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丹凤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业务范围:负责全县畜牧业的发展。拟定我县畜牧发展规划并实施;承担畜牧兽医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畜牧饲养、防疫技术的普及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制定动物疫病免疫预防计划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报告。 | |
住所 | 丹凤县凤鸣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吴强 | |
开办资金 | 1538.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丹凤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19.12万元 | 2220.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畜牧兽医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一县五区”总规划,锚定“稳生猪、强家禽、扩牛羊”目标,聚焦“稳产保供、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三大任务,致力品种培优,强化科技支撑,突出质量监管,狠抓疫病防控,坚持生态绿色,实施全链开发,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一)畜牧生产稳步推进。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34.8549万头,肉鸡饲养量达到3928.4万只,肉牛饲养量达到3.1635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7.8492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7478.2吨,禽蛋产量达到10421.65吨,奶类产量达到126.9吨;中华蜂发展到1.822万箱。畜牧业总产值9.5亿元,畜禽产业链产值29.1亿元。(二)重点项目进展可喜。围绕畜禽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畜牧项目落地。一是家禽项目,何家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1400㎡的蛋鸡舍扩建,累计建筑面积2500㎡。已目前,设备安装到位,投入生产,养蛋鸡3万只;铁峪铺肉鸡基地完成鸡舍建设8栋,已安装设备2栋。二是生猪项目,招商引资陕西鑫惠霖2万头仔猪繁育公司,目前,已建成投产,存栏种母猪600头,种公猪30头。(三)生产监测常态开展。一是开展种畜禽月度生产监测系统上报工作,目前取得种畜禽经营许可证企业3个,备案3个。二是生猪预警监测工作。10个村至12月底养猪户180户,生猪存栏4200头,34个生猪场至12月底村存栏24930头,出栏仔猪38880头,商品猪22320头。(四)疫病防控成效明显。一是全面开展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全年全县共计免疫注射猪瘟、猪口蹄疫10.35万头,免疫注射牛口蹄疫2.98万头,免疫注射羊口蹄疫3.6 万只,免疫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491万羽,免疫密度达到100%,挂标率达100%,建档率达100%。免疫羊小反刍兽疫1.0万只。二是扎实推进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全县出动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干部280人次,累计排查生猪养殖场455户4.2万头,全县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三是积极开展牛羊布病无疫区创建工作。选定竹林关、花瓶子、武关、铁峪铺和庾岭5个镇,作为2023年布病无疫区创建镇。安排各镇办详实调查辖区内牛羊存栏和生产情况,布病流行情况,分析人和畜间布病传播的相关风险因素,镇村技术干部,逐户入场指导做好调查。四是全面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测报工作。根据全县动物分布情况和区域特点,把龙驹、武关、蔡川三个镇(办)和选定的10个规模养殖场定为固定监测点,今年以来共调查畜禽13.9647万头(只),其中生猪3.8250万头,牛0.2189万只,羊0.5508万只,鸡9.3700万只。每周对口蹄疫等14种重点动物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逐月上报。五是规模养殖场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对8家养殖企业提交的先打后补补助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可享受补助资金合计106710元。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文件,对8家养殖户的纸质材料进行上报,智慧动检网上信息平台进行了资料逐项上传。六是加强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全县通过微信公众号共注册备案养殖场户2114个。积极宣传和指导养殖户在“陕西智慧动监”及时上传各类动物免疫信息的录入,现上传免疫信息779条,涉及畜主205户,商品猪免疫23907头,种猪30686头,肉牛429头,山羊460只,肉鸡5448846只,蛋鸡469723只。(五)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以丹凤县今冬明春“强基础、查隐患、促提升、保安全”百日行动为契机,狠抓养殖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督促整改工作。二是以重大专项活动风险防范化解及维稳安保为主,开展畜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三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专项活动。四是规范养殖场兽药使用,强化养殖场安全生产管理。五是开展农业农村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强化养殖场安全生产管理。(六)环保治理有条不紊。抓行业生态环保治理,促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是开展养殖场涉环信访案例调查、核查、指导、督促整改。二是实施村庄清洁专项整治行动。三是积极参与“干净丹凤”环境整治活动。四是配合县环保局、县秦岭办、县农业局迎接市对县生态环保考核,生态示范县创建等工作。五是配合市环保局、农业农村局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环保规划工作调研1次。(七)涉牧宣传毫不放松。一是抓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二是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业务工作培训。