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02 16:51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清姜东一路15号
法定代表人 李超
开办资金 32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9.34万元 333.14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4月4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祝晓立变更为李超,单位开办资金由753.56万元变更为321.9万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学校以发展凝聚力量,以实干形成合力,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深化德育工作。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大力推进质量提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使命感,积极推进学校项目建设。风清气正抓队伍,凝聚“新人气”依法治校,积极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严格“三重一大”议事机制,建立教职工代表任期制,实施中层竞聘上岗,重大项目,重要人事公示制,推进学校管理与决策民主化进程;修订完善《清姜小学中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细化任务,明确职责,激发班子整体活力;开好校长办公会、行政会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并倡导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带主课、做研究、上公开课。扎实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启动清姜小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历时三个月,通过三个环节的课堂展示,让教师在比赛中强技能、找差距、学方法、促成长;拓宽教学能力提升途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教师眼界,提升业务素养,依托智慧校园培训及数字校园创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积极加强校际交流,深入推进渭凤教育联盟行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立德树人助成长,突出“新理念”1.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我们的节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雷锋、网上祭英烈、节约环保、感恩周等各类主题教育为切入点,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活动内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2.落实“五育并举”举措。积极推进“阳光体育”、体育艺术“2+1”项目。加强社团建设,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举办清姜小学第45届田径运动会、第29届三跳运动会及庆“六一”表彰大会暨第二十三届校园艺术节,组织班级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积极参加市、区级运动会及电脑编程、科技创新、创客设计、书法绘画大赛等活动。3.凸显第三课堂育人目标。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先后走进宝鸡市气象局、宝鸡市植物园、宝鸡市豆苗劳动实践教育营地开展劳动、研学、实践活动,将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幸福课程”总体规划,继续深挖快乐农场、亲子课程等劳动实践课程清单,优化清小“七小”劳动教育课程群,即“小帮手,家园生活课程”“小主人,校园责任课”“小农夫,田园体验课程”“小巧手,手工制作课”“小工匠,职业启蒙课程”“小公民,志愿服务课程”“小当家,垃圾分类课程”。4.创新德育载体,拓展德育途径。开展“大国工匠话强国”“科技进校园”“非遗进校园”“书法名家讲坛”“国旗护卫”“红会小卫士”“拥军有我”“祭扫烈士林园”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第一课”“红领巾讲党史”“模拟法庭”“啄木鸟”行动、汉字书写大赛、经典诵读活动,厚植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三)提质增效促“双减”,展示“新课堂”加强常规检查力度,推行教案、作业“组内互查、教导处复查、领导班子抽查”三线管理模式。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期中工作分析会等专题会议,总结好经验,提出新目标。夯实扁平化基础。积极探索扁平化管理方式。调整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职责,赋能管理权限,形成管理合力。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规范备课要求,加强组内学习与交流,形成合力。优化终端评价机制。建立各年级学生素质评价机制。一二年级开展“萌宝”无纸化闯关活动,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创意手工展、书画作品展等,激发兴趣,发展特长。(四)改善办学条件争创健康学校作为宝鸡市成志教育示范校,我校坚持阳光体育锻炼的“四有”评价标准:即脸上有笑,身上有汗,场上有伴,时上有恒。继续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课题研究成果,落实“三大球”和“三跳”进课堂,丰富大课间活动,一班一特色,促使每个学生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年内,学校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引入宝鸡市英志篮球俱乐部、宝鸡棋院等专业机构,为学生开设篮球、足球、跳绳、围棋课;为全校各学段开设了口风琴、口琴、葫芦丝等演奏乐器课,学校小海豚管乐队又增设了鼓号队。并认真落实“五项管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季节性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关注学生视力健康,定期为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在前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为全校24个班级更换护眼灯,年内成功申报省级健康学校。投资近36万元实施了清姜小学校史馆建设工程,学校校史馆的建成全面、真实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生动展示我校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办学历史和取得的成就,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了解校史和爱校教育的窗口和基地。财务工作始终高标准严要求,我校财务工作实现了运行更顺、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积极转变,学校被区局评为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张响同志被评为财务工作先进个人。(五)夯基础、显特色,作业管理亮新招1.不断丰富作业形式,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推行“作业超市”,设置无作业日。利用学科特点,在形式上,鼓励学生完成实践探究、科学探索、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在内容上,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思维导图、阅读打卡挑战、拼字游戏等形式巩固课堂知识。2.严格作业标准,各科作业量标准,不突破,不超标,避免学科间的交叉重叠。特别对检测前后各科学生作业的内容、数量进行明确要求,坚决杜绝机械单一的复习作业方式和重复繁琐的改错补过行为。3.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创建任课教师“人人都是设计师”的良好氛围;开展常规作业展,规范习惯,扎实基础;开展学生创意作业展,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胡卫蓉等7人的省级规划课题《第一学段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陈乃宁、冉璐申报的陕西省十四五重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编程猫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范琳主持的区级课题《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四年级学习任务群设计研究》均已进入研究阶段。学校倡导全员小课题研究,目前学校小课题研究参与教师已达教师总数的85%以上。坚持“线上线下”齐步走。构建教研活动“四研”模式,即学科小组常态研,周周有目标,次次有主题;不同学科融合研,立足核心素养,提能力促发展;针对课例共同研,赋能课堂助推“双减”;依托课题专题研,形成特色,助力推广。教研活动做到了“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上学期,围绕创建“宝鸡好课堂”工作,开展全员“好课堂”大讨论活动,提升了教师认识。本年度,薛涛等16人次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家、省、市、区级获奖;邹玉翠等12人次在信息技术2.0微能力大赛中获奖;朱海利老师《研究拉力大小与改变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一课参加了2023年基础教育教育部精品课评比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以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发展特色与亮点还不够鲜明,名校辐射引领作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三是“幸福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要突出“三个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建设移动录播教室理念滞后。改进措施:抓重点。塑造学校亮点,并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成长以及课程建设上要努力向区域内名校看齐,实现新的跨越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坚持青年教师基本功检测过关制度,通过课标、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三过关考核,使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很快融入骨干教师行列,深挖学校发展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新建校园电视台、德育展室,在办学品味上再提升。四、2024年工作计划思谋学校发展“新出路”全力筹划清姜小学“一校一品”发展新思路,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在特色与亮点上下功夫,丰富“百年”内涵,擦亮“名校”品牌。凸显课程育人“新功能”深入优化“幸福课程”体系,使其系统化、直观化、丰富化,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做实“三个课堂”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花。(三)笃定教育质量“新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目标不动摇,从制度建设、过程督导、学生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家门口学校。(四)加快学校发展“新速度1.继续优化学校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做好校园文化建设;2.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