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业务范围:负责全区文物法规宣传和辖区内文物征集、收藏、保管、陈列、展示以及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制定保护规划、完善审批、指导监督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公园路21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敬元 | |
开办资金 | 5.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4万元 | 10.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4月20日,单位开办资金由34.48万元变更为5.54万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活化利用馆藏文物,有效推进宣传展示1.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机,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9次。完成石鼓山墓地出土文物评估定级工作,渭滨区石鼓山墓地出土文物有了专属“身份证”,珍贵文物将在推介渭滨文化底蕴、助力渭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完成《宝鸡市文物志渭滨卷》初稿编纂工作。利用“安全生产月”、“法制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消防宣传月暨文物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等活动开展文物保护法展板宣传活动。2.加强馆际交流,2023年共参加5次大型外展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山西博物院“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安徽博物院“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与“器·鉴——宝鸡周秦廉政文化展”。策划推出“大‘户’人家——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商周墓地发现十周年特别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筑牢文物安全防线,践行安全工作要求1.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进行了消防知识、应急措施和消防演练培训。选派文物干部参加全省重点博物馆及文物古建单位消防安全骨干培训班。参加宝鸡公安局、宝鸡市文物局召开的“秦鹰--2023”全市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后邀请石坝河派出所赴我馆开展文物安全联防共查工作,有效落实了打防并举的工作方针。2.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在市文物局统一部署下,我区实行逐级安全责任制,使文物保护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实加强安全工作。 3.逐步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到位、督查到位、工作到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不离人、不间断,每月开展安技防系统设备检修排查,持续对本单位巡查。4.推进全区文物行业重大事故暨消防安全隐患2023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紧盯节假日、汛期、暑期等重点时段,开展馆藏及田野文物消防、防汛、防盗安全检查整治共计12次。5.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的要求,组织学习《宝鸡市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并传达我区相关部门,健全我区基本建设中“先考古、后出让”的文物保护意识。6.组织业务学习5次,其中“文物大讲堂”3次,“三秦大讲堂”专业课1次,“宝博大讲堂”专业课1次,分别讲授周原考古进展、青铜器的阅读和展示、文物保护理念和践行、宝鸡市石鼓山墓地出土青铜器历史研究等课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三)狠抓文保项目立项,推进项目有序实施1.稳步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积极推进文保项目立项,高标准完成省级文保单位秦机毛泽东塑像保护修缮工程,已通过专家组初步验收。2.积极推进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石鼓山墓地安防监控维修升级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3.完成渭滨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立项、设计方案编制等工作,省文物局已对方案进行批复,目前正在申请专项资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加强文物保护力度,馆藏文物实现第39个安全年。文物外展宣扬了渭滨优秀的历史文化,在宣传我市及我区文化上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毛泽东塑像本体进行保护,加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对先烈丰功伟绩的缅怀,激发了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和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走向复兴的共同意志。我区将晁峪石窟、大同学园旧址、赵家崖遗址、大散关摩崖题记、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竹园沟墓群6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公布为“渭滨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我区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对工作统筹安排还不细不实,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方面还比较欠缺,在执行制度方面还不够严格,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够。(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人员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夯实;2.进一步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用工会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3.制定奖罚办法,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发挥职工的最大潜能,特别是对年轻人优化创新工作环境。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全力抓实文物安全工作1.继续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参加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提升文物干部素质,夯实业务基础。2.落实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要求,维持我区文物安全稳定态势。3.做好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准备工作。4.提高安全意识,抓好安全工作。继续加强文博单位的保护力度,开展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做好安全隐患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工作。5.狠抓群防群治战略,力促文物平安进程。已于2024年初召开“渭滨区群众文保员2023工作总结暨2024巡防工作部署会议”。(二)稳步推进文物项目工作1.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秦川机床厂毛泽东塑像修缮工程已完成初审,计划在2024年完成秦川机床厂毛泽东塑像修缮工程终验。2.申请拨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鼓山墓地安防监控维修升级工程专项资金,解决安技防设备故障频发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3.继续跟进渭滨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度。4.做好石鼓山墓地遗址公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5.计划打造“渭滨区三线建设革命文物博物馆综合体项目”。(三)丰富拓展文物外展与宣传1.积极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方式,强化文物对外展示交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让文物走出去。2.推动馆藏精品文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资源实现多途径、多维价值转化,激活文物生命力,激发文化传承的不竭动力。3.加强文物资源利用和宣传,积极借助各类媒体平台,通过宣传报道让文物“活”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讲好渭滨文物故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