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丹凤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负责城区内城市管理监察执法工作业务范围:负责县域内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对涉及市容环境卫生建设方面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及其他宣传物品进行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查处。 | |
住所 | 丹凤县龙驹寨街办房改办后院 | |
法定代表人 | 杨章民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丹凤县城市管理监察大队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21万元 | 20.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丹凤县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开展练兵、再塑形象。大队始终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为目标,以提升队员整体素质为基调,坚持学习教育、执法培训、军事训练点名雷打不动,持续深化巩固“强转树”专项行动,积极锤炼干部职工遵章守纪、步调一致意志,始终如一抓干部、职工作风养成。3月初,大队自行组织每周二、四早7:30分进行军事训练30分钟,以立正、稍息、跨立、敬礼、停止间转法、步伐的行进与立定为主要科目,参训率达98%以上。9月底,按照县执法队伍大练兵工作要求,大队再次组织开展了每周五天的全员军事训练。通过为期100余天的军事训练,使得队员个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持续高涨,并从内心深处筑牢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调一致的心理底线。2.依法监管、整治牌匾。今年2月份,大队就安排部署市容各中队对各自管辖的片区、路段商铺的门店门头、牌匾进行摸排登记,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对违法违规和破旧牌匾依法强制拆除,对迎宾大道两侧的商铺门头牌匾进行规范、更换。今年共登记摸排商铺1368户,拆除城区主街路破旧污损门头牌匾45块、约135㎡;配合县住建局对迎宾大道老君段临街商铺的门头牌匾进行统一规划、更新,更换114块、约2308.5㎡。3、履职尽责、治污减尘。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渣土车治理工作是强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各级环保督查的必查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22℃商洛”康养之都的内在要求,更是践行“国之大者”的具体行动。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扎实推进这两项工作,丹凤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成立了由副局长、执法大队大队长杨章民同志任组长,城管执法大队中队长王丹卫、石浩延、田霄、雷利闯4名同志任副组长,大队全体队员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属地监管”工作原则,构建起整治工作网络,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从4月13日起,县城管执法大队对丹凤县主城区一城三道五街十六路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确保不漏1户1人,在先期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造册登记,建立工作台账。今年,大队共出动执法检查工作人员524人次,累计检查我县餐饮个体商户306次;大、中、小型连锁餐饮服务企业7次;政府机关餐饮单位(内部食堂)12次;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10次;幼、小、初、高校(含对外)内部食堂15次;医疗机构单位(含对外)内部食堂2次。摸排登记我县在城区主要路段经营餐饮服务的单位共293户(其中不产生餐饮油烟污染的经营单位183户,产生餐饮油烟污染的经营单位110户)。截止目前经执法整改后已安装并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的66户。200㎡以内经营餐饮的服务单位91户;200--500㎡经营餐饮的服务单位9户;500--1000㎡经营餐饮的服务单位3户;1000㎡以上经营餐饮的服务单位5户,关门停业2户,未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设施的44户,安装比例为23%。排查12个镇办,产生餐饮油烟污染的经营单位12户,均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印发《商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500余份、《商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法规摘要宣传彩页2000余份,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电视、电子大屏滚动播报150余次,出动宣传车4辆,宣传台班160余次,下发餐饮油烟《责令整改通知书》84份。4、服务群众、不改初心。为切实加强对“城管进社区·进小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县城管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樊利刚同志为组长,党组成员、总支书记孙琳,党组成员、副局长、城管执法大队长杨章民,副局长何韦、龙驹寨街道办副主任屈飞,县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吴德军为副组长的丹凤县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包抓工作责任制,建立了领导包片区、中层包社区、干部包小区的三级包抓责任制度,对城市建成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城区内凤冠、西关、刘家河、西凤、丹江、中街、水泉、凤麓、鹿池、东河、河涧、下湾、罗家13个社区;江南新城、红枫、惠安家园、信合、金山、江岸龙居(A、B、C)、阳光花园、朝阳、碧桂园、凤冠新城、丹凤首府13个小区派驻1-2名城管工作人员和社区、小区工作人员组成“城管服务工作组”,为社区、小区进行精细化服务。实行挂牌公示制度,将包抓社区、进驻小区的城管工作人员信息在社区、小区范围内公开,方便群众联系。对进驻小区的城管工作人员要求每月至少巡查及和社区、小区联系沟通2次,及时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做好巡查记录、分类建立工作台账、逐项对账销号,畅通城管系统各单位联系渠道,建立社区发现问题直接移交责任单位处置机制,减少问题交办环节,限期完成办理,提高处置效率,及时化解、处置居民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案件和纠纷,及时了解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自本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共创建示范社区、小区各1个(凤冠社区、凤冠小区),成立“城管服务工作组”26组,设立26个社区、小区公示牌,开展活动800余人次,宣讲政策、法规3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20余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困难500余件,参与社区、小区环境整治680余次,宣传教育群众2万余人。5、强力拆违、干净丹凤。10月底,按县“国卫”“省文”暨城建项目领导小组检查反馈意见,大队迅速抽调精兵强将对县中心广场周边王×等违规搭建的阳光房、彩钢房进行立案调查、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进行立行立改。共拆除违规搭建的构筑物5户760㎡,净化了城镇空间,打击了乱搭乱建违法行为,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印发“三包”责任书150余份,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40余次,清理占道经营2286起,店外经营2432起,纠正乱停乱放576起,协助交警暂扣违规停放车辆320余辆;清理占道物料560余方,拆除横条幅78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66份,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22份,没收销毁广告牌匾、灯箱38块,清除门店地面喷绘广告43张,铲除门店小广告124起,没收沿街叫卖高音喇叭15个,暂扣各类违规物品332件,处罚3.4万元。巡查发现违建线索45起,移交自然资源局34起,拆除违章建筑7处6户1160平方米,拆除违规搭建彩钢房、阳光房5户760㎡。治理渣土车抛洒滴漏扬尘污染85起,完成市、县交办的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督办案5起,教育劝导渣土车司机620余人次,收缴渣土运输保证金13万元.工作打算:1、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城镇管理工作推进会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争取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2、转变工作观念,捋清工作职责和执法主体,加强与各部门、各镇办的协调衔接沟通,努力改变我局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形成人人参与、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良性格局。3、统筹兼顾备勤,持续开展“大练兵”活动,实现业务技能、执法水准、纪律作风全面提升。4、重拳开展整治,强势推进“干净丹凤”创建活动,深化“两拆一提升”工作,加大对城区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家具的拆除力度。5、做实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重点路段环境治理、渣土运输治理、“示范街路”创建以及“城管进社区.进小区,服务群众面对面”等活动,加大城区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努力改观县城面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