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教师进修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区属教师提供各类培训服务。主要承担“国培”、“省培”、“市培”、“区培”任务,做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渭滨区广元北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宁晋文 | |
开办资金 | 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万元 | 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教师进修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9月7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宁新礼变更为宁晋文,单位地址由宝鸡市渭滨区姜谭路2号变更为宝鸡市渭滨区广元北路20号。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如下:1.注重调研掌握需求,教师培训突破瓶颈。按照区进校工作安排,由进校领导和教师组成四个调查研究小组开展了为期两周时间的下校调研工作,真正做到培训工作“问需于校,问计于师”。调研共涉及26所中、小学、幼儿园(其中高中2所、初中及九年制学校8所、小学10所、幼儿园6所);发放问卷172份,召开学校校级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座谈会26场次,参加300余人次。调研结束后,学校及时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小结会,为今后区内培训把脉问诊,定向把舵,形成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调研报告。2.国培协同发力做优,服务教师促其成长。区进校以承接“国培、省培、市培”项目为重点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三级三类培训项目56个,参训教师2560余人次。在国培中,区进校领导与教体局主管领导和人管股联动,采取了多种办法,严格按照参训教师条件要求逐校逐人摸底,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在网络“远程”培训中,先后两次进行详细调研,采取网上跟踪、监督、电话督促等方式,而且对每个阶段的培训情况及时通报,依照实际需求,想方设法,解决培训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参训率达到100%;“市培”中,全年通报次数达8次之多,从而提高了参训率与培训合格率。真真切切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师德师风和业务专业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师资基础。3.创新举措做精区培,培训质效双提升。一年来,渭滨“名师”工作团队成员,分别在高新区清水湾幼儿园、经二路小学、川陕路小学、滨河中学、烽火中学等学校开展区内集中式培训达12次之多,涉及小学语、数、英、体,中学英、语、数、体,幼儿园保育员、保教员等多个学科,对区内参加区、市级赛教教师进行专项指导和磨课,对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研磨细琢、拓展延伸。尤其今年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在区局的协助下,与晁峪中学联合,对60余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培训,既有专家报告指导、又有拓展游戏训练,还有微课试讲练习,还有汇报展示,大家既新奇又好奇,收获满满;在“全区部分青年教师能力再提升”工作中,区进校组建的“导师团队”,分四个学段,按照三个阶段,对49名青年教师开展了点对点、保姆式培训,进一步发挥团队优势,引领全区培青工作迈上新台阶,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激情干事的热情,发挥了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受到了基层学校师生一致好评。4.国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今年区进校在区局的统一协调之下,学校校址搬迁工作有序进行,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搬迁小组,把资产划拨移交、资产公开报废、搬迁物品等事项,不仅时时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听取意见和建议,而且严格按照“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处置,不留死角和遗憾。对新接管的渭滨区大湾铺原进校旧址的租赁问题,严格依照国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推进,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学年度,进校共参与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项目56个,参训教师达3000余人,参训率100%,合格率98%。区进校开创了“骨干引领,送培进校”的自主性培训模式,2023年组织下校培训活动11次,300多名教师积极踊跃地参加了培训,得到了市、区教育局领导的赞扬和参培教师的好评;渭滨区“省级三级三类教师骨干体系”建设在区进校组织、带领下,已初具规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个别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不能融合,进步缓慢。个别同志看问题比较偏激,对待他人要求苛刻,对自己工作要求得过且过,存在责任心与担当意识不强,躺平思想作祟。2.区培工作存在局限性,名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忙于琐碎事务,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不够突出,一部分教师对自身业务进修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想学习、要学习的内驱力不足。(二)改进措施:1.加强教职工学习教育,精心谋划抓落实。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高尚的情操、信念坚定的党性、丰富的党史和法律法规,才能胜任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进校在师德师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狠抓整治,校容校貌有所改变,在培训管理、责任担当、自身修养上仍需再接再厉,奋力拼搏。2.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创新抓特色。如何为教学一线教师带来思想、认识、技能等方面上的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按照上级安排,积极稳妥地做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选拔积极上进教师,参加域内域外提升培训,让走出去成为常态,全面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接轨。力争成为宝鸡市优秀培训教育基地。3.建立区培队伍,精心设计项目,突出区培特色。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创新培训模式、高质量服务教师培训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心理骨干教师培训、新课标深化培训、新入职教师跟进培训等具有渭滨教育特色的培训项目,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进校人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渭滨教育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奋斗。四、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的培训工作。省培项目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的培训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名师示范课、专家点评、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面向基层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开展送培下校工作,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展示了有效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专家的学术引领和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区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区进校将一如既往地组织实施此项培训工作,努力汲取往年此项工作的经验,尽最大努力把我区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了上级组织部门,全心全意做好了此项工作,尽忠竭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2.加强“名师工作团”管理,打造名师工程摇篮。“名师工作团”是集课堂教学研究、教改实践、教育培训、教育科研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名师工作团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区名师工作团起步较早,从开始组建小学语文和数学名师工作团并开展活动,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中小学体育和幼儿园五个名师团队,每年定期开展“骨干引领,送培进校”活动,为我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3年下半年“名师工作团”加强队伍内部建设,接纳吸收新鲜的血液,进一步强化素质,积极尝试初中段英语等培训业务,为我区教师“三级三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3.以“三大学区”为依托,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区教师进修学校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教师大学区教学培训活动,组成特色鲜明的三个大学区,即:经二路学区、姜谭路学区、清姜路学区。依托三大学区,结合名师工作团培训活动,校校联合,全员参与,统一安排,统一调配,每周一次的教学能力培训活动,或是名师指导、或是听评课交流,或是教学反思,或是研究课题,积极有效的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4.注重“小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改变“小学科”不被重视和冷落的现状,邀请“小学科”专家或名师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区内情况组建名师工作团,开展“小学科”名师带动和培训工作,使“小学科”教师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发挥其在全面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