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园艺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广果树、蔬菜、花卉种植及蚕桑养植技术,促进绥德县农业发展。业务范围:种植、养植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培训。 | |
住所 |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火箭渠58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丁晓红 | |
开办资金 | 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万元 | 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园艺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苹果产业1.成龄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建设。遵循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推广并重的工作方针,2023年我站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绥德山地苹果试验站合作,重点做好试验站建设和管理、试验研究、山地苹果关键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春季我站副站长、苹果试验站站长刘书琴与陕西省苹果首席专家赵政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山地苹果绥德试验站负责人王雷存等专家对绥德苹果产业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根据产业现状和产区分布,在全县确定7个示范园13000余亩,分别是绥德县二十四洼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陕西瑞丰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绥德县焉头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绥德县丰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绥德县兴旺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绥德县灵宝山万亩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孙和平示范园,并在每个示范园确定10-20亩作为试验站示范点。同时根据各示范园近年来的树体管理、投资及产出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存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以有机肥为核心的有机无机配合秋季施肥技术”和“树体结构的优化调整技术”两项关键技术,在上述两项关键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根据各示范园存在的具体问题,聘请渭南专业技术人员配套示范、修剪高接换优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花果管理技术等,实行一园一策,通过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果园。3月份组织专业技术员开展“全省苹果种植遥感监测工作”,任务要求点与点间距方圆1公里,在全县定位329个,超额完成下达的300个检测任务。2.幼龄示范园建设。抓好四十铺镇丁王家沟,白家硷镇海满坪村,满堂川镇灵宝村、寺坪村,名州镇李家梁,赵家洼等镇村共15000亩幼龄园的管理。并因地制宜、因树制宜,根据树龄,栽植情况、立地条件,通过现场指导、实地培训、电话咨询、微信视频等多种渠道指导果农春季抹光杆、除草,防治病虫等管护工作。3.依托科研单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一是与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合作,在兴旺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丰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苹果基地共引进爱妃、鲁丽、锦绣红、信浓金、红思尼可5个中早熟新品种,同时引进了“三供一”嫁接技术,改良老旧品种1100余株,逐步开展了与栽培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提出了一系列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嫁接技术、成活后的绑松工作、肥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关键技术。二是与省果业中心合作,8月份在石家沟果园建设旱地苹果无支架密植节水高效栽培“3332”(即“三强树势”打基础、“三肥匹配”增肥力、“三项管理”早结果、“两法结合”保园墒)模式试点,通过努力“3332”实施方案和果园现场示范得到省果业中心领导的高度肯定。(二)设施农业1.抓好全县3.324万亩的蔬菜生产工作,全年总产量8万吨,确保在生产季节内的蔬菜自给自足。2.全年全县西甜瓜总面积9800亩,总产量5900吨。3.推广设施肥水一体技术2700亩;设施标准化育苗600万株。4.进行引进果蔬新品种:包括金棚101、金棚102、金棚148、普罗旺斯、小皇冠58、粉妹二号等6个大小西红柿新品种,米粒酥、花喜鹊、脆世界4号等3个甜瓜新品种;5.新技术示范推广:试验示范水肥方面主要是微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以及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方面主要推广蓟马“地下浇水消杀、地上部喷施以及诱杀”三步法和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苗期三遍水技术等新技术。在白家硷镇马家砭甜瓜设施棚试验黑白卡彩色膜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种及抑草、提高地温、驱虫等方面的作用。(三)蚕桑产业一是在义合镇李家硷引进新品种蚕种“锦绣潇湘”,指导养蚕27张(春蚕4张,秋蚕23张),管理果桑200余亩,叶用桑1000亩。二是联合国家蚕桑技术体系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从浙江、黑龙江等地引进北方红、龙葚1号、黑珍珠、红果系列、桑甜1号,云桑2等号8个果桑品种1900余株,在赵家洼现代农业园区作引种试验。三是本地桑树资源和品种调查收集,我们通过多渠道走访调查,发现在我县定仙墕镇花石畔村后坝沟上生长着三株约树龄140年的古桑,株高9.7-10米,胸围1.4-15米,冠幅6米;定仙墕镇青杨峁村生长着4株约树龄100年的花叶古桑,株高7-8米,胸围1.2米,冠幅3-4米。(四)因需所办,加强培训宣传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果蔬产业发展步伐,切实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推动果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举办了大型培训:2月8日,市果业中心、园艺站、白家硷镇共同在杨范家洼、老庄沟、娄则沟等村苹果片区举办了“春季山地苹果管护提升培训”培训果农200余人。2月14日-16日举办为期三天的“山地苹果春季管理技术交流培训会”,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果业带头人约60人参加,就苹果树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防控和防寒技术理论授课和现场示范教学。3月份分别在吉镇、满堂川、张家砭培训果树、露地蔬菜、杏树嫁接等适用技术受训200余人。6月28日-30日由苹果试验站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王雷存专家,刘书琴副站长带队,在满堂川、义合、薛家河等镇重点果园进行“春季苹果管理回访”与“苹果夏季管理技术”巡回示范培训。截止6月底指导培训全县果农苹果套袋3000万只。10月中旬,我站全体职工配合县农业农村局成功举办“2023年陕北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大会”。11月份在赵家洼举办冬季果园管理技术培训会,培训果农70余人。1-12月份在白家硷镇、赵家砭、赵家洼、杨强沟、芋则沟等村镇举办设施蔬菜高质量栽培技术培训、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技术培训等10期,培训1220余人;秋季配合太平洋保险公司、锦泰保险公司在全县1.5万亩果园进行了价格指数验收,涉及10镇8村792户数(含果农769户合作社23个),投保总额3067.5万。11底指导督促秋季涂白面积约3万亩。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果品销售及效益情况:一是果业全县总果园面积23万亩,总产量18万吨,总产值7.2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化示范果园80多个,面积达12万亩。二是举办苹果节10月20日,协助县农业农村局举办“庆丰收促振兴”2022年首届果王大赛暨第二届山地苹果采摘节,组织15个合作社参展参赛,一等奖绥德县二十四洼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二等奖绥德县兴旺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绥德县焉头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三等奖绥德县闫家渠满山红苹果专业合作社,绥德县国光果业农民合作社,陕果集团绥德有限公司;果王844.5克,由绿农种养殖农民合作社选送的寒富品种。三是根据《2022年榆林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县“苹果价格指数保险”承包面积近15000亩,风险保障金额339万元,受益农户679户。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总结上全年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设施农业发展较慢;二是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断层现象;三是适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能全面普及。措施:1.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设施农业发展;2.不断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四下一步打算2024年,我们将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任务指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党建工作。二是大力推进山地优质苹果示范园区建设,做好成龄提质增效示范园、幼龄标准示范园及新建园的全年管理工作。三是做好果品质量安全、营销宣传和品牌建设;四是积极推动我县设施农业和蚕桑产业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王亚武、延宁宁、李伟伟、马向东2023年2月被市果业中心评为“全市果业系统先进个人”,单位获得果业系统先进集体;张水娥、王亚武、梁艳于2023年2月被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学评为“先进个人”;薛雄瑞于2023年4月被国家蚕桑技术体系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先进工作者”。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