装修行业、价格活动等方面的执法工作以及农业、环保、工商、交通等领域的部分执法工作。
住所 渭南高新区崇业路16号创业大厦
法定代表人 张民义
开办资金 635.6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6万元 -14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3年12月29日,因机构改革,变更了法人代表、单位名称和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全区现有各类建筑工地47家,其中长期停工8家,已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扬尘检测仪,并与市局联网。全年发现并整治扬尘各类问题288个;对治理不达标工地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72份;新增覆盖39.6万平方米,新增硬化面积2.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新增喷淋设备5000余米,冲洗路面2000余次,修理喷雾和冲洗设备17个。市容市貌管理。推行“潮汐式”、“容错式”的温情执法方式,开展市容整治600余次,累计规劝出店占道经营4945处、取缔规范流动摊点4786次、清理乱贴乱画3835处、清理乱堆杂物709处;排查整改43家各类废旧回收站点,拆除安全隐患户外广告15块,下发安全责任书98份,更换门头牌匾157块;清理横幅、灯箱广告657处,设置创建公益广告220块,规范人行道非机动车乱停放9400余台次;劝导机动车违停行为4300余次,张贴违法停车温馨提示单700余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基础。违法建设排查整治。建立了违法建设巡查机制和举报处理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建设,有效形成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巡查到位”的防违控违体系。建筑垃圾巡查整治。对各主次干道、周边各村组通村道路及河湖“清四乱”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易发区域的巡查检查,坚持夜间扎点设卡,严防外地垃圾偷倒。(五)餐饮油烟治理。认真落实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广泛开展社会化宣传,逐一摸排城区餐饮单位,建立健全“一店一档”工作台账,共排查餐饮门店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夜市等1616家,其中整改油烟净化设备安装不规范问题316处,责令限期清洗油烟净化设备110处,均已限期整改完毕。(六)农业和水务执法工作。一是对区内81家农资经营门店,5家农资生产企业,1家兽药生产企业进行了排查,建立了工作台账;二是立案查处不合格农产品1起,处罚经营农资门店5家;完成省、市各级督办问题8起;三是协查异地种子案件1起,封存问题种子5万余斤,完成农业部督办兽药案件1起,销毁不合格兽药100余千克;四是查处河道非法采砂4起,教育2起;五是整改21处建筑垃圾及遗留沙坑问题,填埋沙坑4处,清理建筑垃圾2000余方;查处河道违规倾倒建筑垃圾2处。(七)督办投诉及案件查处。督办投诉方面:全年共接到市级部门督办问题32件、区级130件,其中环保类76件、创建类21件,其他问题33件,12345热线转办694件,接听群众投诉电话943件,回复办结率100%。处理群众信访事件8起,回复检察建议书4份。案件查处方面:全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1起,罚款42.005万元。其中环保类15起罚款33.05万(扬尘问题处罚32万元,渣土车处罚1.05万元);市容市貌类(简易程序)95起罚款2.705万;农业类7起罚款5.4万;水务类4起罚款0.85万。二、社会效益情况1.执法队伍得到了加强,执法人员的工作效力得到了提高,保障了全区市民生活、生产有序进行。2.为流动摊贩“安家”,有效地遏制了商贩在主次街道占道经营乱象,解决了矛盾问题和脏乱差现象,维护了城市环境秩序。3.保证了城市正常运转,为全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4.优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全区市民的幸福指数。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中仍存在短板。建筑垃圾清存禁增难推进。新增执法职责仍在摸索阶段。机构改革后,我局新增加了农业执法、水务执法、土地执法等工作职责,业务覆盖面广,缺少专业的人才,执法人员对新增的职能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工作开展缓慢。(四)河道采砂因利益驱使难以杜绝。改进措施:1、加强网格化管理,建立部门联动长效管理制度。2、加大行政执法投入,做好一线人员的执法保障。3、注重执法队员的业务知识培训。4.加大普法宣传和监管力度,经常性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检查,及时指导一线工作人员开展执法检查,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大力整治建筑施工扬尘。落实系统性网格化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建筑工地“6个100%”落实情况,并督促建筑工地完善冲洗平台、墙体喷淋等抑尘设施。(二)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力度。一是对违法建设和建筑垃圾乱倒继续采取高压态势,发现一处,查处一处。二是对临街店面装修、建筑余土、餐饮油烟排查、高空户外广告管控及未整改落实的信访继续跟踪。三是规范人行道上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各农贸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学校周边及夜市露天烧烤占用人行道违规经营现象。(三)多措并举提升市容环境。一是推进城市管理门前“四包”和网格制。二是我局将借助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打造一批特色店招,通过拆除老旧破损门头牌匾,规范店招店牌设置标准,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等措施,确保户外广告设施结构安全,形式、色彩与街道风貌环境协调,提升人居环境。(四)加强学习提高办案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执法人员在农业、水政、自然资源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准确适用能力、自由裁量权合理使用能力和疑难复杂案件查处能力;加大办案力度,规范执法文书写作能力,建立完善案卷管理存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