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殡仪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会提供殡仪服务。殡葬礼仪服务·遗体处置服务·骨灰安葬服务·丧葬用品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办北牛村浠上组 | |
法定代表人 | 阮利平 | |
开办资金 | 6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7万元 | 6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殡仪馆业务开展情况:(一)始终坚持民政为民的公益属性上级领导来陕考察时强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殡葬服务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体现,殡葬服务收费涉及群众贴身利益。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履行“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宗旨,实现殡葬工作的公益属性。1、为了更好地贯彻“惠民殡葬”的理念,我们按照“保本微利、便民利民”的原则,对殡葬用品结合市场和地区特性合理定价,积极对符合殡葬补助、救助条件的群众按政策进行费用减免,大力宣传“厚养薄葬”的社会风俗,在服务过程中无诱导消费的行为,积极引导丧属使用中低价位殡葬服务,优先推介低价商品。2、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通过“内联外引”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激发了农民发展产业的动力。2023年临潼殡仪馆多次深入相桥街办八里村,走访慰问脱贫户,为八里村贫困户李水牛申请的,奶山羊养殖补助款9万元已经到群众手中;投入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铁炉柳家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生产路修缮工作,同时协调市民政局相关部门,开展“老有所依爱心呵护”活动,争取资金3.66万元,解决了5户老人的困难问题,利用福彩资金资助困难大学生柳静博5000元,还通过爱心人士向柳家小学捐赠价值1.5万元的80套课桌椅。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工作,得到了群众赞誉,受到了上级部门表彰。(二)切实发挥殡葬服务职能作用殡葬工作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工作,也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窗口,作为民政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殡葬工作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临潼殡仪馆一方面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为来馆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殡仪服务;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临潼及周边无名尸体存储工作。1、严格流程,“一站式、菜单式”服务。对来馆丧属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流程办理各项工作,实行专人引导负责,避免了出现后续问题无法追溯的问题,严格规范行业话术话语和“零差错”工作机制等。2、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做到公开透明。在业务大厅张贴服务明细表、用品价格、惠民减免政策、文件依据和服务监督电话,对政府定价的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四项基本服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引导丧属使用平价殡葬用品,对困难群众殡葬费用进行适当减免。3、多方协调积极推进长存遗体减量工作。作为社会性公益事业单位,临潼殡仪馆还积极承担着临潼地区及周边区域无名尸存储处理任务,每年用于无名尸的存放费用均在十几万元,2023年我们接受市局督导检查建议,落实“严格控制长存遗体数量,推进长存遗体火化,减少长存遗体存量”的工作要求,积极联系公安部门,协助核查长存遗体信息,主动联系丧属,多方面推动长存遗体减量工作。(三)不断创新提升殡葬服务水平1、消费透明,服务公开。“一站式、菜单式”服务,将丧属所选的服务项目清楚地列出来,使丧属明明白白消费,在业务大厅除了公布各项政策、服务流程之外,我们还设立了监督岗,邀请驻地街办、村组、派出所人员、人大代表为特邀监督员,对服务管理、政策执行、行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2、领导带头、管理规范。殡仪馆实行中层领导带班制,每天都有一位中层领导在业务大厅值守,负责业务办理,及时处理来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夜间值班,由业务强、素质高的中层任主力,接听群众来电,及时安排遗体接运、存放,按群众选项提供殡葬服务,确保群众满意。3、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人员素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走出去”是指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2023年4月派员参加了由局领导带队的(青岛)全市首届海葬仪式观摩学习活动;2023年6月由馆长带队组织人员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2023年6月殡仪馆派工作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2023年8月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了省民政厅举办的殡葬业务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工作经验。“引进来”是指参加培训的同志返回后,办公室会根据培训内容通过召开交流会、二次培训会等形式安排外出学习的同志给大家分享心得体会、先进经验、创新理念,进而提高业务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服务环境。一方面殡仪馆对纪念堂、停车场、主行道等区域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结合馆内实际情况,本着为群众创造良好殡仪环境的初心,将“施救、补植、栽植”作为三大原则,以局部改造提升的方式,新植了大型全冠柏树,换土栽植红叶石楠、洒金柏若干,大大美化了馆内环境。