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农业机械推广中心

彬州市农业机械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1 15:20
单位名称 彬州市农业机械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机综合管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承担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机安全技术服务。负责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其技术,开展农业机械化适用技术、新技术、新设备投放市场前的适应性研究、示范和推广,开展农业机械作业标准化技术服务工作,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咨询和农机化技术服务。
住所 彬州市东环路
法定代表人 邓宝强
开办资金 102.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彬州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24万元 73.12万元
网上名称 彬州市农业机械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因机构改革单位名称更名为彬州市农业机械推广中心;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邓宝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实施“2233”工作战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破瓶颈、补短板、树典型,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一)抓质效,农业机械化水平再提升围绕巩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补短板、促提升。2023年全市新增农业机械689台(件),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32100台(件),在册拖拉机1648台,植保无人机18架。建成粮食烘干中心8处,日批次烘干能力达到700吨以上,拥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16个,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1534户。2023年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9.5万亩,机播作业面积44.78万亩,农作物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92%。小麦、玉米、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18%、95.61%、76.4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95%。(二)促创建,“平安农机”建设结硕果“安不忘危,乐不忘忧”,为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成果,在2022年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基础之上,通过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依法核发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牌证,试点开展驾驶人员培训和考试管理、严格农机安全技术检验,推进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化”建设,成功举办咸阳市农机安全监理“三员”班、全省农机事故演练等工作。2023年,共检验合格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1762台,注册登记新车103台,举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3期,办理农机保险148份。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865份。查处农机安全隐患38起,整改38起。勘察农机事故6起,结案6起。2023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和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三)建队伍,农机应急服务体系再完善6月中旬,成立了彬州市农机应急作业指挥部、应急作业服务大队、应急作业队、应急保障队、应急服务队等,全市13家农机合作社约325台机具加入了应急队伍,为全市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四)重培训,农机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再增强“培训场中知识深,勤学苦练见真金”。一是邀请专业机构对彬州鹏娟女子飞防队飞手进行为期一周的深度培训,其中5名飞手取得植保无人机高级操作证,10名飞手取得植保无人机初级操作证;二是在“三夏”“三秋”前夕,开展粮食全程机械化技术、机收减损和农机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机手操作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三是积极组织我市农机手参加市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和竞赛,两名机手分别获得拖拉机和无人机操作三等奖;四是结合农机“送检下乡”、“送考下乡”,深入农机合作社开展安全及操作技能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农机化培训5场次,共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230余人次,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三期,参加考试131人,合格129人,合格率达到98%。(五)善创新,打造特色农机发展新亮点“创新是工作的灵魂”,我们围绕产业发展、工作方法、服务模式,在问题中找方法,在困难中找出路,不断探索创新,坚守为民服务初心,确保农机化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深入各果业园区开展调研,摸底紧缺机具,把握果园机械化发展瓶颈,引进果园采摘平台、果园避障除草机、自走式迷雾机及果园机械化、自动化防雹网等先进技术装备,为建设果园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奠定基础;二是按照农机安全监理“放管服”工作思路,委托彬州乐丰农机合作社承接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互助保险办理等业务,规避了工作风险,提升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积极联系农技部门将小麦播种质量提升项目、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同小麦玉米主推播种机械推广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开展了玉米“5335”播种技术和玉米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试验示范,引进亚奥2BYSF-4220型玉米深松深层施肥精量播种机1台、玉米覆膜施肥播种机(自动断膜)12台;开展小麦“3335”机械化播种试验示范,引进小麦“3335”播种机具27台,建立核心对比试验田100亩,针对不同机型播种机进行对比试验,推广示范面积1万亩。(六)广宣传,营造关注农机新氛围一是紧抓“三夏”“三秋”农忙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和作业一线,开展机收减损、农机安全宣传;二是紧密联系融媒体中心,深挖农机化宣传热点,不断刷新广大群众对农机化事业的认识;三是利用“315”、“科技之春”、“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在中心广场、农村集市、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常识宣传咨询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疑虑。四是积极开展咸阳市智慧农机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存在的问题1.农机装备不足:部分地区农机装备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2.农机维修保养困难:农机维修保养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机故障率高,影响使用效率。3.农民农机操作技能欠缺:农民对农机操作和技术缺乏了解,影响农机化推广。4.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农艺措施与农机作业不配套,影响农业生产效率。5.农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机化服务组织建设滞后,服务能力不足。6.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对农机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影响农机化发展。整改措施1.增加农机购置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培训专业的农机维修人员,提供及时的维修服务;定期对农机进行保养,延长农机使用寿命。3.通过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组织现场演示会,让农民直观了解农机的使用方法。4.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推广适合农机作业的农艺技术;制定农机作业标准,规范农机操作流程。5.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农机信息化平台,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6.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机研发、推广和补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保障。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为核心,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断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力量,不断加强农机安全行业监管工作,强化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动农机化事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2.5万千瓦,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2%,较2023年提高1%。(三)重点工作1.以党建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理想信念、规矩意识、廉洁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全方位发力,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力作用。2.强化合作,实现双赢,积极与市农技中心合作,创新工作方法,将新型农机具推广项目与粮食单产提升项目捆绑实施,提高新机具补贴力度,增加小麦3335宽幅沟播播种机、玉米5335播种机等新机具的拥有量,推动此项技术的全面推广,真正达到农机农艺结合的目的。3、加快果园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争创省级果园(苹果)全程机械化示范县。4.加强调研,强化措施,加快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逐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5.继续抓好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6.精心做好“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业机械化生产。7.积极筹备上级部门安排的会议、培训等。8.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和监管服务。认真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能,推进监理装备优化建设。巩固提升“平安农机”示范县成果。9.强化宣传,做好信息报道和统计报送工作。10.认真完成农业农村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2024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全站广大干部职工能动作用,认真履行单位职责,改进工作作风,紧扣农业农村中心工作,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树立农机行业新形象,推动全市农机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和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被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授予2023年度全市农机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农机宣传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