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发布时间: 2024-04-03 09:39
单位名称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安置教育管理社会盲目流浪人员。为受助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及丧葬服务,对农场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住所 华县莲花寺镇
法定代表人 肖高峰
开办资金 44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3万元 3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救助安置服务方面。今年来,农场立足实际,竭力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救助安置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制度,提升救助安置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完善救助安置《管理制度汇编》,从人员管理、护理管理、安全管理、保密管理等相关方面,为救助安置工作提供规范化依据。二是加强监管,保障救助安置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安排专业护理工作人员负责救助安置人员的健康监测和药品管理工作。规范整理医疗药品柜,建立药品储存及服用台账,储备外伤处置等20多种应急救助必备药品并定期排查药品、医疗用品的相关情况,严把药品质量关。三是聚焦实事,提升救助安置人员的幸福指数。积极组织开展爱心衣物捐赠、“一帮一”爱心帮扶、爱心义诊等活动,搭建了活动平台,丰富了活动内容。坚持食堂每月小会餐,节日大会餐。夏季为受助人员购置凉席、凉被,修缮屋顶防水,改建洗澡房,冬季增添棉衣被,同时对暖气管道进行检修,确保室内温度达到了19度以上,不断提升安置人员幸福指数。四是积极寻亲,努力使救助安置人员回归家庭。在做好救助安置人员日常照料管护工作外,坚持寻亲工作不间断,通过与他们话家常,细心搜集相关的寻亲信息,与驻地派出所联系沟通,尽最大努力使救助安置人员回归家庭。截至目前,已为5名救助安置人员寻亲成功。(二)综合开发方面。一年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积极开展苗木管理和蔬菜种植。一是场区苗木管理从改变施肥方式、加强枝叶修剪和及时消杀防虫等几个方面着手,苗木长势良好,做到了三季有景。二是对大门外和小花园种植的格桑花进行定期养护,打造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是种植南瓜、芹菜、西红柿、韭菜、萝卜、白菜、菠菜等多种蔬菜,为救助安置人员提供绿色蔬菜,极大地丰富了救助安置人员的餐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三)土地管理方面。一是认真做好土地发包工作。重新制定了土地承包合同、土地发包实施方案和土地发包流程图,确保合同严密规范,土地发包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做好土地巡查工作。拟定了土地巡查日志,全年先后巡查地块16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改善单位土地用水设施环境,刷新井房,维修出水井,增加抽水泵4台。四是解决了军分区占用金鑫社区417亩土地归还问题,对现有614亩土地办理了土地证。(四)财务保障方面。一是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及时归集收入、费用支出,妥善处理会计账务,认真进行会计核算,收集整理财务数据资料,保证会计账、证、表真实、准确、相符。二是做好职工工资发放工作。按时造表核实职工月工资,及时依照政策文件做好职工工资福利的增、补发工作,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及其他保费的汇缴工作,保障全场职工和离休人员月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到位。三是认真做好上级审计和整改工作。全年共接受省级项目审计1次,市级资产审计和财务审计各1次,项目审计和财务审计基本规范,没有问题。资产审计3项均为遗留问题,目前已解决房屋下账,其他2两项正在推进中。(五)项目建设方面。以市委“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推项目,以高标准项目推动农场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专项技术方案施工,确保每道施工工序安全有序进行。二是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开展工作,确保关键部位、隐蔽部位验收合格。三是对难度性、争议性施工点均采取先专家论证,设计院出方案,后施工的办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截至目前,3号楼主体结构及4个配套设施已完成建设,1号、2号楼已完成隔震层建设,其他施工建设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项目进度完成投入30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六)安全生产方面。为严密防范化解农场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单位稳中有进、稳中发展,农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安全生产检查小组,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教育,每周一次安全大检查。完善全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整改台账。今年来,为救助安置院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加设了消防逃生梯、对全场52个灭火器进行重新检验替换,对2个食堂放置了灭火毯、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对全场20处照明电路开关进行更换,以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确保场内安全生产不出纰漏。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救助安置服务履职到位。受助人员管理保障有力,对受助人员的医疗、卫生、住宿、饮食等方面积极安排,救助安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二)消防安全工作积极展开。今年共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2次,消防演练1次,安排工作人员参加“消防安全专业培训”1次。通过学习,提高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三)打造优美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今年来,农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场区内外、道路两侧树木进行了多次替换补种,较好的完成了绿化美化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电子化办公还不够娴熟,学用结合有待加强等问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电脑打印机配备不足且年久失修,同时缺少必要的信息化活动设备。三是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专业人才,管护工作还不够细致规范,活动开展较少。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二是加强救助安置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场救助安置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吸收引进素质高、技术过硬人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要在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上持续用力。加强学习,推动农场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党建质效。二要在建设高质素干部队伍上持续用力,在制度上提要求,在措施上画杠杠,增强干部职工学习干事创业的紧迫感、责任感,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三要在强化救助安置服务管理水平上持续用力。加强专业技能,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外联络,完善协调机制。创新文化娱乐活动形式,提升救助安置人员幸福指数。四要在养老服务示范中心项目建设上和“市第二福利院”挂牌上持续用力。抓住机遇,围绕发展重点,积极推进落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