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的编制、修改,实施区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监督养护质量,维护路产、路权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耀州路北段8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剑情 | |
开办资金 | 97.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7.42万元 | 153.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全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养护管理,提升公路服务水平1、建立健全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养护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细化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实现两个纳入,推行路长制,实行实名制常态化养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依据养护规程建立健全日常养护管理制度,实行合同化管理和计量考核支付化管理,全面提升养护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质量检查考核办法》,并与区农养中心签订《养护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责任书要求进行考核、检查、兑付。2、加强基础养护,规范管理。以巩固提升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区为总抓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级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使我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步入了正常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必到位、养必良好”的目标。积极推行公路养护五步工作法,即一巡、二扫、三剪(捡)、四疏、五清的工作法。实行“徒步式检查、走动式管理”,做到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全年,共清洗钢板护栏、标志牌累计19600余米;校正饰新道路标志标识8次,其中累计校正280套,饰新300套,增设标志标识20余套;栽设路长制公示牌乡道36块,村道111块;路域环境综合治理4次累计580余公里;出动机械10余次清理公路垮塌土石方66000余立方米;垫补路面坑槽6540㎡;清理建筑材料、垃圾、污泥15720m³;疏通清理排水渠190公里;割除路肩草8次,累计590余公里;涂白行道树11000余棵,修剪行道树18250棵,使县道好路率达到88%,乡道好路率达到81%,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3、建立微信养护平台。发挥微信管理信息平台优势,联勤联动,灵通信息,及时掌握公路养护动态,发现安全隐患和路政事案及时处置,有效治理。4、推进机械化养护。推行主要县道机械化养护,一般道路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使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群众安全出行。5、积极组织参加养护管理技术培训。组织我区11个镇办农管所工作人员及9个养护工区长,召开“2023年农村道路养护管理业务培训会”2次,针对其他省市农村公路事故频发情况进行安全培训及指导,下发安全隐患排查通知等。6、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治理。为加强全区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每月分组对辖区道路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影响公路环境的各种现象进行整治并及时对接执法大队,重点治理公路沿线公路占道、乱堆垃圾现象,对公路两侧堆放的垃圾、塌方及时进行清除,对路肩、排水设施进行整治,尤其是过村过镇的困难地段,加大整治力度,路容路貌得到有效改善。联勤联动,对耀孙路、孙惠路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对孙塬、凤凰等路段的源头企业开会并划出卫生区域,要求除雨雪天气,每天对包抓路段不少于2次清扫、4次撒水,确保公路干净、整洁。7、保护公路路产路权。全年,上路巡查150余次,共发现损坏公路路产事案38起,查处赔偿38起,移交执法大队2起,交警协查1起,发现率100%,查处率100%,收赔率100%。(二)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认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隐患清零”、“安全生产月”等行动,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做到安全意识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安全监管到位,治理隐患到位。强化学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召集各镇办农管所、区养护中心,各科室相关人员召开安全生产会议3次,下发安全生产文件6次。强调日常养护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学习交通安全警示视频,杜绝不安全行为发生。2、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管理制度。坚持每月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强化隐患治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落实桥梁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全区桥梁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为确保公路汛期的安全畅通,及时购置储备防汛物质。2023冬季储备融雪剂40余吨,各路段排放防滑料(砂)400余方。3、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先后开展4次日常养护检查和2次专项检查,检查范围覆盖了辖区内所管养的公路、桥梁、附属设施等,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建立台账,下发问题整改单,督促立即治理,消除安全隐患。4、落实公路路长制,定期开展监督考评。为确保全区路长制工作的顺利推进,定期组织开展所属乡道公路的安全排查及日常养护工作,加强群众对公路养管情况的监督,参与并协调解决涉路突出问题,强化公路养护管理,及时发现治理安全隐患。全年共计发放巡查通知单46份,更新县道路长公示牌9个,更新乡道路长公示牌32个,原有村道路长公示牌111个,落实路长制信息公开制度。(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学习1、专题安排部署。对标《交通局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站主题教育相关实施方案,确定了近期目标任务和6方面问题排查,以及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3项具体工作。同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主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2、抓实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站党员干部参加由区交通局党组组织的专题讲座2次,会后并撰写心得体会1份。开展集中学习6次,主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研究学习《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充分运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抓好个人自学,引导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在理论学习中寻找问题解决思路。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单位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加强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抵制歪风邪气,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四)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乡村振兴1、协助教场坪村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组织各帮扶干部入户宣传防返贫监测政策,提高各贫困户对防返贫检测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同时定期入户走访,确保及时发现,及时纳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2、对教场坪村路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协助村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利用张贴横幅、发放宣传单页、进组入户、广播播报、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养成文明习惯,利用公益性岗位承担日常垃圾清理、道路清扫等工作,村内道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3、组织各帮扶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微信转发,张贴宣传单等形式向全村贫困户发放务工信息宣传单,方便他们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就业。4、“春节”、“七一”前,站支部联合教场坪村党委开展“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对村内10名困难老党员进行集中慰问,为退休老党员及包抓村贫困户送去组织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二、社会和经济效益1、建立养护工区长联罚制度,采取以鼓励为主,奖惩结合的方式,激发养路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养路队员的“出勤率”“上路率”和“巡查率”提高至100%。2、养护效率提高100%,机械化养护率达100%。3、查处损坏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的路政事案13起,联系交警联勤联动,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4、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帮扶车洼村改善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享受惠农政策率达100%。三、存在问题与不足与整改措施1、资金短缺。日常经费预算新标准2018年已发文明确1632标准,但全区还在执行735标准,养护队员工资低且不能及时拨付,影响公路养护质量的提高。2、人员紧缺。现有人员不足,加之借调人员较多,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3、公路养护不均衡。村道养护没有常态化,养护落实不到位,不能严格按时落实养护计划和任务。四、2024年工作安排及计划1、加强公路全面养护工作,坚持以日常养护为基础,不断完善、创新养护机制,保障公路安全通畅。2、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并继续做好抓创品牌公路以及完善标志标识工作。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畅能力。4、加强机械化养护管理,提升养护水平。5、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养管长效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打造干线化养护,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6、积极做好防汛保畅、防冻防滑事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7、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