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油菜、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品种,开展种业创新服务,促进农业发展。油菜等作物农业技术攻关及创新,种质资源、遗传机理、育种技术、生物技术、栽培生理、农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营养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应用基础研究;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 | |
住所 |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高干渠路西段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穆建新 | |
开办资金 | 39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85.06万元 | 4895.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 从业人数 7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时代发展需求为引领,扎实推进“三项改革”和“三个年”活动,统筹做好党建、科研、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党建工作方面。1.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党委领导班子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各支部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目标,认真开展思想主题教育,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统筹开展调查研究,完成油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三个调研报告,抓问题整改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油菜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参加全省“学思想、强党性、共奋斗”知识挑战赛和省科技工委“学习二十大、践行新使命”党史知识竞赛,取得较好成绩。2.着力抓好支部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和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讲党课。丰富学习教育方式,综合支部、生科支部和育种支部先后与杨陵区黎陈村支部、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第一支部、杨凌气象局支部开展支部共建,赴凤县革命纪念馆、西安国家版本馆、杨凌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坚持“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和领导干部外出报备、重大事项报告。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抓分管科室和所联系支部工作,年中和年末述职述廉,接受评议和考核。持续开展廉洁过节行动,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集中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不断增强底线红线意识,持续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发展氛围。4.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培养历练,选派援藏干部1人、驻村第一书记2人;推荐获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荣获杨凌示范区“五一劳动奖章”1人、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先进个人2人;推荐晋升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引进博士2人、新招录9人、培养博士1人、硕士1人。5.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着力抓重大项目,承担科技创新2030-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课题,接续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入围油菜育种国家队,主持省种业创新“两链”融合项目、杨凌种业创新专项等课题;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首届杨凌科技油菜花节、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联盟年学术报告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合作共赢,助推油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作风能力,对标“勤快严实精细廉”持续纠“四风”转作风提效能,学习践行“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6.管好舆论阵地加强宣传。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网络安全管理和稿件发布审核,防范舆情风险。加强油菜科研及产业宣传,各级媒体宣传报道120多篇次,单位网站发稿106篇、陕西科技信息网刊发77篇,新华社报道2次、中央新闻联播报道1次、陕西新闻联播报道9次、省政府网站报道2次,单位公众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7.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定落实202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暨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计划》《学习宣传精神文明先进典型工作实施方案》《文明实践行动计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在元旦、元宵节、妇女节、青年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举办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学习李殿荣研究员先进事迹。组织青年职工瞻仰习仲勋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先正达杨凌公司开展联谊活动,凝心聚力创建文明单位。(二)科研工作方面1.育种科研取得新成果。育成登记油菜新品种11个,创历年之最;育成α-亚麻酸含量高达14.7%的油菜新品种“华春油1号”,“秦优1618”连续两年入选国家油菜主导品种,“秦优797”高产创建实收亩产303.12公斤,居全国旱地轮作第二名,“秦豆2018”高产创建实收测产321.61公斤/亩,刷新陕西夏播大豆单产纪录。30多个品系参加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2.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培育出土壤修复、抗寒、高油酸、黄籽大粒等特异新种质30多份;建立了油菜品种真实性、三系胞质及杂交种纯度分子标记技术体系;获批省级地方标准1项,获专利14项,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11篇);2项成果“油菜高含油量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及应用”和“油菜绿色高效丰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分别申报陕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3.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油菜育种成果转化模式成为秦创原建设典型案例。油菜新品种“秦优908”“盈星66”“秦优506”生产经营权分别转让给青海科光、陕西金色川汉、四川生命力公司。“秦优1618”“秦优797”等品种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收入创近年新高。4.试验推广取得新拓展。加强油菜联合体建设,完善织密试验示范网络,新增长江上游区测试点,全国测试网点达52个,覆盖18个省;在省内外建立“秦优1618”百亩示范方。品种推广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油菜、小麦、大豆推广面积300多万亩,新增社会效益3亿多元。召开油菜观摩暨研讨会,举办栽培技术培训和现场会等,累计培训人员900余人。5.平台建设取得新提升。与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合作投资,共建农作物育种共享平台。建成高通量分子标记鉴定实验室、420平米加代育种培养室、340千瓦光伏发电站、300平米种质资源库,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基础上,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小麦、玉米、蔬菜小孢子培养快速创制种质资源技术研发。6.交流合作取得新成绩。在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油菜试验,伊朗、埃及等国科学家到单位考察交流。组团赴澳大利亚参加第16届国际油菜大会。省科学院、宝鸡农科院、汉中农技中心组团来考察交流学习,与甘肃省农科院、武汉庆发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汉中市政府等签订“两地四方”促进油菜产业发展合作协议。7.油菜大会突现新亮点。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首次有国外专家参会作学术报告,新增“一带一路”国家油菜试验汇报,合作签约5项、科企路演展演9家、品种转让4个、观摩两地展示品种290个、大会直播关注68万人次。与杨陵区政府合作举办首届杨凌科技油菜花节,直播浏览1200多万人次,带火了杨凌乡村旅游。8.乡村振兴取得新成绩。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帮扶紫阳县三元村,建强党组织,发展油菜制种、茶叶、撩酸菜等产业,省级帮扶单位年度考核为“好”等次。包联杨陵区黎陈村,建设花园乡村,发展猕猴桃、油菜产业,被示范区授予“优秀包抓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被评为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三)管理工作方面1.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片,节假日及夏收等关键节点例行安全检查,举办消防培训与应急演练。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月、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交叉检查等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水电暖等设施日常维护,保障安全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水平。2.完善考核奖励制度。推进“三项改革”,突出贡献和成效,提高成果转化完成团队奖励比例,明确服务团队范围。完善考核和绩效发放办法,扩大职工群众评优评先比例,充分发挥激励奖励导向作用。3.规范管理提升效能。修订完善职称评审、年度考核、会务会议、资产管理等制度,制定《公务用车与租用车辆使用管理办法》,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加强制度宣贯及督办落实。核查办公用房,按程序审批备案出租资产,进一步规范业务用车、会议通知等日常事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4.解决难题办好实事。积极争取提高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打通高级职称晋升路径。争取落实博士安家费、新聘人员租房补贴等。调整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职工工资可支配额。筹资办好职工体检、定做工作服、扩建自行车棚、职工食堂等实事。5.开展科普宣传培训。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接待山西、甘肃、贵州、湖南等省乡村振兴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600多人次,领导、专家到单位调研考察30多次。筹建陕西油菜数智化科技示范展示平台和油菜科技馆,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和科普宣传教育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3年度获杨凌示范区推广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