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陵县> 黄陵县农机技术服务中心

黄陵县农机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2 08:23
单位名称 黄陵县农机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农机试验示范、技术宣传、培训和信息统计。
住所 黄陵县北街
法定代表人 李金锁
开办资金 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万元 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黄陵县农业农村局的带领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2023年开展的业务活动:1、农机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8.971万千瓦,较去年增长0.075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3637台,配套农机具10235台(套),全县农机化装备结构不断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迈进;2、农机化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较2022年增长0.3个百分点。完成机耕面积14.49万亩,机播面积14万亩,机收面积13.34万亩,秸秆还田利用率96.1%,3、农机购置补贴规范实施。2023年中省、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0万元,上年结余0.121万元,可用资金160.121无,兑付使用中央补贴资金160.116万元。共补贴各类机具183台,受益农户140户;4、农机安全生产扎实有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把农机安全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全年共办理注册登记88台,挂牌率达到89%;新办驾驶证53本,持证人数1923人,持证率达到92.23%,完成3560台拖拉机及收割机年度检验,年检率达到97.9%;5、切实加强玉米机收减损工作。2023年玉米机收损失综合平均数据为2.65%,低于陕西省3-4%的标准,机收减损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贡献农机力量;6、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年共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12.31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1%,公路、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秸秆综合利用面积3.17万亩,重点区域利用率达到99.2%;7、积极开展反光膜回收工作。紧抓秋冬反光膜回收黄金期关键时间节点,落实反光膜清理回收主体责任,组织各方力量全面开展清理回收工作,在桥山街道办、隆坊镇、阿党镇、田庄镇等4个镇(办)设立废弃反光膜固定回收点15处,投放压缩打包机15台,全年共回收反光膜354.4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共为4个镇(办)和反光膜回收企业兑付补贴资金180万元;8、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不断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规模生产,开展多种经营。今年托管玉米面积1400余亩,土地流转面积3200余亩;9、大力开展农机化技能培训。采取网络培训、现场培训、上门培训等形式,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农机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农机手930人次;10、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利用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作物种植和收获关键时节,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农户中提前做好机手培训、机具保养维修、机具调度管理等服务保障工作。指导检修各类农机具3500台(套)。发放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小麦宽幅沟机械化技术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待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71台,坚决做到粮食成熟一快、耕种一块。二、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为: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了农机装备实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三、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足.2、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二)、整改措施:1、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广先进的农机具、新技术。2、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四、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3、全力抓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成功创建2023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2、荣获2023年度全市农机化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