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验,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安全评价鉴定检验,接受其它委托检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咨询、服务。 | |
住所 | 彬州市姜嫄街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白建莹 | |
开办资金 | 48.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彬州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17万元 | 4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我站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目标,按照“监管并举、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以及加快上市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应用,扎实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全力推进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确保市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现就2023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如下: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持续推进1、监管监测工作。一是制定印发了《彬州市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彬州市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等文件,对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大合格证制度宣传培训力度,指导主体完善生产记录、加强自控自检,严格履行承诺。三是建立10个镇级监管站,确立了20个镇级监管员、150个村级协管员,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生产经营主体入库入网管理,引导企业主体加贴农产品追溯“二维码”标签,全年共新增7个追溯主体。四是按照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的通知》文件精神,联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各镇办监管站扎实开展豇豆专项治理,对辖区内豇豆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建立豇豆生产主体名录,在上市高峰期,开展豇豆等重点品种常规农药残留超标专项监督抽查,明确专人开展常态化跟踪监管、指导和服务。2、风险检测工作。一是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监督抽检3次,抽样送检农产品样品81个;二是协助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2次例行监测,共送样检测农产品样品110个;三是承办县级例行监测5次,在陕西太阳景检测公司送检农产品样品310个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26次,检测农产品样品4780个,检测合格率99.8%;五是开展豇豆、韭菜等重点品种常规农药残留超标专项监督抽查,检测样品12个,检测合格率100%;六是配合市执法大队完成咸阳市市级级农产品及农药产品监督抽检1次,共送样检测农产品样品16个,合格率100%。3、品牌认证工作。一是开展农产品品牌认证工作。争取市财政项目资金,采取对生产企业进行补助的方式,鼓励禾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彬州苹果、彬州梨成为全国名特优新产品。二是开展实验室认证工作。4、能力提升工作。一是开展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双认证”期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实验室基础理论知识学习8场,安排全体干部大练兵28期。二是赴乾县参加咸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彬州市荣获团体优秀组织奖,定量检测组个人二、三等奖,定性检测组个人优秀奖。5、宣传培训工作。2月份,邀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孙朋康、刘世航对我系统监管检测人员、镇(办)监管员及部分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共50人进行了农安法宣贯专题培训1次;4月初结合“科技之春”行动,在市中心广场开展农安法宣传1次。(三)双创双建工作亮点纷呈一是按照《彬州市关于申请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对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各项考评工作任务,11月中旬已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现场考核评审和满意度测评工作。二是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申报评定2023年省级优质农产品基地的通知》要求,申报南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成功申报我市为全国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四是借助媒体将2023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进行积极宣传报道,在省、市、县级公共新闻平台发布宣传报道6篇。二、存在问题(一)单位业务人员力量不足。系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少且职工年龄普遍偏大,既要开展检验检测业务,还要承担认证监管及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监管过程中,业务人员力量不足成为制约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个瓶颈。(二)生产主体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广大种植户对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视不够,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在农药的合理使用环节,虽然国家禁止了多种高毒高残农药的使用,为质量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允许使用的农药,有严格的安全间隔期限制。许多种植户对此并不十分清楚,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在农药、化肥的施用记录上,多数种植合作社和农户未能及时详细地进行登记,不利于质量追溯制度的推行。(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量大面广、点多线长、数量群体庞大,监管难度大,监管盲区和死角在所难免。加之新的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出现,监管工作任务多且繁重,监管难度大。(四)基层乡镇监管站力量薄弱。乡镇监管站监管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足,检测水平有限,力量薄弱。因基层监管站不是独立机构,监管员大多身兼数职且不是专业检测人员,工作开展成效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整改措施(一)不断提升业务人员水平。坚持把业务培训作为提升业务能力的有力抓手,通过“请进来助学、走出去取经”的方式组织开展体系管理培训、检验检测技术培训、法律法规培训、职业道德等培训,全力解决“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二)积极推进新“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强证后监管力度。深入农产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新“三品一标”,着力提高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对新“三品一标”的认知度,为有意向认证的企业和合作社参照认证要求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积极为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创造条件;加大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巡查监测力度,做好证后监管工作。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建立生产档案,实行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三品一标”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不合格“三品一标”农产品退出机制,全力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提高产品公信力。(三)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线上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对农产品资料安全相关知识、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进行广泛宣传;线下采取印发资料、版面展示、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现场咨询等方式,着力提高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四)加快基层监管站建设指导及监督管理工作。采取宣贯政策法规、专业能力培训、定期考核、交叉学习等方式稳步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监管站人员专业化水平。四、工作效益(一)绿色发展规模初步形成。全市已通过认证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从吃饱转向吃好,安全绿色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时尚,加之安全监管、质量追溯、合格证推行以及绿色标准的执行给网络销售保驾护航,绿色产品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香饽饽”。彬州果业年均产值面积苹果32万亩、彬州梨2.5万亩、时令水果0.5万亩,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畅销全国。(三)绿色产品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增加。近年来,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从绿色发展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农业生产企业目前通过网上可销售果品20吨(1万余件),果品销售额达110多万元,带动周边果业快速发展,示范引领、绿色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凝心聚力,全面开展乡镇监管站工作。一是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对各镇办的监管站检测人员、监管人员以及村监管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确保乡镇站顺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各项工作。二是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三是抓监管,打造放心基地。(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一是突出重点产品综合整治。结合病虫害发生特点,严格落实禁限用农药兽药清单目录管理,培训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按标生产、提质增效。二是加强农兽药生产经营管理。以禁限用农药兽药为主,开展生产经营主体拉网式排查整治。三是加大重点品种抽检力度。聚焦风险高、消费量大的“菜篮子”产品,落实“双随机”抽样要求,定量抽检和定性速测相结合,扩大风险监测规模和小农户抽样比例,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覆盖度。(三)不遗余力,督促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一是根据我市农业产业的特点,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联合运作机制,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作为载体,在主体建设、产业规模、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推动农业品牌的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四)积极作为,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立足市情实际,明确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坚持不懈的抓到底,抓出效益。进一步完善有关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品牌宣传和策划的支持,对获得省、市级的农业名牌产品予以奖励;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服务机构,对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行策划和指导。(五)做好市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踊跃承担局党委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