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编制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日常养护计划;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负责全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渭滨区新建路中段6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金护林 | |
开办资金 | 3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1万元 | 2.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农村公路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巩固改革成果,保障养路工权益。渭滨区县乡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由区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落实管养责任。按照线路布局情况,共成立了孙家庄道班、甘庙道班、晁峪道班3个道班养路队,负责辖区县乡公路管养工作。多年来,由于养护资金紧张,养护公司为每个养路队配备三轮摩托车1辆,作为养路工上路作业通勤、养护工具运输、作业开展使用,机械化养护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们继续按照“市场化运作,突出公益性,下沿式管理”的原则的养护模式,通过询价的方式确定一家第三方公司,与其签订了2023年9月-2024年8月的渭滨区县乡公路的日常养护协议,将“提供3辆养护作业车作为承养期间3个养路队养护生产作业车使用”作为准入条款进行明确,解决养路工作业通勤、运输劳动机具、小修保养使用问题。落实两个纳入,夯实养护责任。1.年初与养护公司以及各镇公路所分别签订了县乡公路养护合同和村级公路养护目标责任书,在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中的在册农村公路全部列养,全面落实了县、乡、村各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责任。2.按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标准,区财政足额配套日常养护资金111.05万元。3.区目责办继续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止目责考核内容,在全区整体考核中占2分,提高了各镇村对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三)借力乡村振兴,加强村级公路养护。村级公路实行“村养护、镇管理、区考核”的养管模式;通过吸纳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将村级公路养路员、公益性岗位、村保洁员三个岗位进行融合,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在农村基础设施“1+10”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村级养路员的积极性。(四)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实落细。1.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农村公路“路长制”组织领导,区级总路长由区长担任,区级路长由主管副区长担任,镇级路长由镇长担任。每条县乡道路长由区级领导担任,副路长由区交通运输局长及路线属地镇长共同担任;每条村道路长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区镇两级设立路长办公室。并将各镇开展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2.完善工作机制。“路长制”实施巡查→处置→督查→通报的工作机制,明确县、乡、村级路长巡查次数,形成巡查、反馈、处置、复查闭环,确保问题隐患得到及时处置。3.强化宣传发动。通过开展“路长制”精细化管理宣传服务活动。在县、乡、村道设置“路长”信息公示牌,统一规范“路长制”公示牌制作格式、内容,将各级路长、管养责任单位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做到及时更新,接受社会各界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效的监督和评价。4.强化督导考核。实行分级多样化考核,健全完善区对镇、镇对村考核机制,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部纳入“路长制”工作范围,注重道路建管养与治脏、治乱、治堵相结合。(五)全面开展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为客观评定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公路路况水平,提高路况检测评定效率和质量,按照“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要求,我们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辖区农村公路路面开展2022年度自动化检测工作,检测里程抽检比例达到40%以上,检测总里程146.386公里,其中县乡公路抽检比例100%。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检测任务。全年,累计清扫路面114万平方米,疏通边沟135公里,清理公路“三堆”133处1131立方米,修补破损路面109处659平方米,混凝土路面灌缝837米。(六)落实责任,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1.安全巡查隐患排查整治情况。(1)对列养公路加强安全巡查。除4月、10月按市农路中心要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外,每月深入全区9条县、乡公路,对道路安全隐患地段、水毁未修复地段、危桥(涵)设置的警示标志进行检查,缺少的重新补设,加强道路监管。到目前为止,累计排查约18次。共排查出一般隐患20处。完成一般隐患整治17处,3处列入项目建设进行治理,目前正在实施中(危险改造项目、边沟盖板缺失、路肩塌陷)。(2)对农村公路在建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检查机械使用安全、火工材料使用安全、用电管理安全、交通保障安全,按规定位置设置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防围防护,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出行的安全畅通。对正在施工而节日期间又不能完工的路段,督促施工队在节日前暂停施工,并采取措施清理修补施工路段,按照作业标准设置警示标志,指定专人负责指挥,确保道路的畅通。(3)春节、清明、五一、端午、汛期、国庆等重要节日及重点时段期间,我们采取日常检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安全生产检查力度,组织各单位对安全生产进行了专项检查和督查,并对检查、督查出的重大隐患和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整改。2.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各类活动情况。(1)按照省市区有关文件要求,安排制定渭滨区交通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活动方案,并按时上报隐患排查整治台账、活动阶段小结;(2)是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确保辖区消防稳定。(3)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农村公路桥梁护栏安全隐患排查”“桥梁重大隐患排查”等专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4)开展燃气排查整治工作,并以书面形式提醒相关单位按安全生产制度要求进行排查整治、办理安评、行政许可等手续。(5)开展平交道口排查整治活动,对存在隐患风险的20多个平交道口全部采取了安装警示标志牌、减速带、会车镜、警示标线等措施,共安装减速带134米,停车让行标志牌9块,警示立柱8个,总投资4.508万元。(6)整治党陈路安防设施不齐全隐患。全线计划安装波形护栏10处900米,总投资30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通过这些安防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极大了减少了安全隐患风险,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3.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情况。积极配合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渭滨交警大队等单位做好“两客一危”车辆管理工作及企业的安全生工作督导检查工作。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全市农村公路路产保护业务培训会工作要求,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了区级农村公路路产保护业务培训会,从路产保护的含义、路产保护主要工作内容、路产损失追偿形式、行政许可协助办理、路产保护收费依据及标准、路产保护工作方式六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建立了以公路管养股为主、各镇农管所为辅的县、乡、村三级路产保护工作机制,认真开展路产保护工作。9月18日,依法处置了一起损坏新固路固川渭河大桥限高架的路产保护事案,收取路产赔偿款8000元,为我区农村公路路产保护工作开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渭滨区鸡峰山旅游公路北起渭滨大道,南至鸡峰山旅游景区,路线全长10.82公里,县道(路线编号X237610302),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2020年建成),路基宽度11-13米,路面宽度9-11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结构,设置双向两车道,外加两侧彩色步行道,排水、排污、绿化、路灯等设施一次到位,公路技术状况水平良好。按照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十大最美农村路”推选方案,经县级申报、市级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宝鸡市渭滨区鸡峰山旅游公路最终在全省申报的34条路线中获评为2022年度陕西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路长制责任落实还没有到基层。2.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二)改进措施:1.全面落实路长制管理。2.加强农村公路机械化养护水平提升上下功夫。四、2024年工作计划1.建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顺利通过省市验收。2.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优化养护管理模式,提升农村公路养管水平。3.完成一批农村公路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对太晁路支线路面进行病害路面处置;实施2024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完成新龟路固川桥和清姜河石拱桥实施维修加固工程。完成候车亭招呼站牌新建改造提升工程。4.守牢安全生产工作底线。继续保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全力遏制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持辖区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形势的平安稳定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