对现有公厕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满足文明、卫生、适用、方便、节水、防臭等功能,改善了卫生间的环境卫生,为办丧群众提供良好的治丧环境。另一方面,把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阶段性安全工作结合起来,除了日常的水、电、气的排查之外,制定严格的防汛、消防、食品应急预案,保证全年安全生产平稳顺畅,自建馆以来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5、创新工作,打造特色亮点。2023年我们完善了环保寄思袋的发放回收流程,扩大了发放区域,在城区30个社区设置17个祭祀点,放置宣传牌、公民文明祭奠公约、鲜花,在社区发放环保寄思袋,引导群众装好祭祀品后由殡仪馆统一收回、集中处理,既满足了老百姓寄托哀思的需要,又达到了推进殡葬改革防污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这项活动自开展以来已覆盖临潼城区主要社区,累计发放寄思袋约26300个。此项工作得到了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调研团队的充分肯定,并表示使用环保寄递袋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023年火化遗体6338具,业务收入1500余万元。为方便群众,殡仪馆全年不休节假日,确保了遗体接运、火化、告别、骨灰寄存等各岗位24小时全天候有人值守,随时为丧属提供优质服务。2、临潼殡仪馆整体规划向园林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按照国家一级殡仪馆的要求,精心为丧属打造传统模式的新型殡仪馆;为方便群众办丧,在馆内设置导示指引牌,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提升服务质量。承担着临潼区、四邻区县、西安东郊部分和渭南部分单位殡仪服务工作,为我区殡葬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存在的问题2023年,临潼殡仪馆除了邀请燃气、消防部门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之外,还多次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包括4月18日薛凡副区长调研指导殡葬设施建设;9月3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调研、9月21日市民政局督导检查殡葬服务工作,10月9日省民政厅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督导检查等,上级部门在肯定我们工作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上级部门的建议,我们立即行动、积极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均以书面形式向上级部门予以汇报。2023年1月市委巡察组在巡视中对我区提出了两个问题,即电话接听不及时、工作人员语气生硬;业务大厅无收费公示牌。我们高度重视,责成相关科室立即行动,认真开展问题整改。一方面将收费公示牌摆放在醒目位置,另一方面增加了电话和业务人员,由馆领导带队,夯实工作责任,坚持24小时接听电话且电话铃响不超三声;同时,在全馆开展服务大整治大提升活动,严格规范专业话语话术;开展党员活动主题日活动,强化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任务清单,找准短板,明晰工作思路、精确“线路图”“时间表”,全流程呈现,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生效。2023年6月针对省厅燃气检查中指出的职工食堂天然气管道设置不合理自熄装置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我们立即联系辖区天然气公司,邀请专业人员对职工食堂天然气管道进行改造,加装调试自熄装置,确保用气安全。2023年9月市局在督导检查中提出的服务监督公示不规范、环保生态殡葬商品缺少的问题,我们立即联系厂家购置环保骨灰盒等生态殡葬商品,把服务监督牌摆放在醒目位置,优化行业行风监督人员组成,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023年10月针对省厅检查提出的安全风险隐患点,我们及时加固墙体设立危险警示牌,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四、今后工作打算1、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是单位的风向标,是群众的领头雁,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学习、带头干工作、带头守纪律、带头讲团结,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制定详实的党支部学习计划,建立日常学习长效机制,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党员干部队伍的考评、点评机制,全面考核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并作为党员评定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2、提升职工素养,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传统和现代殡葬文化的发展,对殡葬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亟需进步提高。2024年我们将在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文化修养、廉洁敬业、岗位责任、专业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对职工队伍加强普及、灌输和培训。3、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起草我馆《安全管理手册》,完善巡查管理制度,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积极组织防火防盗安全培训,实时开展应急消防演练。加强后勤、业务、行业安全管理,加强殡葬管理系统对各个业务节点的管控,实现智能平台对殡葬用品进销存的管理,在各个服务环节上严格服务标准,规范设备设施管理使用章程,确保操作维护到位,巡检记录手续完备,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做到日常安全和业务安全两手抓,两不误,努力打造“2024安全年”,为争创平安单位奠定良好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