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发布时间: 2024-04-02 15:16
单位名称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提供服务。拟定农作物种子规划计划,提出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农作物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指导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救灾备荒农作物种子调配,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从业培训、信息统计、咨询服务,种子生产经营备案事务性工作。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朝阳街8号
法定代表人 汪振中
开办资金 23.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81万元 19.99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持续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开展收集、积极申报项目、合理布局展示、科学评价鉴定,推进全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2.狠抓品种审定、示范与展示。一是全市围绕粮油作物品种开展试验、筛选、示范、展示、推广工作,建立中心示范点73个(处),开展骨干品种筛选试验48组,推介新优农作物品种83个;二是实施完成本单位承担的国(省)3大主要农作物6组品种试验工作,全面督查辖区内各类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33组。3.提升种子质量检验水平。一是国家农作物种子轮次能力验证顺利通过;二是全力开展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认真做好玉米小区纯度种植鉴定,同时把好农作物转基因生物监管关。4.加强全市农作物种子备案管理和市场信息调度。一是全面开展了农作物种子市场信息大摸底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完成了种子生产经营信息网上备案工作。二是在全市建立种子信息观测点,全面开展种源调度,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强化指导农民科学用种。5.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提升行业形象。全年组织种子系统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培训230人(次),撰写宣传报道42余篇,受省、市各类表彰5次,不断提升种业队伍形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完成了镇坪、紫阳、平利、宁陕四县9个种质资源的补充收集;争取市级财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扶持70万元,推进玉米、水稻等14个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圃(基地)建设;展示优异种质资源50种,评价鉴定种质资源14种,为我市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奠定了基础。2.及时下发全市农作物品种布局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建立主要粮油作物中心示范点73个(处),示范辐射面积19万亩以上。开展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骨干品种筛选试验48组,试验筛选品种搭配360个;巩固提升新品种试验、展示基地41个2800亩。组织召开粮油作物的新优品种示范展示观摩会三次,推介83个农作物新优品种。“陕茶1号”成功申报并确定为全国农业主导品种。3.完成国、省冬小麦(长江上游组)、大豆、玉米品种试验6组55个。全面督查辖区内各类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33组,为加强农作物品种管理、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推广适宜我市优良品种提供基础保障。4.共抽查了34个种子经营门店,扦取了62个种子样品,开展玉米小区纯度种植样品20个,转基因快速检测样品576个,合格率达到100%,为我市农业用种安全保驾护航。5.在全市建立19个种子信息观测点,开展种子经营门店信息备案指导113家(次),受训人员1200人(次)。全年开展种子经营网点备案387个,备案单2976份。为全市农作物种子市场供需动态和种植结构调整动向提供依据,确保农业供种充足、生产供种安全。6.全面完成驻村帮扶工作。投入帮扶资金8.5万元,支持端垭村粮食安全生产,有效带动107户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80万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事项。协助销售、购买农户产品17万余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0.1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础薄弱,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有待提升。2.改进措施:加强种质资源田间展示和鉴定评价,指导各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市、县二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提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安康种子工作高质量发展。2.狠抓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指导推进全市各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划定以紫阳县、岚皋县为重点紫阳茶野生群体保护区、秦岭野生猕猴桃保护区。开展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田间展示40份以上。鉴定评价农作物种质资源16份以上,为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3.狠抓农作物骨干品种筛选试验与优良品种展示示范。设立粮油作物品种中心示范展示点40个以上,辐射带动10万亩以上;主栽品种筛选试验品种140个次以上;设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示范点20个以上;建立蔬菜品种示范展示点2个。4.狠抓品种审定试验工作。完成承试的国、省三个作物的品种试验6组,全面督查各渠道品种审定等试验的实施工作。5.狠抓农业用种安全。全年力争抽检玉米、水稻等种子样品60份以上,做好农作物转基因监管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6.狠抓种子供需信息调度。计划全年完成种子经营网点备案300个以上,完成备案单2500份以上;同时加强供需调度分析,保障品种有效供给,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7.狠抓种子从业人员培训。以《种子法》《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为重点,加强宣传培训,提升种业队伍及从业人员知法守法意识,营造安全、健康的种业秩序和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证书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证书编号:(陕安)中种检字(2021)第001号发证日期:2021年11月27日有效日期:2027年11月2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7月14日,被中共安康市委办公室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评为定点帮扶优秀单位(安办字〔2023〕50号);2023年3月3日,被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表彰为2022年度种质资源普查先进单位(陕种发〔2023〕6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