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财务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农口事业单位预算内经费指标下达,支农专款的拨付、支农周转金、农发基金的投放、回收及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新建路中段8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燕建蓉 | |
开办资金 | 1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79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财务管理所.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各级有关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从发展农业经济大局出发,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助推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保障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加强部门预算编制,上级转移支付指标下达,提高预算执行力度按照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安排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年初农林水部门预算编制和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执行工作管理,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向“三农”倾斜,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确保资金投入和乡村振兴需求相匹配。全年区农财所共安排各级各类农林水事务支出11437.9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984.96万元,项目支出8453.03万元。主要包含:1.财政衔接项目资金:中省市区财政衔接资金4543万元2.农业项目资金1262.12万元:包括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50万元,中央财政耕地建设与利用(耕地质量提升支出)12.58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147万元,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60万元,中央财政粮油生产保障(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资金19万元,农业防灾救灾33.95万元;省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0万元;省级农业专项资金67.1万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省级财政补助29.01万元,土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收入资金(厕所革命)30万元,省级财政动物防疫资金15万元;市级农业专项资金3万元;区级农业大楼办公经费34.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0万元,农村发展业务经费18.3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级配套资金67.28万元,农村改厕区级配套资金22万元,夏播秋粮奖励资金23.5万元。3.水利项目资金1481.3万元:包括中央水利发展救灾资金98万元;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67.1万元;省级水利发展及防灾救灾资金270万元;区级渭河堤防综合治理工程、清姜河生态景观公园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67.9万元;区级河道清淤项目29.5万元,其他水利项目资金148.8万元。4.林业项目资金518.46万元:包括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46.6万元;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294万元;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147.86万元;区级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30万元。5.其他区级项目资金:区气象局气象预警等项目资金68.79万元;区生态分局农村生活污水、区执法局农村生活垃圾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项目资金44万元。农财所各岗位执行同志能够严格按照上级、区级财政指标审核下达流程、计划审批程序规定,及时足额下达财政指标,审核用款计划,确保单位各类资金正常支出,全力配合财政资金支出达标任务完成,发挥财政管理职能。与此同时,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共同分析研判未支出原因,切准问题实质,督促单位完成序时支出工作要求。(二)做好财政衔接项目资金各级投入,巩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2023年全区各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共4543万元,其中,中央2057.926502万元;省级598.073498万元;市级417万元;区级1470万元。涉及全区3镇25个村7部门56个项目。财政衔接项目资金管理具体如下:1.稳步提高区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保障资金供给。按照衔接资金投入规模不低于上年的要求,2023年区本级投入衔接资金1470万元,较2022年区级投入1460万元增长10万元。2.强化财政衔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支出进度,紧抓落实。2023年全年区财政局联合区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审计局等区级相关部门,3次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领域的各类指标进行督导,尤其是衔接资金的使用全过程,重点关注现场查看项目进展、查验资金支出合规流程、最终项目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等细节,确保年度财政衔接项目资金使用合规。3.落实财政衔接资金公示公告制度。按照衔接项目资金公示公告要求,在渭滨区政府网对2023年度下达的中央、省级、市级、区级财政衔接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进行规范公示公告。4.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管理贯穿始终。坚持以“无绩效不项目”的原则,对渭滨区2023年度实施的56个项目,通过不同时间节点,对资金使用做好监控,使项目进展、资金支出、书面绩效一致,要求对所有衔接项目资金事前绩效申报指标表述清晰明确,指标值精准可衡量;事中绩效监控指标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据实填列;事后绩效自评真实客观,且于落地项目一致,让绩效管理更上新台阶。项目主管部门全程监督、指导本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稳步推进财政衔接资金绩效管理工作。5.及时、准确关联财政衔接资金动态监控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录入工作。直达资金系统数据的关联已成为省市直观考核县区使用直达资金、直达资金支出进度的平台,农财所紧跟财政云系统支出数据,在国库股大力支持下,通过手动关联、系统关联等多种方式,完成全年4543万元的衔接资金指标下达、分解、资金支出,为全区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年终考核奠定坚实基础。6.做好财政衔接资金台账管理工作。建立2023年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台账,要求使用衔接资金的部门、镇、村,根据资金流向序时做好本单位财政衔接资金台账,明确责任。(三)直达资金管理情况按照直达资金管理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分解上级指标,关联支出数据,做到财政云、直达资金系统指标分解、支出数据一一对应。2023年农口直达资金共5527.92万元,包括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543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50万元;中央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248.16万元;耕地建设与利用项目资金31.63万元;农业救灾资金27.5万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养护资金25.05万元;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一次性补助资金2.58万元。(四)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2023年3月,区财政局牵头,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各镇、区气象局、保险机构等召开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推进会,在夯实明确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结合以前年度承保情况,重新划定各保险公司承保区域,明确主旨思想,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23年渭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共承保中省区3级品目小麦、公益林、猕猴桃、葡萄、樱桃、中蜂6个,财政投入21.37万元。区级品目葡萄、樱桃首年突破零保险份额。2023年5月,区财政局积极统筹协调区农业农村局、各镇、保险机构多次、深入神农镇、石鼓镇等受灾村,了解种植作物受灾面积、受灾程度在承保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抓实做好政策落地、农户经济利益不受损失铺好路。同时,要求保险机构克服一切困难,应保尽保,按照相关条例做好各类品目理赔工作。2023年因极端天气影响,渭滨区辖区农户种植樱桃受灾261户,阳光保险公司理赔45.16万元;股份制经济、专业合作社阳光保险公司理赔21.825万元,共计66.985万元。以上款项已于2023年12月全部兑付到位。(五)做好预算单位的各项财务工作渭滨区农业财务管理所作为财政局下属预算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完成编制内人员工资发放、养老金、公积金等个人专户资金缴存、人事工资变动结算等业务。按照全区统一要求完成2023年预决算报表,人事劳资报表等报表。(六)规范支农资金支出,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按照《预算法》《渭滨区财政支农管理办法》的要求,立足本职,热情服务归口部门及二级单位的预算编审工作,精心测算,细化支出内容,全面审核预算单位预算。在审核单位用款计划时,对使用不规范的项目及时纠正,耐心讲解,使单位会计在财政体制改革的严峻形势下,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认知上一个新台阶。年终,协助单位做好部门决算,总结分析决算数据,为来年各类资金的正确使用、争取上级专款方向等决策做出建议。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确保了农口单位财务支出的规范化,合理化,保证农业高速有序发展。年末,协助单位做好本年都门决算工作,为第二年各项工作的良好开最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人员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知识跟新和自我充电不足。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因循守旧思想有待进一步改善。(2)部分项目立项不实,施工缓慢,跨年度项目一次性申请资金,导致当年安排资金量大,实际需用资金量小。2.改进措施:(1)加大资金执行力度,及时下达上级资金,加大对项目立项的检查。(2)对所内人员加强思想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在平时工作中,注重理论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财政云上线后,对财政云各个业务模块通过自学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便更加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3)加强财政各项业务知识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强化工作效率,以便适应新形势下各类财政工作的挑战。四、2024年工作计划1.加强思想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在平时工作中,注重理论学习和技能提高,通过自学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便更加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2.进一步探索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的途径和工作方法。3.继续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创新工作模式,有效探索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专项资金真正发挥效益。4.加强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科学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