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丹凤县> 丹凤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丹凤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2 09:34
单位名称 丹凤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业务范围:承担全县种植业新技术服务,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植物检疫,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及施肥技术,各类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公益性职能。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城北新街46号
法定代表人 黄涛
开办资金 10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丹凤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16万元 127.53万元
网上名称 丹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主要工作和取得成绩:一、加大优新技术推广,助力农业降本增效。2023年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优势。在规范间套、地膜覆盖、减肥增效、垄沟种植等为主推技术模式基础上加大强优新技术应用。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马铃薯绿色高产技术、小麦三新技术、玉米单产提升技术、玉米增密度技术等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示范主推粮油技术3项,新品种13个,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农业技术服务多元化。经收获前产量调查,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356.2公斤/亩、较常规310.5公斤/亩增产45.7公斤,增幅14.7%;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大豆平均亩产88.5公斤,玉米平均亩产385.2公斤,较常规种植大豆、玉米分别增产52.6公斤、30公斤,增幅15.8%、35.1%;示范区马铃薯平均亩产1650.2公斤/亩、较常规1400.9公斤/亩增产249.3公斤,增幅17.8%;带来直接社会经济效益2500万元。二、开展农技培训、提升农户综合生产能力。制定下发《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麦田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方案》《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等各类技术指导性文件;通过公众号、视频号、中国农技推广APP、移动短信、微信群和QQ群,及时发布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农情信息,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等工作动态;深入12个镇(办)集中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层农技推广实用技术”“农资下乡进村”等实用技术培训。开展集中培训48场次,送技术到田间地头服务群众12000余人,发放技术明白纸2.2万余份,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8万份(册),通过报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8篇、新闻报道8次,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技推广发宣传信息500余条、利用抖音、视频号发小视频20余个,利用移动平台发送技术信息32条,覆盖55万人次,全力推进了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星级服务创建工作。2023年申报建立了1个五星级、2个四星级、1个三星级农技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围绕我县产业布局通过专家遴选,确定了以主要农作物、葡萄为主导产业,制定了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指导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选聘了10名技术指导员并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责任书》。技术指导员及时展开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建立技术服务档案,做好全程技术服务记录,同时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农户自愿的原则,遴选了105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了《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书》,统一“科技示范户”门牌。通过公开选聘农业技术指导员、遴选科技示范户、筛选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村入户进行指导等一系列工作,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率明显提高,主推技术、主导品种到位率达100%,覆盖率达99%以上。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一是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8.2万亩,发放施肥建议卡2.86万份,发布作物配方20个,完成农户施肥调查200户。二是完成试验6个,其中玉米、小麦肥效对比试验各1个、肥料利用率试验各1个,玉米不同时期喷施硼肥试验1个,小麦机械深施肥试验1个。三是强化技物配套,确保整体推进。实行“三个一”管理模式(一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标牌,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档案,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和“五统一”(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测土配方、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的综合增产技术;加大对项目示范区的扶持力度。一年来,共为项目区免费发放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配方肥165吨,土壤调理剂100吨,生物有机菌肥2382.56吨,补贴发放果树、马铃薯专用肥12吨,水溶肥2吨。五、开展植保质检,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共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检查门店11家,复检检疫证书25份,复检各类作物种子1256.4965吨,全县复检率达95%以上。开展春季麦田化除专业化统防统治。在龙驹街办古城岭450亩“小麦三新技术”示范点,棣花马鞍岭200亩“小麦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麦田化除防治示范,带动全县麦田化除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小麦“一喷三防”示范点3个800亩,带动全县防治8.7万亩,共投入农药2.3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在棣花镇许家塬村马铃薯示范基地建立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田1个200亩,在武关镇梅庄村建立茶叶绿色防控示范1000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以上。六、加强种子监管,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一年来,开展农作物种子备案检疫市场检查,检查了12个镇(办)35家门店,下达整改通知17份。完成了133个备案单的审核备案工作,其中审核备案马铃薯19个,备案种子30.34万公斤;审核备案玉米114个,备案种子5.67万公斤。随机抽检了我县3个种子经营门店的3个玉米品种,经检测所抽检种子均为合格。海南种植鉴定送检一个品种,经鉴定合;开建立各类农作物品种示范点11个,示范面积1090亩。建立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点3个,面积750亩。建立油葵示范点1个,示范品种朝阳698,面积60亩;按照要求对我县的种质资源进行筛选,共选出8个优秀种质资源作为展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