(八)驻村帮扶扎实有效。一是开展驻村兴农。积极推进“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工作开展,以茶园为主,和村干部一起,动员群众,清除杂草,疏松土壤,开展茶园科管;以道地中药材天麻、黄芩、五味子等为主,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100余亩,二是发展村域产业。以茶叶和光伏为主,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干部一起,积极研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好500亩茶园的科管工作,做好光伏的收益分配工作,扩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将七组小安沟37亩预置留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招标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做好“巩固衔接”。积极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监测户、低保户、脱贫户等低收入人群为重点,做好常态化监测,依据各户特点,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开展帮扶工作,按时上报监测户和脱贫户月收入情况,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四是搞好基础工作。积极开展水管破损维修,水道堵塞等维护工作;配合做好低压线路改造工作;督促做好道路雨后清障工作,确保道路畅通;五是开展排查活动。协助村上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并及时化解排查出的问题,确保村域社会稳定;共计协助解决矛盾纠纷3余起;六是开展爱心帮扶。克服单位经费紧张的现状,多方筹集资金2万余元为村上爱心超市配置生活用品,慰问困难群众及重点监测户。(九)党建引领兴牧富民。一是畜禽产业链党委作用发挥明显。围绕破解特色产业集群中遇到的种源不优、信息不畅、产销脱节、利益松散等现实问题,统筹全县八大畜禽产业集群发展,党委活动室建设规范,服务功能发挥出色,特别在项目建设、全产业链培育等工作中作用发挥明显。二是机关党建进档升级。今年以来,召开支委会14次专题研究机关党建月工作任务,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2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5次,科级干部讲党课4次,进帮扶村志愿服务19次。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包抓的12个镇办督促春季动物防疫、规模场户养殖技术指导,支部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各包抓镇办规模养殖场户开展畜禽防疫、环境卫生整治,开展粪污无害化有效治理和消毒灭蝇,推动规模养殖场户畜牧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十)党风廉政持续优化。一是突出政治建设,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一年来,积极配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厘清责任清单,压实工作责任。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及时与谈话对象进行提醒谈话。二是加大惩治力度,严实深细履行监督执纪。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及干部职工红白喜事报备制度。三是狠抓作风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对照《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管理制度》,对干部职工的管理作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经常学习,时刻牢记,严格遵守。。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水平。组织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要论述摘编及各项党内法规、中省市县文件会议精神、脱贫攻坚知识,开展警示教育。(十一)文明成果巩固提升。2023年,巩固“县级机关文明单位”、“两个规范化建设”文明成果,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畜牧兽医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强的内在动力。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到位。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3名同志组成创建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活动,组织全体干部开展9.9公益募捐活动,共计捐款2665元。开展“秦岭生态卫士”“普法宣传活动”等,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设置宣传栏1个,党(政)务公开栏1个,宣传电子屏1个,累计发布各类文明创建信息10条,进帮扶村开展志愿服务18次。三是倡导文明生活方式。通过LED、宣传栏、微信群发布文明公益广告。与职工签订“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承诺书。四是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开展“诚实守信”道德讲堂和颂家风”活动,引导职工践行诚实守信做人做事原则,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助力畜牧兽医事业。利用工作机会,向基层干部、养殖场宣传新修订动物防疫法,指导养殖场(户)健康养殖,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使用,让市民吃上放心肉。五是坚持“干净丹凤”大清扫活动。为加快“一县五区”建设,不断深化“爱我丹凤”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增强群众幸福指数。积极筹措资金3160元,制作“干净丹凤”红马甲25件,购买铁锨10把、笤帚20套、火钳10把、垃圾袋5包,全力保障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全体干部职工坚持每天早上7.30按时上班,穿上红马甲,带上工具,对所辖路段进行集中式打扫卫生,捡拾路上、绿化带、江滨北路施工段能看见的所有白色垃圾、烟蒂、烟盒,确保沿途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文明出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