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农业农村经营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上;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经济体系管理;农经政策宣传。 | |
住所 | 靖边县河东农业局办公室3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党波 | |
开办资金 | 7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0.84万元 | 58.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农业农村经营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章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活动1.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今年我县共有50个村集体经济“消薄”和2个集体经济“培强”任务,4月份中共县委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完成2023年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任务的通知》(靖农工办发[2023]7号)文件。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消薄”任务,2个“培强”任务已全部完成。目前,我县18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已全部达到5万元,收入100万元以上2个村,50-100万元4个村,10-50万元26个村,5-10万元152个村。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1、“一户一田”实施情况。全年共实施“一户一田”2.5万亩,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2、闲置宅基地闲置住房盘活利用情况。打造龙洲镇龙一村、红墩界镇王家坬村为市级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龙一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5宗24孔窑洞,被靖边县崇文书画创作交流有限公司租用,打造成写生基地,王家坬村盘活3亩土地用于发展养殖业。3.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2023年,全年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万亩次,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分别出台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服务组织报名公告,成立评审专家组,经专家组评审后,择优筛选出56家服务组织,在全县各乡镇开展玉米、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作物的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共计服务小农户7235户。完成全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1万亩次,辐射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68万亩次。4.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截至目前共建档备案家庭农场980家,建档备案农民专业合作社628家。全年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55家,提升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1家,提升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新增家庭农场名录系统1000家,预计12月底完成。规范提升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提升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应用2022年确定4个试点乡镇已全部使用榆林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5月下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我县2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县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县镇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操作人员培训2次,共计培训167人次,全县25个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184个村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使用录100%。6.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按时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2022年12月31日,全县有集体资产的乡镇5个、村184个、组1799个(含自然村),截止2023年3月已完成乡镇级清产核资的5个,完成村级清产核资的184个,完成组级清产核资的1799个(含自然村),清查资源性资产659.45万亩,其中农用地625.34万亩,建设用地18.40万亩,资产总额19.116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0314亿元,非经营资产10.0851亿元。7.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制定印发了《靖边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靖农工办发〔2023〕9号),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农办主任任执行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组组长、县人民法院、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资源规划局、县审计局、县林业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经中心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组织召开全县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建立了“周报告、月统计、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工作推进中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县级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成员单位、镇村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推进体系。截至12月14日,全县共清收合同6289份,涉及合同金额5.63多亿元,村均清收合同34.18份。县工作专班已完成全部合同的审查工作,审查通过合同2098份,存在问题合同4191份,已完成整改合同4180份,合同清收取得初步成效,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6条。其中包括完善口头合同545份,追缴合同欠款259.3125万元,新增合同价款521.0823万元,收回土地面积693.65亩。8.农经统计安排专人负责,按时完成了2022年度农经统计年报工作。9.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按照省市工作安排,整合县阳光农廉大厅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换证及登记赋码工作,已办理一起线下流转交易服务,涉及土地面积1200亩。10.农村审计5月份,由中共靖边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靖边县2023年村级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方>的通知》(靖农工办发[2023]14号)文件。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我县聘请委托专业审计机构对全县184个村“两委”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2021、2022年两个年度村委账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专账开展届中审计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县184个村的审计工作,审计村委负责人和村集体经济负责人736人,审计资产资金总额3257519807.59元。村级财务收支主要涉及转移支付、各类补偿、项目建设等。二、工作成效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执行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县农业局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三变”改革办公室。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农办主任任执行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组组长、县人民法院、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资源规划局、县审计局、县林业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经中心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联合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专班,并设立了合同清理办公室。通过“一镇一园”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如龙洲镇龙一村购买小米加工设备入股镇小米加工厂、中山涧镇李家峁村购买种牛入股镇养牛场。全年累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近3.6万亩,盘活集体资产80余万元,盘活集体资源2万亩。张畔街道张家畔村通过改革,年实现可分配盈余100万元,年实现集体资产增值100万元,较改革前年增加可分配盈余近30万元;黄蒿界镇马季沟村股份合作后,农民的收入构成由过去单一的在家农户家庭经营、外出农户的打工收入变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主要形成了张家畔街道办张家畔村经营性资产改革、黄蒿界镇马季沟村土地股份合作、东坑镇伊当湾村产业服务、龙洲镇甘沟村风能和旅游资源、宁条梁镇西园则村特色产业发展、小河镇小河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等改革模式。其中黄蒿界镇马季沟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群众满意度较高。获得的荣誉:第二批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我县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工作中我中心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评为“县级优秀单位”。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单位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强,人员短缺,现有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业务理论知识不够高,合作社发展不规范、服务效果不明显,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遗留问题较难解决等问题。改革中还存在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乡镇农经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改进措施:通过多途径、多方位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吸纳文化素养优秀的青年补充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力度,多途径解决农村土地遗留问题,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集体经济,乡镇农经体系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农村集体经济年度清查。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按时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2.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年认定家庭农场50家,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根据省市文件要求,严格落实省市示范家庭农场提升工作。严格落实省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于监测工作。3.农村集体“消薄培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在“消薄培强”工作的基础上巩固1年,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0个村。4.农业社会化服务。认真做好全省农业社会服务现场会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工作。全年完成农业社会服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0万亩。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求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督促辖村按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进行账务结转。及时对新形成的资产资源进行录入。6.农经统计。根据省市要求,按时完成2023年农经统计年报工作。7.“一户一田”。全年完成“一户一田”1.2万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