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畜牧和渔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畜牧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参与拟订全市畜牧和渔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调整畜牧、渔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备案、筛选、立项、申报、指导实施畜牧兽医渔业建设项目;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体系,为畜牧渔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管理等公益服务;保护、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实施品种提纯、改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渭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巡视工作;组织开展增殖放流。 | |
住所 | 渭南市华山大街中段7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荣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03万元 | 17.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能够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3年7月变更单位法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市畜牧和渔业发展中心认真贯彻中省畜牧、渔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坚持不懈稳产量、抓质量、转方式、保生态、强服务、抓管理,全市畜牧、渔业持续稳定发展。(一)对标职能规定,迅速启动畜牧产业发展职责。对标市委编办批复工作职能和内设机构设置,细化分解各科室工作职责,结合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实际,配备落实科室工作人员,确保每项职责明确到科室、到人。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饲料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生猪、乳制品等全产业链实施方案,尽快熟悉掌握畜牧业法律法规和全产业链建设要求,为全面开展畜牧业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积极主动与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和各县(市、区)畜牧发展中心对接工作。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畜牧业调研,了解熟悉基层实情。组织召开全市畜牧业重点工作座谈会,全面掌握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判生产形势,协商破解存在难题,促进畜牧产业稳定发展。(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畜牧渔业全产业链建设。扎实做好畜牧渔业生产月调度统计,研判预警生产形势,引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养殖结构,增加效益。鼓励指导龙头企业引进优良畜禽水产品种,加强试验扩繁,打造畜牧渔业核心种群。落实《渭南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引导养殖场户密切关注市场价格信息,适时淘汰低产能繁母猪,节约养殖成本。持续跟踪服务,积极指导白水牧原农牧有限公司9场、蒲城好邦种禽有限公司成功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合阳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强化服务指导,扩大养殖规模,2023年全市新扩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5个,新增存栏家畜29.6万头(只)、家禽127万羽。大荔、蒲城等县完成养殖池溏改造和尾水治理4000余亩,华阴市完成虾莲综合种养2700亩。(三)加强业务指导,有效提升养殖水平。深入开展畜牧、渔业科技下乡活动,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新技术示范推广,开展技术讲座12期,参训技术干部近900人次。指导养殖户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先后引进鲈鱼、松浦镜鲤、银鳕鱼等新特品种10多个,水产养殖综合效益增加25%以上。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规范》,紧抓苗种、水质、饲料、病害防治4个关键环节,加强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管,累计创建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3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占比达到35%。(四)严格检查指导,切实保障生产安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组织观看典型案例,制作警示片2部,开展生产安全宣讲活动20余场,指导养殖企业应急演练11场,开展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培训3场。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发布暴雨、霜冻等极端天气预警和应对措施,督促指导养殖场户积极预防自然灾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市县业务干部130余人深入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养殖场户1109家,整改风险隐患7个,全年畜牧、渔业生产安全零事故。黄河禁渔期坚持每月对黄河、渭河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两次以上。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情况截止2023年底,全市存栏生猪210万头、牛22万头、羊150万只、家禽175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1%、2.3%、1.4%、0.9%;出栏生猪220万头、牛8万头、羊50万只、家禽13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8%、9.6%、6.4%、8.3%;肉蛋奶总产量90万吨,同比增长10.8%,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水产品总产6.3万吨,同比增长2.9%,渔业总产值达到11亿。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畜产品和水产品价格普遍下滑,群众生产积极性受挫。二是受土地、环保等刚性政策影响,社会资本投资养殖业难度增大。整改措施: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引进、推广市场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畜禽、渔业品种,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服务指导,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畜牧、渔业养殖,保障市场畜渔产品供给。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巩固畜牧渔业发展基础。以115家国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为重点,加强生产统计,研判预警形势,淘汰低产母猪,稳定生猪产能。对照创建标准,强化服务指导,鼓励有条件养殖企业申报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和部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为全市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加快畜牧渔业全产业链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渭南市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对标生猪、乳制品、牛羊禽肉类及渔业全产业链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结合中心工作职责,以链主企业为重点,加强服务指导,全面推进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畜产品加工、社会化服务等重点工程建设,延炼补链强链,加快全产业链建设进度,切实保障市场畜渔产品供给。(三)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指导各县(市、区)按照中省项目申报指南,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做好项目编报,争取更多中省项目落地实施。强化宣传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畜牧渔业发展,持续跟踪服务指导,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水平,夯实我市畜牧渔业全产业链建设基础。(四)推进生态畜牧渔业发展。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和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等项目为抓手,指导养殖场按规范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和“三池两坝”尾水治理工程,抓点示范,积极引导,加快建设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新模式。(五)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持续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养殖场户安全生产意识,夯实安全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守牢安全底线,确保实现年畜牧渔业安全事故“零发生”目标。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加强黄河禁渔期管理,保护渔业资源和种群结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