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第二小学

绥德县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01 15:50
单位名称 绥德县第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新市场居委新民巷19号
法定代表人 马飞龙
开办资金 1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1.6万元 291.08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第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描述按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内容事项。一、工作开展情况在绥德县教体局的领导下,学校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推进有效德育、建设高效课堂、发展艺术体育,落实新课标,夯实“双减”。聚力常规管理精细化、师德师能常态化、健康教育规范化和文化建设特色化。(一)党建工作1.认真制定了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把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开展红色书籍进校园,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营造“红色”育人氛围,不断强化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2.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党带队,层层带动,压实责任。老师们争做攻坚克难的尖兵,爱岗敬业的模范、无私奉献的榜样,营造出了党员干部带头,普通教师紧跟的良好局面。(二)德育方面1.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规范意识、敬业意识、守法意识、健康意识、质量意识”五个教育主题,全面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并通过撰写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师德师风承诺等活动,教育老师们要廉洁从教,潜心育人,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2.强化德育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以道法课、月主题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坚持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让德育根植于心,努力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3.加强文化建设,铸就良好班风学校按照县班级文化建设要求设计班级文化,内容新颖,积极向上,充满书香之气,使人一走进教室,即能感受到读书的氛围。其次每间教室墙面上都设计有“班级之星”展示栏,更为学生展现无限的风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4.主题活动系列化德育处以活动为载体,以“‘五个一’:一份活动方案,一次国旗下的讲话,一次主题队会,一次优秀学生评选,一本完整的资料册”的形式,紧紧围绕“养成教育、爱国教育、科技教育、阅读教育、安全教育”五个主题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个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收效极高。5.发挥少先队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资源,制作队课宣讲稿件、PPT、少先队活动课视频等,结合本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通过“小切口”讲好“大故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家乡及祖国的发展变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进一步展现新时期少先队员风貌。6.家校共育,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教育体系;通过“教师家访活动”“家长会”“家长讲堂”等多种形式,做好家校共育,将新家庭教育实验扎实推进,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四)教育教学1.健全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双减”工作机制,全面夯实五项管理。补充了《课后服务教师工作制度》《课后服务学生管理制度》等18项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完善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细化了作业管理细则,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布置和学生作业的行为。2.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升业务教学素养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安排教师和业务领导参加省、市、县级各项培训活动;认真完成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校本研修”任务和“教师六项基本技能大练兵”活动;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举行了板书设计、粉笔字比赛活动。3.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开全开足各种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4.严格落实常规考核,充分掌握课堂教学状况(1)抓实备课。坚持“改、调、补、反”的原则,有针对性的个性补充和教后反思。(2)抓活课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念,以大单元教学为载体,恰当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3)抓精作业。建立健全作业统筹制度;落实多样性、有弹性、实践性多元作业。(4)抓严质量。全面推行“改薄计划”,对薄弱班级进行跟踪调研,努力在业务上帮扶,施教行为上规范,精神上鼓劲,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5.狠抓校本教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1)重视业务学习。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五教研日开展新课标培训、线上名师新课堂观摩教研活动。(2)重视教研工作。坚持“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提高”的理念,开展好“六个一”教学活动:完成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一篇说课稿、一篇评课稿、主持或参与一项校级课题、读一本教育专著。6.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助理学生多元成长围绕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探索出了“123”课后服务模式,实实在在让课后服区务从“有”转“优”,一路生花。“1”是目标明确。学校始终保持与教育部门同向,与家长期盼同行,与学生成长同频。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回应社会对于教育服务功能的关注和需求。“2”是两个注重。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课后服务”的合理安排,推动“分时分段”多样化课后服务,搭建“阳光体育+兴趣社团+课业答疑”三大服务模块;其次是注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结合非遗传承项目和专职教练进校园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活动。“3”是三个结合。结合“第一课堂”,开展作业辅导,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对个别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结合“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实践活动。结合“五项管理”,开设大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五)校园安全1.加强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安全工作队伍,统一领导学校安全工作。2.明确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帮助全校教师及后勤工作人员、门卫保安人员,明确各自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基本工作方法及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目标。3.落实管理。学校坚持值班查岗制,每天安排两位值日领导进行校园环境检查,确保在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师生安全。各年级组、各楼层每天安排1名教师值日,具体负责规定楼层及教室的巡视,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增添了“小黄帽监督岗”,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每个月安全主题班会,进行防溺水防欺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后勤管理1.教学楼外墙维修改造,消除了多年存在的外墙瓷砖掉落,走廊光滑等安全隐患。2.实施后院窑洞维修及校园软化工程。3.厕所背后水毁围墙维修改造工程。4.操场厕所及营养餐厅下水道水毁维修,解决了相邻居民雨水下漏问题,缓解了邻里纠纷。二、取得成效广大教职工积极向上,关爱学生,业务精湛。校园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被评为县级“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榆林市门球进校园推广先进单位;在绥德县第一届“窑泉醋杯”门球比赛中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获绥德县第九届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在绥德县第九届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小学男子组第二名;荣获第二届“长安杯”陕西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报送的作品《“春风”里成长》在榆林市2022年中小学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报送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信息路砥砺前行智能化助推提升》在榆林市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评选中荣获三等奖;报送的作品《二小“党旗飘飘引我成长”文艺汇演》在绥德县中小学校园电视台新闻类节目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一块块奖牌、一张张证书,凝聚着全体二小人的心血与汗水,获得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部分党员对学习教育重视不够;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2.在“教学评一体化”应用教学中,评价与教学过程脱节,缺乏反馈和指导。3.大单元整合不深入,学科间联系不够紧密。改进措施:1.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2.进一步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3.提升教师对整合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构建跨学科教学体系。四、下一步打算回顾过去,学校成绩与困惑同在,期待与希望并存。在新的学期,我们将提高站位,举一反三,突出关键点,抓整改、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正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时不待我的激情,用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凝聚力量,排除万难,在绥德二小新的办学历程中再创辉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