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商洛市商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4-04-02 10:51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辖区内街路清扫保洁、公厕保洁管理、垃圾收集处理、道路洒水及环卫设施管理和环卫保洁日常检查、督查等工作,为维护城市干净整洁提供保障。
住所 商州区人民路7号
法定代表人 王金良
开办资金 100.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39万元 38.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区环卫处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城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区各级会议精神为指针,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目标,以“三个年”、“六市联创”等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风貌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成效(一)加强思想教育,抓好理论学习。区环卫处支部始终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断推动政治理论走深走实。全年,支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37次,人均写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5篇,参与知识测试4次,举办学习园地3期,参加廉政教育2次,观看教育影片1次,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抓常态化保洁,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严格按照国卫复审和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全面做好城区56条街路、11个公园广场、4个人行天桥共计195.37万㎡的清扫保洁,66座公厕的管护及城区街路机械化清扫、洒水、抑尘工作。一是四个清扫环卫所紧盯常态化深度保洁,坚持“一日三扫”,彻底清理墙角旮旯、绿化带、树坑、路沿石边角、果皮箱底的垃圾杂物,实现清扫无死角,保洁无盲区,卫生全覆盖。二是对城区灯杆、护栏、保洁工具箱等“城市家具”进行日擦洗、日除尘,保证干净整洁。三是环卫机械车辆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出车,全年机械化清扫423车次,洒水429车次,道路冲洗156车次,全天候喷雾抑尘,严防扬尘污染。及时调配洒水车对城区道路进行冲洗,全力保障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打造了“干净商洛”品牌。(三)抓环卫设施建管,开展了提质升级行动。一是加强环卫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和管护。建立工程设备巡检制度,对公厕、果皮箱、三轮车做到随报随修,共维修公厕1647次,果皮箱内胆发放更换1000多个,新增果皮箱98个,维修果皮箱322次,确保了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拆除公厕5座,完成了龙亭公厕、北新街林特局公厕、柳家沟公厕、江南世纪城、名人街转盘移动公厕线路改造,对立交桥公厕线路故障进行排除,对17座屋顶露水的公厕重新做了防水,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二是深入开展城市公厕提质升级革命,对66座公厕开展规范化管理维护,完善公厕服务设施,及时处理公厕堵、漏、破等故障,为市民创造了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三是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调整了商州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中心城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商州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文件,积极推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的工作倒逼机制,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使生活垃圾分类步入法制管理轨道。积极投入资金197万元,采购4000个四分类垃圾桶和50个垃圾分类投放亭。新增商洛医院家属院等12个小区实施了垃圾分类,实行撤桶并点,完成了中心城区35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提升改造。开展垃圾分类进商场、学校等各类宣传培训活动11次,使得全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知晓率达100%,民众满意度达90%以上。四是商州区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规范推进。全年完成工程投资553.1万元,管网完成1.154km,检查井38座。五是聚力打造智慧停车大环境。目前城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共有自行车存取站点49个,投放自行车1150辆,运行范围由单一线路向网状延伸,基本满足了群众景区游览和出行要求。(四)抓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六市联创”活动。一是结合“干净商州”创建工作,突出“精、微、细”工作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六市联创”活动。4月至12月在中心城区开展了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和常态化清脏治乱大扫除活动,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营造了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二是严格工作标准,积极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大提升活动和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及建筑垃圾(渣土)乱排乱倒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共收缴建筑垃圾排放费2228710元,处罚违规拉运车辆120辆,处罚工地污染路面事件2起,处罚违规拉运车队5个,罚款金额78100元,处理市区两级智慧城管案件4033起。纠正工地周边环境卫生案件270起,清理无主建筑垃圾约72.5吨。三是整改了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大气污染防治督办件27件,使市区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五)抓安全生产,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一是4月26日在环卫作业园召开了安全教育培训会,针对车辆安全运行、消防安全开展了应急演练,职工牢固树立了“隐患即事故”理念。二是开展了环卫设施设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保障环卫设施安全运行。为消除电动三轮车充电安全隐患,在环卫作业园及公厕附近安装8处智能充电桩。三是对各科所的办公场所、工人日常作业行为强化了日常监管、宣传教育,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六)抓作风建设,提升了工作质效。一是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扎实落实“13551”工作机制,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让“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成为常态,把对标补短、整改提升的过程转变成思路形成、能力提升的阅历。二是加强了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修订并印发了《区环卫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开展了公益性岗位人员“吃空饷”专项整治,强化岗位监管,严防吃空饷现象。严格按照人员录用程序,补充招录9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七)抓党建筑堡垒,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政治首要强班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践行“三个务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任务落实的有力举措和生动实践。二是开展“三联三促”党建活动,做实了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与包联村刘湾街道办中心村“结对共建促振兴”,开展了以“绿化、美化、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美化了村居环境。到陈塬社区“双报到双考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提升了村容村貌。二是持之以恒推进“清廉商州”建设,7月支部28名党员参观了杨峪河镇银明村《两铭书院》家风教育馆,引导党员干部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区委《实施办法》要求,强化纪律作风意识,坚决纠“四风”,树新风。深化厉行节约制止浪费,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环卫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区环境卫生的质量还有提高和长期坚持;资金短缺,硬件设施欠缺,作业标准低,工作覆盖面不全,环卫设施设备的购置还有待增加;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各部门协作不紧密;精细化管理责任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位。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清扫保洁再发力,提高卫生质量。一是继续按照“八净八无”标准,做好机械化清扫作业。二是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创建环卫规范化街路,将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并举、突击整治与长效监管并重,重点抓好城区出入口、街区主干道、人流密集区等重点路段的清扫与保洁衔接有空档、机关单位上下班人流车流高峰期等重点时间段的管理盲点和作业标准不高等问题;集中时间、人力全面整顿清理卫生死角死面,巩固“干净商州”品牌。(二)设施建设再发力,提升处置能力。一是加快实施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补齐设施短板,提升设施能力,确保垃圾分类设施完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制定《商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关于智慧城市渣土运输监管平台的运行方案》,建设智慧城市渣土车监管平台,实现建筑渣土、垃圾信息化管理。三是加快实施商州全域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三)督导检查再发力,推进工作上台阶。根据城区网格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六定”目标管理机制,建立起分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上下协调一致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督查室加强巡查监管,建立环卫工作台账,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促落实,以落实促提升,全面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四)制度机制再发力,提升工作效能。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重点对象的监督。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学习,扎实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提高环卫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