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革命旧址提供服务保障。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恢复;马栏红色资源发掘、文献资料整理研究、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等 | |
住所 | 旬邑县中山街 | |
法定代表人 | 赵小军 | |
开办资金 | 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马栏红色文化和生态建设基地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万元 | 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公益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维修旧址遗存,文物保护成效显著。一是全面完成国保修复。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现场指导,抢抓工期,分三个标段同时施工,完成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分区、关中地委旧址117孔窑洞和工字房维修保护,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验收。二是加快一般文物修复。对照《维修保护设计方案》,结合旧址现状实际,实施了关中分区粮仓、马栏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中共河南省委和八一剧团4处旧址68孔窑洞维修保护,整理了院落,铺设了步道,完成了绿化。三是包装储备文保项目。积极争取各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编制包装了马栏革命旧址保护提升项目建议书并通过市行政审批局批复同意;通过省、市发改部门申报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重大项目、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四是做好日常保护管理。严格落实《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和《革命旧址日常管理工作手册》,与公安机关密切协作,加强日常巡查,积极预防自然灾害,全年开展安全排查6次、应急演练2次,硬核守护各级“两会”、清明、524、中亚峰会、国庆、1015等重大活动、节庆期间文物安全。2、提升展陈水平,改陈布展卓有成效。一是纪念馆改陈布展取得突破。多次向省委宣传部、市委、县委汇报,2023年11月13日,省委宣传部请示中央宣传部后,函复同意马栏革命纪念馆改陈布展《大纲》和《版式稿》,近期按程序上报了改陈布展中拟使用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照片、题词、论述的请示,其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认真编写布展大纲。深入挖掘马栏革命旧址时代价值和文物内涵,组织专家编写完成马家堡关中特区、看花宫陕北公学和鲁迅师范等11处旧址布展(改陈)大纲,已上报市委宣传部评审。完成了旧址大院关中分区会议室、老一辈领导人旧居及工字房布展工作,共展出图片138幅,实物185件。三是征收文献资料。拜访原二师事务处主任冯宝仁后代、原二师学员刘德华等革命后代,征收老照片1幅,手稿2份,关中报、群众日报等报刊41份(本)。四是全面排查展陈错误。严格落实展陈内容研究审查制度,把牢政治关和史实关,根据时代内涵,对各展馆现有展陈内容、讲解词和中英文对照进行排查梳理、补充调整,共更换展板55块。五是灵活展陈形式。坚持以原状陈列为主、辅助陈列补充,开发了马家堡关中特区、红26军军部和雷庄阳坡头3处旧址云展览和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完成了八一剧团、中共河南省委等8处旧址鹰眼、电子哨兵设计方案编制。3、优化景区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配合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复审工作,常态化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一馆四所”和新维修革命旧址沿线道路、周边及内部环境绿化、美化行动,共修建苗木2400余株,移植松树3500余株,开展生物病虫害防治12次,营造了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旅游环境。二是推进纪念园整体提升。配合完成纪念碑主体维修和初心、使命、基因3个主题广场修缮,拆除了服务管理房、卫生间、景区大门、红色舞台等设施,更新马栏革命旧址题字石碑,改造汉白玉浮雕,增加“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石碑,加高纪念碑,增设汉白玉围栏,游客服务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完成,沿线通讯基站建成投用,旬马路G342连接线改线通车,馆内取暖、无障碍通道、卫生间等设施完成设计。三是完善景区基础设施。配合省、市文旅部门,开通了网络专线,完成A级景区公共服务信息数据与省、市旅游主管部门对接工作;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更换管理用房门窗8间,维修了石材包贴简介石墩和损坏屋顶;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新建职工宿舍、卫生间450平方米,购置石雕1座,更换展牌、门牌92图幅,更换院落铺地砖块260平米;雷庄阳坡头革命旧址粉刷透视墙、游客服务中心和城墙630平方米,改造办公室3间,维修漏水房屋3间,维修水毁道路11米;红26军军部旧址更换宣传版面3次,翻新了主题雕塑和景区外墙群。4、拓宽活动载体,宣传教育亮点纷呈。一是建立共建基地。探索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西京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先后设立了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市法检两院设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马栏革命旧址被授予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被授予咸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二是弘扬红色文化。配合举办了马栏革命故事文艺宣讲和马栏革命史展览活动16场次,在全市受到了一致好评;联合马栏村、神崖沟村、看花宫中心校等,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校园、进农村等主题活动8场次;联合咸阳市图书馆、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马栏革命历史专题展;圆满完成了中省市各级单位、领导参观、调研、学习接待工作。三是开发文创产品。探索开发红色教育文化产品,精心设计制作了《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剪纸等文创产品,印制了《马栏记忆》的《革命遗存》《大事记略》《故事马栏》《人物春秋》书籍,填补了文创产品空白。四是发挥媒体效应。加大新媒体宣传推介力度,配合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录制了《赤城》文献纪录片,并在CCTV1黄金时段播出;联合县委党史研究室拍摄“战火中的大学——纪念陕北公学在旬邑办学85周年”专题片,配合湖南电视台拍摄《人民领袖毛泽东》现场取景,配合院线电影《立冬的夏天》现场拍摄,配合咸阳师院制作看花宫陕北公学VR专题片1部,学习强国刊登了七孔石桥、军民大生产展览室(工字房)、中共陕西省(工)委旧址等5篇文章,提升红色马栏的知名度。五是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周一擂台赛”,组织外出培训1次、主题演讲比赛1次、讲解员礼仪培训4次,不断提升讲解员讲解水平。开展“我为展室写大纲”和“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撰写大纲草稿20余份,聘任红色小小讲解员30名。组织讲解员积极参加省市县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演讲大赛,2名讲解员被聘任为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3名讲解员荣获省级以上荣誉,全县纪念旬邑起义95周年网络党史知识竞赛前十名独占九席。5、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强劲有力。一是抓牢理论学习。全年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24次,组织干部职工重点学习了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马栏记忆》《习仲勋》等党史资料,举办专题学习班2期。二是抓实党内活动。各支部结合实际,严格落实党内五项制度,年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组织党员党性教育体检、谈心谈话、党员向党支部汇报思想情况各2次,赴宝鸡扶眉战役纪念馆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1次。三是抓严干部管理。积极规范发展党员,全年转正2名,新发展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坚持按月足额收纳党费,全年上解党费6003.6元。开展“双报到、为民行”“万人帮万户、合力促振兴”等活动,组织党员下沉医药大厦小区、马栏镇神崖沟村马栏村、县城东大街、东桥十字开展志愿服务40余次。开展“改作风、强担当、立新风、扬正气”干部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和“学党章、悟思想、强党性、善作为、转作风、倡清廉”主题纪律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作风转变。四是抓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和第二批主题教育,印发有关《实施方案》《工作计划》,主题教育期间全系统共开展理论学习50余次,交流讨论3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调研16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3条,助企纾困1次,帮助资助排厦中学困难学生10名,为包抓村捐赠资金4万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200多场次,受教育47.2万人(次)。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二是人才引进和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抓好干部队伍培训,规范讲解员着装,做好游客服务引导、安全隐患排查、讲解员教育培训等工作;二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加大项目谋划,争取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支持;三是推进八一剧团、马栏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关中分区粮仓等旧址的维修保护,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陈列布展大纲,开发云展览等展示手段,活化文物资源,探索“文物保护+红色旅游”新路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强化整体规划,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保护全过程,严格落实《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找准推动旧址保护的着力点、发力点、突破点,更好统筹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革命文化弘扬与传承工作,推进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