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

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2 15:11
单位名称 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长防林工程建设,指导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业务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森林植物检疫技术服务,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的行政辅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的建设、保护与修复。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西路120号
法定代表人 王护玮
开办资金 16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69万元 132.64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天然林保护修复。一是督促指导全市11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单位全面落实天然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行政、业务双向责任制,层层签订管护协议,夯实管护职责。二是搭建市、县两级林长制智慧平台,增设林长信息库和林长巡林台账模块,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络,实行“市+县+镇+森林管护人”四级运行管理。三是组织开展全市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和2021年秦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自查,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督导调研和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二)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管理。一是严格执行重大安全事故报告、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在森林公园明显位置和重要地段设立森林防火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维护玻璃栈道等旅游设施设备。二是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和极端天气对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防火、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定期开展督促检查。三是组织实施7个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四率”指标任务。二是制定印发《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临时检疫站点值守、疫木监管及除治山场封锁专项督查和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市级交叉初评。三是组织开展“护松2023”专项整治行动和2023年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承办全省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培训会议。四是组织实施树干注药防治2.5万亩、无人机喷药防治松褐天牛7.5万亩次,布设松褐天牛诱捕器4859套。五是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系统维护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和日常监测工作,及时研判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科学预测2024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六是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林地胡蜂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严格实行胡蜂监测排查和处置报告制度,与市林学会联合开展全市林地胡蜂防控专题培训。(四)野生动植物保护。一是组织开展第10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第42届“爱鸟周”集中宣传活动,成功举办“精灵舞动心仪安康”鸟类摄影大赛。二是联合省朱鹮保护局开展安康市野生朱鹮种群及栖息地调查,组织实施市级野生动物救助站救助能力提升项目。三是建立安康市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2023网盾行动”和“2023清风行动”。四是加强疫源疫病监测,严格执行日报告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上报监测信息1000余条,未发生野生动物疫情。五是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宣传氛围浓厚。一是发放《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单行本和宣传海报2000余份,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林长制智慧平台向基层林业干部、护林员和群众广泛进行宣传。二是全年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集中宣传活动20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受众超过20万人次。(二)防治成效显著。普查发现病死、枯死松树14.4261万株,核实疫情发生面积25.9994万亩,涉及7个县区、56个镇(办),有8个镇级疫点连续两年实现无疫情,1个县级疫区、7个镇级疫点、743个疫情小班实现当年无疫情。(三)动物救助到位。救助野生动物62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朱鹮1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猫头鹰、凤头鹰、雀鹰等20只,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猪獾、小白鹭、苍鹭等7只,三有保护动物34只,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了90%以上。(四)森林康旅发展良好。策划发布大美秦岭、生态观光、巴山珍稀植物等3条安康首批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1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1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监管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宣传方式单一。(二)改进措施:一是实行清单式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和日常调度,切实加快项目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采取线下宣讲会、纪录片、微信小视频等多种方式,创新宣传单位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天然林保护修复方面。一是开展《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前期调研工作。二是深入一线指导并规范天然林管护、天保资金使用、信息平台管理等工作。(二)国有林场和森林康旅方面。一是持续抓好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安全生产,加大督促检查。二是组织实施好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持续改善林场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开展国有林场示范建设工作,推动国有林场与村集体联合经营。四是抓好森林康旅业发展,继续加大康养品牌创建力度。(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一是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优化完善第二轮绩效承包机制。二是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交叉检疫执法行动。三是组织开展监测、防治技术培训。(四)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一是开展朱鹮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普查调查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严厉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深入开展野猪危害防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