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师训教研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训教师,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研究 | |
住所 | 旬阳市城关镇育才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罗全军 | |
开办资金 | 70.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33万元 | 79.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推进“教研强教”,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旬阳好课堂”建设加快。以“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三个课堂”为引领,不断深化“旬阳好课堂”建设。发挥常州市天宁区名师团队示范引领作用,在各片区开展送教活动42次。举行线上活动36期、线下公开课200余节,专题讲座20余场,参训教师3000余人,打造“旬阳好课堂”精品课例50余节。2.教研网格化管理得到加强。以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省培项目为契机,建立了“教研员、组长学校、片区骨干教师、一线学科教师”四级网格研修群,按照教研片区划分,将42名专兼职教研员和1300多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分布在13个教研网格,组建了18个学科工作坊,以线上线下混合研修为方式,以任务驱动为抓手,打造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带动旬阳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被省教科院授予2023年“陕西省教科研先进单位”。3.骨干队伍不断壮大。本年度成功组织校、片、县级三级教学能手大赛和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83名教师被评为旬阳市教学能手,34人被评为安康市教学能手,4名选手被命名为陕西省教学能手。思政“大练兵”评选活动,5人获得安康市“思政课教学能手”和“学科德育教学能手”称号,2人获得“思政标兵”称号并推荐参加省级评选。在第八批学科带头人评选中,7人被确定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被推荐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课题研究再创新高。省市县课题立项数再创新高,其中陕西省申报40项,立项21项;安康市申报438项,立项338项;旬阳市申报146项,立项84项;省市基础教育成果显著,2项基础教育成果被推荐参加省级评选,2项成果获得安康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5项成果获得二等奖。5.“双减”工作再谱新篇。承办安康市第二届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教育管理与设计语设计成果展示研讨活动,评选了作业特色管理学校并推选相关64册研究成果在安康市优秀作业设计成果展评活动中进行展出。6.送教送培蓬勃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遴选22名骨干教师开展驻校式帮扶,遴选24名骨干教师组建5个骨干团队开展团队式帮扶,一年来,共开展团队式帮扶活动30余次,专题讲座50余场,微讲座100余场,示范课200余节,受益教师2000余人次。7.特色学校不断涌现。指导旬阳职中、城关三小等7所学校建成安康市“立德树人”示范校,30余所学校开辟了校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成5个旬阳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安康市“永远跟党走唱响新时代”展演活动中,旬阳市荣获优秀组织奖,6所学校被通报表扬。(二)培育品质教师队伍,助力了学校优质均衡发展。1.精心实施“精准帮扶暨协同提质”研修项目。选派40名骨干教师团队在西安集中培训,西安市29名专家、名师深入我市开展了送教送培活动,举办辅导讲座和研讨活动24次。全市13个学科组、12所校本研修基地学校、34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围绕“主题课例研修”开展相关活动,形成优秀课例142节,收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故事”等成果232份,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做实教师岗位培训。全年开展了中小学教科研管理者、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校(园)长培训、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特岗教师“青椒计划”、新入职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10余场次,累计培训教师4410人。3.做优国省市级培训。全年完成国培项目218人,省培项目188人,高中教师自主选学项目80人,聚焦新高考安康市高中教师远程培训网络研修158人,陕西省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16人,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专项培训项目22人,安康市基础教育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培训490人。4.严格学时转换登记。对2022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4018名教师进行了认定登记工作;对全市1179名教师近两年来的培训学时进行初审,上报市局终审,分门别类上传至“陕西省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系统”,累计完成审核共计8090人次。5.持续办好学历教育。开放大学全年完成招生241人,毕业32人,毕业申报39人;组织线上线下考试工作4次,网上作业批阅1552人次。分别被陕西开放大学、安康开放大学评为2023年度“招生工作先进单位”。(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服务了教育强市建设。1.智慧校园建设上台阶。承办安康市第五届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安康市中小学智慧体育现场观摩活动。旬阳职业中学投入资金300多万,积极创建安康市智慧校园示范校。2.扶智平台应用有实效。组织全市6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跨区域、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完成了7个片区14所学校参与结对帮扶工作。3.人工智能教育再普及。组建39支队伍参加安康市第五届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19支队伍获奖,3名教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3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4.“数字校园”建设任务清。召开旬阳市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培训会,抽调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组建专家组开展初验工作,10月份通过安康市复验,12月中旬迎接了省级评估验收。2023年申报的40所学校全部通过验收,年度创建计划全部完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全市40所学校通过数字校园验收,6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跨区域结对帮扶。组织团队式帮扶活动30余次,专题讲座50余场,微讲座100余场,示范课200余节,受益教师2000余人次。40名教研员结对包帮240户,坚持每月入户走访,耐心宣讲政策,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余件次,投入和协调帮扶资金20多万元。开放大学全年完成招生241人,毕业32人,毕业申报39人;组织线上线下考试工作4次,网上作业批阅1552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经费问题是制约师训教研中心发展的瓶颈,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另外学科教研员人数、配置不合理。改进措施:新的学年度,我们将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以干克难,优化“研训一体,电教支持”的工作机制,完善和创新专业引领机制,以“教研强教”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有为才能有位,出力必须出彩”为总要求,苦干实干,奋发有为,为助推旬阳教育全面崛起、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师训教研力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争先创优强大动力。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师训教研讲堂”“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载体和平台,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2.践行社会责任。认真践行包联责任,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联村帮扶、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二)深化改革,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3.推进“三个课堂”。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主阵地“第一课堂”,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校内资源场所“第二课堂”,走出校门以外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课堂”的建设,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加速“旬阳好课堂”建设。以“旬阳好课堂”建设为抓手,制定“旬阳好课堂”评价标准,组织“旬阳好课堂”建设系列展示活动、“集中教研日”活动,精心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工作、学科素养大赛、青年教师大练兵、“优质课”“精品课”“创新课”“学说用”课标评选活动,努力形成新时期旬阳课堂教学改革优质品牌。5.推进中高考综合改革。加强与省、市教科研机构联系对接,组织开展高中联组研修活动,邀请省内外专家来针对新课标、新教材、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等开展专题培训。把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向,开好中考备考研讨会。6.巩固“双减”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作业设计水平和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评价制度,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不断深化“双减”成果、凝练“双减”经验、推评典型案例。7.加强课题管理。加强省、市、县级课题的立项、指导、评审、结题工作,突出过程性管理,促进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国、省级课题,积极邀请省市专家来旬指导,培育重点课题。8.深化教研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三级(市、片、校)两线(行政、业务)一体(教育、科研、培训、管理)”的教科研工作管理机制,教研员“131”周工作制度和“1+X”综合能力建设,提升教研员服务基层的综合能力和指导水平。(三)培育品质教师队伍,助力学校优质发展。9.做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实施。择优遴选各级各类教师参加省内外研修培训。精心实施“三区”人才计划、“名师引领行动”等送教送培活动,不断壮大“三级三类”骨干体系。10.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组织开展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教科研管理者提升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暑期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系列培训。(四)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服务教育强市建设。11.充分发挥智慧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大平台2.0”和“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的管理和应用。12.完成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统筹规划“中小学实验教学标准化考场建设”工作,全面完成陕西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示范县、安康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安康市智慧体育示范校、安康市小学科学虚拟实验室示范校建设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