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文物研究,弘扬民族文化。文物保护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文物保护分析试验、出土文献研究;考古发掘与研究;古建筑、古刻、古遗址保护综合研究与价值评估;文物材质与年代的检测;文物修复;文物档案资料管理与研究;文物信息管理与利用。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乐游路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周勇 | |
开办资金 | 43569.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573.69万元 | 84786.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 | 从业人数 1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在省文物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立足陕西考古资源的优势,主动对标国家十四五考古工作规划,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主动融入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之中,切实落实省局年度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院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创新作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亮点频呈。一年来,我们协助省局成功举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圆满承办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协助中央网信办主场举办“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陕西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保护与展示项目”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佳藏品修复项目;汉文帝霸陵动物殉葬坑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西头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安杜城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址、咸阳洪渎原十六国大墓、西安西郊宫人墓地、西藏拉萨温江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寨沟考古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我院荣获2022年度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先进集体称号,《考古与文物》变更月刊并成功恢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院工作业绩进行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省局的坚强领导分不开,与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现从党建引领、行政管理、业务开展与后勤保障四个方面,将全年工作对标总结如下:一、深化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1.聚焦主题主业,强化理论武装。2.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实管党治党责任。3.拓宽组织生活形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1.契合新时代文化使命,学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2.着眼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3.立足经费管控服务,财务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4.聚焦年度目标责任,以重点工作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进一步深化。顺利完成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协办工作在局领导、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全院各部室积极响应、通力配合,全力保障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顺利召开、圆满闭幕,获得了上级部门及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此次大会是“疫情”后首次召开的大规模全国考古盛会,参会代表1000余名、发表学术报告564场、收到专业论文568篇,会议级别和规模、参会代表人数、报告和论文数量,均创历届新高。推进“秦东陵发掘、保护和展示平台”建设8-9月期间,秦东陵考古队对拟建文物保护操作平台区域进行了补充勘探,基本确认了墓葬椁室范围、黄肠题凑结构等基本情况,根据考古勘探图重新细化了方案设计,目前已完成平台的文本编制、施工图示等前期工作准备。完成《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编制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联合攻关,形成《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调研报告(含资料汇编)》约12万字及《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指南》1份,已提交国家文物局。《考古与文物》变更月刊并成功恢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省考古学会和博士工作站顺利运转三、聚焦主责主业,考古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1.聚焦考古学科重大问题,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协同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发现接连不断。2.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开展中亚考古、缅甸考古和西藏考古,成绩卓然,备受关注。3.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开展基建考古,着力博物馆宣传教育。4.坚持科技赋能,聚焦成果导向,文物保护与资料整理成绩斐然。5.拓展考古学使命任务,鉴古通今,述往思来,坚持以考古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四、加强后勤保障服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1.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2.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全面提升保障服务水平。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院将继续贯彻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紧密结合省文物局“12257”工作线路图,聚焦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和世界一流博物馆,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及文化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积极推进重点考古工作。继续推进石峁、杨官寨、秦东陵、秦雍城、秦咸阳城、西汉帝陵等重点考古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持续规范基本建设考古管理。优化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流程,继续推进基本建设考古的规范化、精简化等工作方式,严格将基本建设考古各环节工作落到实处。(三)进一步加强设施与平台建设。推进国家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建设及陕西省考古现场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陕西省考古标本库房及科技考古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四)持续推进援藏援外相关工作。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共建考古合作关系,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扩大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五)加快推进国家社科项目工作进度。加强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成果发表,继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课题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证书(有效期:2018.01.08-2028.01.08)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证书(有效期:2015.01.04-2027.01.04)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陕西省文物局颁发,审核时间:2014.12.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受奖惩情况:陕西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汉文帝霸陵动物殉葬坑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2、今年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今年未接到社会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今年我单位未接受捐赠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