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渭南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4-03 09:40
单位名称
渭南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严格执法,促进安全发展。对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市级承担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领域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市级承担的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检查及行政处罚;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联合执法、交叉执法、专项执法工作;处置应急管理领域投诉举报工作等。
住所
渭南市乐天大街中段136号
法定代表人
薛小平
开办资金
41.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23万元
54.0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承担了两次由市委常委带队督导督办高新区的具体联络和落实工作。全国“两会”和“中国-中亚峰会”召开的重要时间节点,两次为期43天,执法支队主要负责人作为联络员,参加了由市委常委带队的第五督导督办组,围绕安全生产、安保维稳、信访稳控、环境卫生等重点工作,对高新区进行了督导检查。(二)承担了六轮由省安委办安排部署的异地交叉执法督查具体组织工作。每轮异地交叉执法督查前,都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严格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在督查执法过程中,加强协调指导,及时解决难题。督查执法工作完成后,按时上报各类汇总报表,认真总结并梳理分析督查执法情况。(三)全面完成年度执法检查任务,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开展。执法支队代拟并出台了《渭南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渭南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局队合一”实施办法(试行)》《渭南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渭南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投诉举报制度》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实现执法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并严抓制度执行,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按照分级分类原则,科学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并公开公布(四)举办两期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业务轮训班,提升执法能力。按照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和复训大纲(试行)》要求,组织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人员202名执法人员,举办了两期业务轮训班,课程设置涵盖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实际操练、执法实习等内容,培训方式采用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现场执法观摩、案卷评查练习等方式,重点解决不想、不会、不愿、不敢执法和执法“宽松软”“一罚了之”等突出问题,全面确保培训质效。二、社会效益情况2023年,执法检查企业192家次,立案查处33件,罚款金额603.05万元,较上年同期均有上升,增幅分别约为81%、22%、70.4%。全力铺开“互联网+执法”覆盖面,强力推动11个县市区“互联网+执法”系统使用覆盖率达100%。全力强化“典型案例”震慑力,典型案例报送合格率达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工作分配不够科学。在应急监管执法任务繁忙之时,经常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执法业务方面,开展党组织生活的工作力度相对时间不够充分,没有合理科学规划好党建工作和执法工作的分配比例,没有很好地有机统一融合。(二)工作思路不够开阔。2023年,在创新工作方式方面思想比较守旧、思路不够开阔,没有真正调动支队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执法信息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留痕等工作还不够完善;执法程序网络化、卷宗电子化等工作还有差距。针对问题整改措施,一是在工作当中,多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的执法模式和管理经验,创新突破旧执法模式,不断充电提高执法支队的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能力。二是持续提升担当意识,创新工作方式。下一步要对每项工作、每件事情、每个活动都要担当负责、认真对待,标准要求必须严而又严,用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认真干事。三是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执法队伍对推行“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认清全面推行“互联网+执法”系统是替代传统执法模式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效能、规范执法行为的有效手段。四、2024年工作思路(一)充分发挥执法职能,进一步提升执法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问题,开展执法专项整治,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二)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完善“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的执法检查责任机制,着力提升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坚持常态化抓好执法典型案例报送,持续推进“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提升使用频率,确保“互联网+执法”系统使用取得实效。(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执行落实。认真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年度培训工作,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和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执法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